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对应句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文/邵传京

儿子,以前我想好好写本书,看样子不行。工地的夜晚是属于工友们的。工友们因劳累才刚刚获得片刻的歇息。他们的打闹嘻笑娱乐都不容打扰。我只能借一束室外的灯光给你写信,把我眼里看到,心里感悟的,而不曾觉察但又叫人警醒的故事告诉你,希望你在你人生的长河中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让你的身姿把你的人生装扮的像花一样妖娆;像树一样笔直;像诗一样自由;像画一样骄美。

我十八岁的时候,已学艺两年。没有你这样的条件,可以静静的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可以课外在校园的树丛静静的读书或闻听鸟语花香;也不能在操场与同学把篮球玩得绕指不停。更没有与要好的学友在校园漫步,探讨学业人生和未来。我十六岁时经与你爷爷商量早己开始了我的瓦工生活。因为没升上高中,你爷爷便找到你姑奶奶的儿子――你的表伯伯学瓦匠手艺。说了你可能不相信,第一天,你的表伯伯便叫我开始做室内抹灰。说实践出真知。可晚上回到家,双手十指的指头全渗血。因没经验,沙浆里的石灰和沙把没保护措施的手指头全都磨破。你奶奶心疼的说,这手艺咱不学了。我拒绝了你奶奶的提意。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就应义无反顾风雨兼程。我让你奶奶用白胶布缠上伤指头,咬咬牙继续到工地上干活。也许你听我讲这事,一定窍笑爸爸的执拗。但那个时候,农村的落后和贫穷确是需要这样一种人。爷爷奶奶年岁己大,身体大不如前,农村的发展还很落后,基本上是肩挑背驮。割麦、打场、挑草头、犁地、扬锨都需要人来做。别无选择。不像现在,读书的环境越来越好,只要你愿意,既使你考不上名校,也可以读三本四本或高职高专。就业的渠道也宽泛。而我们那个时候,没考上学,男生就学木瓦二匠,女生就学理发和裁缝。因为那个时候的农村这种类型的师傅好找,拜师学艺东方不亮西方亮。不像现在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百业争鸣。农村也大部分实行机械化。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不努力都不行。

早晨在上工的路上,不知怎么我突然想起你小时候挨我的两次打。想着想着眼里便溢满了泪。这也许是你的态度问题,也许是我的态度问题。至今想来,对于你今后的人生实在有千丝万缕关系。

我记得第一次是你上学前班那会儿,你在你奶奶那儿玩,偷偷拿了两元钱。我听说后,让你跪在堂屋,我用皮本子打你脸,逼你交待。当时把你脸都打肿了。儿子,不是我愿意打你,而是“从小偷针,长大偷金”这个理让我不得不揍你,让你长记性啊。事后,你妈还悄悄心疼的说:“看,你把娃子脸都打肿了。”我没吱声。

第二次打你,是学校老师给你布置写作文。

晚上,你说了你的愁苦,我自告奋勇的教你。没想到你是个作文盲。大脑里没一点作文的概念。更别说记叙描写和联想了。我说一句,你写一句。我气得暴跳如雷。又狠狠把你揍了一顿。事后,又十分后悔。其实我也不内行。现在想来十分好笑――一个农民去冒冲老师的行当,太差强人意。最后给自已找了一点安慰的理由:小时,我曾带着你在路边专心教你辨认花呀草的颜色。比如野艾、猪耳朵、嫩茅草、刺苔芽或姹紫嫣红的桃花杏花。并仔细让你辨认每一片叶子有何不同。那时以为在你的大脑,知识的种子已生根发芽并枝繁叶茂。而我也希望你如花绽放,芳香四溢。哪曾想你如此不争气。也许这叫老羞成怒恨你不争吧。

其实我和你一般年龄也挨过打。我们不叫挨打。叫吃“拐爪”。数不到数后,你爷爷也是一“拐爪”。“拐爪”的样子就是手指关节狞起的样子。打在脑壳上生疼。

我还挨过你奶奶一次打。

小时候特别喜欢打陀螺。但打陀螺的绳子不好弄。我刚好看装粮食的大木桶上垂下几片麻片子。我用火柴想把它烧断了弄下来玩。结果,火苗“哄”一下像条火蛇串了上去。麻片子瞬间烧起来。你奶奶刚好进来看见,赶紧端来水泼上去灭了这火。过后给我就是一顿揍。那晚,我脸上挂着泪花无奈的睡在床上,一觉到天明。现在想来,真是太危险了,若不是你奶奶,房子引燃被烧都有可能。其实你的奶奶是个很慈爱的人。看过电视剧《渴望》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位好人刘慧芳,我想你奶奶就是现实版的刘慧芳吧。

