黄狮精讽刺了什么(黄狮精憨厚善良)

黄狮精讽刺了什么(黄狮精憨厚善良)(1)

左丘明曾言:"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是说做人不能放弃善念善行,也不可让恶念和坏事随意发展。

《西游记》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妖怪,虽是书里为数不多的心存善念妖怪,但因纵容自己贪欲滋长,盗走了三人兵器,却惹怒了三个徒弟,被孙悟空杀死。

单从黄狮精的结果来看,和西游记里很多其他妖怪一样,脱不了"邪不胜正"的套路,最终皆死在孙行者的金箍棒下。

黄狮精讽刺了什么(黄狮精憨厚善良)(2)

但黄狮精很特别,他对唐僧没有一点非分之想,除此之外,他身上很多品质也使其有别于其他妖怪。这个为数不多憨厚善良的妖怪,后果竟如此凄惨,也不免引来一众读者的唏嘘。

但黄狮精真的就是"善良"的吗?他应该值得一个更好的下场吗?我觉得未必。用太过割裂的方法来评价黄狮精,免不得缺了几分公正和道理,这其中的是非曲直,还是要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去解读。

一、于万千妖魔中开一朵善之花

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原著里的其他妖怪,黄狮精更加有原则,更加有人性,可以说是书里为数不多的心存善意的妖怪。

黄狮精讽刺了什么(黄狮精憨厚善良)(3)

首先,黄狮精是个有道德,守规则的妖怪大王。在偷得宝物想要办庆功宴时,宴席上的猪羊还是他派遣两个手下花二十两银子购得的;当沙和尚化作商贩进洞,讨要费用和酒饭时,黄狮精立即遣了小妖补上银两;

即使是不乐意让外人参观刚获得的三件宝物,他还是耐着性子和善地对沙和尚说:"客人,那中间放光亮的就是钉钯。你看便看,只是出去,千万莫与人说。"

如此举动和书里其他为非作歹,谋财害命的妖怪相比,黄狮精也难免会被收获读者的好感。

黄狮精讽刺了什么(黄狮精憨厚善良)(4)

肯花钱办事,说明他懂得遵守商业交易规则,愿意被条约束缚,这一点是人类社会中人性克服兽性的一大体现,这也是为什么读者会为其喊冤的原因。

就是因为黄狮精的表现更接近人类,读者在划分群体贴标签时,会相对弱化黄狮精"妖怪"的这一标记,无形中更愿意接纳他。

而对于那些无视规章准则,任由兽性支配自己意识行为的妖怪,则会被我们排斥谴责,人和妖的划分会更加突出,也谈不上什么好感和接纳了。

黄狮精讽刺了什么(黄狮精憨厚善良)(5)

除此之外,黄狮精待人和善,温和克制的性格也更加彰显了他善的一面。前面提到他虽不喜沙僧入洞参观宝物,但却也温声细语,性格实在是讨喜。

而在《西游记》八十九回中,玉华王子是这样回忆黄狮精的:"孤这州城之北,有一座豹头山,山中有一座虎口洞。往往人言洞内有仙,又言有虎狼,又言有妖怪。孤未曾访得端的,不知果是何物。"

虽然只是个含糊其辞,道了个大概,但这份含混恰恰说明了黄狮精行踪隐蔽,与玉华县老百姓不多往来,更没为非作歹,加害他人。

不吃唐僧肉,克制有礼,不祸害百姓众生,这或许就是黄狮精善良的一面,也是读者起恻隐之心的原因之一。但黄狮精就没有恶的一面了吗?

