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七年饥荒(马穆鲁克饥荒埃及历史上)

饥荒,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诅咒。从人类文明进程的开始一直延续到迄今,审视整个的发展进程,它不仅造成了人类生命的巨大创伤,而且也对社会体系、社会道德造成毁灭性影响。

严格的讲,饥荒其实并不是一种自然灾害,它只是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一种结果,然如果我们从灾害学的角度去认识,也可以将饥荒看作是一种灾害。大约在4000年前的古埃及,曾有一个叫亥坎那刻的地主曾对饥荒有过一个比较形象的定义。

迄今为止,我养活着你。你要注意不要让自己陷于不满……即使你只能半死不活,也要比完全死去强得多。只有当真的饥饿时候才能用饥饿这个词。在这里,已经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了。

埃及七年饥荒(马穆鲁克饥荒埃及历史上)(1)

一、开罗人最怕的灾害中莫过于是饥荒

在埃及城市发展的历史上,曾发生过无数次的饥荒,而在这些城市所发生的饥荒中又以开罗的饥荒较为的典型。

马穆鲁克王朝(1250—1517年)曾经是统治埃及历史比较长的一个伊斯兰政权。在其统治期间,开罗城所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事件中,仅食物短缺和饥荒就出现了10次,也就是说在马穆鲁克王朝统治的250年间几乎每一代人都不得不面临饥饿的威胁,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公元14世纪末至公元15世纪初期的人,对这段时期所发生的饥荒成了他们心中永久的伤痛,每当他们提前这段受饥荒困扰的岁月,他们都不寒而栗。可见开罗人最怕的灾害中莫过于是饥荒了。

马穆鲁克埃及统治期间曾创造了十分辉煌的伊斯兰文明,但是由于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国家人民受到极大的创伤。如在1348—1349年爆发的瘟疫疾病导致了开罗市区40%人口的丧生,直到100年过后整个城市才逐渐的恢复到正常化。

除此之外,在1250—1517年马穆鲁克王朝统治时期的开罗所发生的10次严重饥荒事件更是这种事例的典型表现。

埃及七年饥荒(马穆鲁克饥荒埃及历史上)(2)

二、第一次大饥荒事件

在1264年苏丹扎希尔·拜伯尔斯(1260—1277)统治时期发生了第一次大饥荒事件。

这次饥荒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源自于自然方面,由于在这一时期整个埃及地区尤其是开罗的降雨量比较大,使得尼罗河水位不断上涨,淹没了大量的农田,使得庄稼歉收,产生了农业危机,许多人因缺少粮食饥饿而死。由于粮食的短缺,也进一步刺激了市场上粮价的上涨,据记载这一时期小麦价格的涨幅达到了平时价格的6倍,苏丹拜伯尔斯曾运用行政力量来控制市场上粮价的上涨幅度,但最后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饥荒的势头愈演愈烈。许多人民因买不起粮食只能生吃树根、树皮以及野菜等,这极大的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导致许多人因健康不良而死。

为了彻底饥荒给人民带来的各种灾难,苏丹不得不另寻他法。最后拜伯尔斯苏丹采取了两种措施。第一种措施是苏丹把全城所有的穷人都聚集到城下面,对其进行姓名登记,之后打开自己的粮仓以低于市场粮价的价格卖给这些穷人(大致每个面饼的价格是1/2第尔汗姆),每个穷人每天拥有粮食的数量不能低于500irdabb麦子。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穷人的温饱问题,而且也客观上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埃及七年饥荒(马穆鲁克饥荒埃及历史上)(3)

另一种措施是,苏丹派遣自己的管家深入到开罗城的各个地区,让他们统计清楚还有多少人需要帮助。之后苏丹要求在位的大臣官员和城中比较富裕的人来分摊照顾这些穷人。据拜伯尔斯传记作者伊本·阿布·扎希尔记载,这些穷人由苏丹亲自负责,数量大约为500个人左右,苏丹的几个儿子亲自负责,数量大约为500人,苏丹的亲信帮助300人,其余的穷人由将军、副官、埃米尔一些显贵、商人、学者和律师共同负责。