在我的记忆里,你奶奶一生以善良勤劳贤惠著称。从没与邻里红过脸,与你太奶奶也情同母子。对你爷爷更是敬他爱他。现在有时间,你细看,依然会发现你爷爷的大男子主义和你奶奶小女人的柔情。那种恩爱是几十年风风雨雨相濡以沫的积习,根深蒂固很难更改。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听你妈妈说,你也恋爱了。你妈妈的态度肯定是不赞成。但我认为你已年满二十,过罢年就二十一岁了。青春的岁月不光勤奋学习,当然更应拥有美好纯真的同学情朋友情。懵懂的初恋也是青春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一路增长知识才干,一路努力拼博向前,一路拥有风花雪月的浪漫,那样的人生才叫丰满。如若一味的用苦行僧要求自己,寻找一种凤凰涅槃的方式逐梦,我不言,也不语。人生不同,境界各异。我只是注视,当然会不悲也不喜,一切随你。

你谈的朋友是你大学的师妹。女孩子第一次到咱们家很羞涩拘谨,言语不多。但懂事听话,我还是看得见的。

记得第一次吃饭,你们先吃完,上楼去了。我们吃罢饭,正在闲聊。而你已下来帮忙收拾碗筷,而她赶紧拿来扫帚扫地。那一刻,我很感动。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年轻人谈不到朋友。个个愁眉苦脸。犹其是农村的男孩子。总喜欢把自己吹嘘的家财万贯才能大如天。而实际生活中,连起码的一点礼貌都没有。蔡礼旭老师说的好:礼貌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可他们唯独缺少这种东西。还有一个问题:他们不懂得如何去爱。

曾有个工友问我如何谈得到女朋友?我反问他:你懂得爱吗?他摇摇头。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你有了仁爱之心,懂得感恩,你就拥有了爱。他还是摇头。爱人者人恒爱之的这种理都不懂,实在无法。其实,真正的爱,就是付出和奉献。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个小伙子经媒人介绍,第一次与一个女孩子约会。早晨,小伙子一翻打扮出了门。可刚走到一小区门口,碰到一老太太焦急站在路口,不知怎么办。小伙子看老人神色挺急。关心的上前询问。老太太说钥匙掉家里了,必须翻窗户拿到钥匙才能进屋。小伙子一看时间,再不去马上要迟到了,可老太太又着急。小伙子想想,就帮老太太翻窗户拿钥匙。等这事忙完后,赶过去,女孩子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等的快生气了。事后,小伙子心想,这事肯定要黄。没想几天后,女孩子主动约他到她家吃饭。他很纳闷。到她家后,却见掉钥匙的老太太忙不迭的迎出来说,对,是他,我猜一定是他。原来老太太是女孩子的外婆。

故事讲完了,我不知道婚姻困难户们听懂了没有?儿子,你听懂了没有?

现今社会,早已不是过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

我记得我与你妈妈谈恋爱时,你外公已去逝。你三姨在水泥厂上班出了安全事故在城里医院住院。你外婆在服侍她。你姨妈也在城里上班。而家里就你妈妈和最小的舅舅。我那时在村里当通讯员。

每天下午下班后,便去镇编织厂等你妈妈下班。然后两人骑自行车回到外婆家。到家后干啥呢?

到家后,你妈妈弄猪草切猪草,而我就点火煮猪食或是挑猪粪到田里。在不就是挖菜园与你妈妈栽菜浇水。没有丝毫的理由说不干。

每天早晨起来后,我一定会帮把厨房里的水缸水挑满,然后把庭院打扫干净。帮你妈妈忙完家里一切后,又急急忙忙去上班。

不知你们的爱情之花可否被劳动的汗水浇灌?

你妈妈知道了她的家庭环境,心里生出隐隐的忧虑。

听你介绍,她是单亲家庭。在她很小的时候爸妈离婚,是跟着爸爸奶奶长大。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一个有爱的家庭长大,尽管有缺憾,那也算人生的另一翻风景。只要你们两个互尊互敬互助互爱,人生没有不圆满。你妈妈的担心也许是生活的一朵浪花。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提倡仁仪礼智信。而国家在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先,德以孝为根的文化理念中,提到了孝文化,我是赞同的。尽管我是个农民。尽管社会普遍以金钱为中心,但没有了根,我想活着,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所以当你们在追求美满爱情美丽的人生征途中,我希望你能记住:爸爸在外务工时,回到家中一定要替我看看陪陪爷爷奶奶和外婆。俗语云:父母在,人生尚有家在;父母去,人生仅剩归途。

为什么要这样跟你说?我就想起你外婆。

你外婆一生,只能用一个“苦”字形容。其少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人生三大悲事,无一例外。百善孝为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殆。有些事你经历你知道,有些我也只是听说。但人生苦,怎一点文字够说。所以孝行天下,才是我们永远的根。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对应句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

你妈妈打来电话告诉我,你在野外工作时,被野蜂蜇了几口,她担心得要命。可我给你打电话询问,你却轻描淡写的喊没事。儿子,坚强是好事。但学会保护自己,少让父母担忧最好。因为你是独生子女,也是爸妈唯一的孩子。我时常告诫你,生活中: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而工作中应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不是要求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好好的活着,不光为自已,也是为自已的亲人不在世上孤单悲苦。中国文化讲究团圆,也许就是这个理吧。所以,出门在外,请照顾好自己。为自已,也是为家人。

前段时间,我们镇上有个小伙子去水库钓鱼,在扯鱼线时,触到高压线身亡。那天,他父母去女方家提亲,商议他与他女朋友的婚期。不想出了这事。他是家中独子。你说家里父母何等伤心。

后来,他父母去上访。政府也只能按失独家庭政策给予照顾。

他父母听说他女朋友有身孕。出钱跪求对方把孩子留下。他女朋友坚持把孩子打掉。

儿子,你听到这故事,想想男孩子的父母,该何等伤心?