黄狮精讽刺了什么(黄狮精憨厚善良)(6)

二、恶念滋长 万劫不复

纵观全文,黄狮精最大的恶,在于他的贪婪,以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死亡的起因就是偷走了三徒弟的宝物,顺手牵羊还还牵得十分自然:

"其夜有一妖精,离城只有七十里远近,山唤豹头山,洞唤虎口洞,夜坐之间,忽见霞光瑞气,即驾云头而看。原是州城之光彩,他按下云来近前观看,乃是这三般兵器放光。妖精又喜又爱道:'好宝贝,好宝贝!这是甚人用的,今放在此?也是我的缘法,拿了去呀!拿了去呀!'他爱心一动,弄起威风,将三般兵器,一股收之,径转本洞。"

黄狮精讽刺了什么(黄狮精憨厚善良)(7)

由此可看出,整个过程他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任何不妥,之后还意欲设宴庆祝,这本身就是对偷窃这件事情的一种错误认知

而在三徒弟寻上门来,现出原形想要物归原主之时,黄狮精对此并无半分羞愧之意,反而倒打一耙,怒问孙悟空:"你是什么人,敢弄虚头,骗我宝贝!"

可见,在黄狮精的潜意识里,自我还是第一位,满足个人的贪欲和占有欲还是占了上风,没有看管好自己的兽性,才导致他贪欲过重。

黄狮精讽刺了什么(黄狮精憨厚善良)(8)

或许有人会说,偷了个宝物而已,黄狮精也罪不至死。

其实在抢回各自武器后,孙悟空是拦下了要追赶败走的黄狮精,解释道:"且让他去,自古道,穷寇勿追。且只来断他归路。"

他放了黄狮精一条生路,断了他的后路,将黄狮精的洞府清理得干干净净。或许孙行者这么做,是因为看到了之前他的表现,也认为他不会对其他百姓有所伤害,想让他不再占山为王,放他一马。

但是黄狮精并不领情。败走之后,他便找到了自己的组翁九灵元圣,哭着喊着要组翁为自己报仇出气。要知道,此时的黄狮精并不知道孙悟空已经捣毁了他的洞府,他的目的就是报仇。

黄狮精讽刺了什么(黄狮精憨厚善良)(9)

"小孙一人敌他三个不过,所以败走祖爷处。望拔刀相助,拿那和尚报仇,庶见我祖爱孙之意也!"

自己偷盗在先但却自认有理,被抓个现行还要寻人报仇,黄狮精的贪,不可谓不小。同时,他这种睚眦必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为,可称得上是一枚定时炸弹了

虽说他之前没有危害人间,但这次偷宝事件中还是反映出了黄狮精性格中阴狠的一面。

黄狮精讽刺了什么(黄狮精憨厚善良)(10)

被三徒弟欺骗后的攻击行为,战败后的寻找后援,毒辣的面孔与之前心存善念的大王判若两人。

试问,如果未来黄狮精看上了玉华县的某样宝物,是否也能保证他不会欺软怕硬,强取豪夺呢

三、善与恶 各人各有自定夺

黄狮精是个矛盾的结合体,正是因为他善恶兼存,似人但却是妖,才会让读者感受到这个角色更加饱满,更有吸引力。

黄狮精讽刺了什么(黄狮精憨厚善良)(11)

有的人说,其实黄狮精下场如此凄惨,也和他没有背景有关。就拿他的祖翁九灵元圣来说,他的罪行比黄狮精还大,纵容偷盗不说,还大举进攻凡人国度。

只因他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座驾,后面也只是被带走惩戒而已。而黄狮精和其他狮子精则被扒皮分肉。

玉华县王子"把一个留在本府内外人用,一个与王府长史等官分用,把五个都剁做一二两重的块子,差校尉散给州城内外军民人等,各吃些须,一则尝尝滋味,二则押押惊恐。那些家家户户,无不瞻仰。"落差之大,实在惹人唏嘘。

黄狮精讽刺了什么(黄狮精憨厚善良)(12)

其实,《西游记》之所以被列为四大名著之一,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打怪升级流小说,个中对人性的思考才是其出彩之处

黄狮精的故事富有争议,恰恰是因为大家没有确定的结论,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解读和看法,就和现实一样,复杂迷幻,没有定论。

黄狮精是善良的,也是邪恶的,但本质上,他还是个妖。而对于师徒四人来说,斩妖除魔,让妖邪得到惩戒,才是对众人最大的慈悲

文/竹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