除了由苏丹所分给的这些任务之后,有的官员还主动要求承担更多的穷人,如开罗总督萨里木·丁·马苏迪除了自己必须承担的100个穷人之外,还主动承担了其他100人的温饱问题。不管是承担多少人的温饱问题,苏丹对其的要求是:必须解决这些穷人三个月时间的温饱问题,平均每人每天两磅两饼。除此之外,苏丹还无偿免配给100irdab麦子做成的面饼费给伊本·土伦清真寺的配给,也进一步缓解了这些穷人的生活温饱问题。

通过这些措施逐渐的稳定了市场上粮食价格上涨的趋势,而且还使得大多数饥民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同时也在人民群众间树立了良好形象。在伊本·阿布·扎希尔的传记写作中,对于苏丹拜伯尔斯的这种行为作了极大的赞扬,开创了埃及繁荣兴盛的17年历史。

埃及七年饥荒(马穆鲁克饥荒埃及历史上)(4)

三、第二次大饥荒事件

从1402年开始埃及开罗又遭受了一次大饥荒的袭击,这次饥荒与瘟疫相结合于一起给开罗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这次饥荒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市场上埃及货币体系的崩溃,刺激了开罗市场通货膨胀发展的势头。由于开罗官方缺乏足够的白银来维持埃及货币的正常兑换,这样迫使政府不得不通过贬值铜币来获得盈利,到1411年币值最终固定在250第尔汗姆=1第纳尔。而这也导致了开罗市场上所流通的货币数量的增多,使得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加重了社会的粮食危机。

另一方面由于这一时期尼罗河水位未能达到常规状态下的高度,也极大的影响了中下游小麦产区的灌溉,造成了大面积农作物的干旱。而在开罗城内由于得不得粮食的及时供应以及粮价的不断上涨,再加之天气的原因,使得大量的人饥饿而死。而在5月10日,萨德·丁·伊本·胡拉卜埃米尔下令埋葬的死尸的数量为12700,其他埃米尔所埋葬的数量达到了200—300人/天。

这次饥荒还造成了瘟疫的蔓延,据历史学家马奇里兹描述,“这一年可谓是多事之秋,各种各样的灾难频频光顾埃及,摧毁了整个埃及。很多人死去,整个国家的各种事情变得可有可无,财政也年年亏空。”

埃及七年饥荒(马穆鲁克饥荒埃及历史上)(5)

四、第二次大饥荒事件

第三次发生在开罗比较大的饥荒事件是1415—1416年,这一年在位的苏丹是穆艾叶德·舍赫。

这次饥荒的发生一方面是源于在这一年的冬季气候的干旱无雨,使得包括开罗城在内的整个马穆鲁克帝国的粮食大面积的减产。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各地区肆意的囤积粮食,恶性的从事粮食的对外出口。许多地区都因为粮食问题和政府军发生了众多的冲突。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市场上的粮价也随之而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开罗总督却禁止城内的商人购买外地的粮食,同时又下令对那些销售粮食的商家征收高额的税收,这进一步加深了开罗城内粮食的紧张趋势,使得城内的人民对其怨声沸腾,最后苏丹将总督撤职查办。

然此时的粮价并没有因此而下降,而与此同时与粮食相关的服务业的价格也不断上涨,这种价格上涨的趋势逐渐从开罗蔓延到整个埃及。

埃及七年饥荒(马穆鲁克饥荒埃及历史上)(6)

到1416年形势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城内的人民四处寻找粮食,当苏丹穆阿亚德·舍赫从战场上回到开罗之时,形势也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为了缓解饥荒的形势,苏丹舍赫同时也第一时间迅速做出了一些举措。一方面苏丹直接向瓦克夫、乞丐提供5第尔汗姆/人,给贫穷的百姓免费提供6000ratls面饼。另一方面,苏丹还要求财政官在上埃及买2000irdabb的小麦,实现整个开罗城对粮食的要求。之后再以相对比较低的价格(600d.f/irdabb)卖给穷人。

通过这些措施再加上社会各界人士的援助到1416年春季之时持续了近三个月的饥荒逐渐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参考文献:

车效梅《中东中世纪城市的产生、发展与嬗变》

赵客仁《尼罗河环境与古埃及艺术风格》

金磊《城市灾害学原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