还有你最爱的舅舅。那一年出事,他刚结婚三四年。事业正是上升期。在城里买了房,还买了乡镇跑城里的客运班车。

傍晚骑摩托车,在送你表弟回家的途中,因车祸与我们天人永隔。就是那一瞬间,人没了。你外婆几乎哭疯了。你姨妈哭的腿疼的几乎不能走路,在路上跪爬。后来好不容易通过交警与肇事方无数次交涉,对方才赔了可怜的几万块钱。我想在你脑海中,一定记忆犹新。包括后来你舅妈把城里房子和客运班车财产转移,与你外婆通过公证处断绝关系,没有一样不让人伤心和悲愤。你舅与你舅妈结婚几年未生育,在你舅去逝一周时,她选择了改嫁。儿子,人生无常啊!失去了健康,就算给你整个世界,又能怎样。

至于工作,你很少与我们攀谈。我想无论怎样,你只要具备了勤劳踏实肯干,爱思考,明事理乐于奉献的个性,在任何单位,都讨人喜欢。

现在实习阶段,工资低是正常的。无论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都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人,只要有志向,农民也可以成为作家,工人也可以搞科研创造。何况你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我相信英雄自有用武之地。高薪,人人渴望,但要与能力成正比。不要好高骛远。人生的经历和苦难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记得作家张贤亮曾因为被打成右派而坐牢,才写出了《绿化树》、《灵与肉》这些名篇。而路遥曾在一煤矿呆了六年,才写出了素有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名珠之称的《平凡的世界》。

针对你的工作,我还是老话:到了新单位,首先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不吃苦中苦,怎能人上人。另外特别交待,单位也是一个小社会。你肯定会碰上形形色色的人。但人一定要有颗不贪不占而又正直的心。不为别人,为自己为家人,也是为单位。民族英雄岳飞曾言: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矣。单位肯定有自己看得见或看不见的交易,而时时警惕珍惜领导赋于的权利,不辜负领导重托,这应是为父重点交待。钱财,挣不完花不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家有良田万倾,也只一日三餐;住有广厦千间,也只夜睡八尺。人一生,我觉得在立德立言立功中选其一二,人生足矣。

不要看见别人开名车戴名表喝名酒抽名烟住豪华别墅就羡慕。这只是过眼烟云。我记得有篇讲一位修女获诺贝尔和平奖的文章里有句话,让我至今难忘:人生最大的成功,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财富,也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名誉和地位,而在于你帮助了多少人。你帮助了多少人,就有多少人记得和怀恋你。

身边和媒体上经常有贪官被抓的消息。包括湖南一位是国税厅还是地税厅里一位最年轻的李姓厅长,因巨贪,而被处以极刑。一位大德高僧在被采访时说,其实这个人命中带有这一笔财。可他却急不可待的提前非法拥有这钱。凭他的能力和智慧,完全可以合法的在社会中取得这笔财富。没想到,这个人丧失良知丧失本性,贪得无厌,送掉了自已的性命。

记得有一次,我曾问你,假若你用两元钱买中了五百万,你会干啥?你说肯定是用这钱买房买车孝敬父母。

我说,老天一定不会让你中这五百万。

你问为什么?

我解释,老天让你中这五百万,是因为你德性够了,知道你会用这五百万去帮助身边更需要帮助的人,所以才给你。而不是让你吃喝嫖赌抽去享乐的。否则命不久矣。

你默然了。

儿子,我不信命,但这位大德高僧的话,我信。

儿子,我说这些,也是希望你明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伦常乖舛,立见消亡”这些理。

儿子,我这一生愿望很小。只希望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爷爷奶奶外婆身体好,你能健康成长,而我们一家能乐享天伦之乐足矣。你可能会笑爸爸的愿望。可我一农民,这小小的愿望能像野草一样卑微的生长,那也是一种旺盛的生命之身姿。不求闻达于江湖,但愿一日三省吾身。

好了,信已断断续续给你写了几天了,我也没有什么深邃的思想传诵给你,我这是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用一句话结束吧,为了美好的明天和遥远的未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对应句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

作者简介:湖北省宜城市刘猴镇新当村邵传金,笔名邵传京。

《中国草根诗社》头条号网刊大量征稿,先锋,前卫,新颖的散文、诗歌、小说等,体裁不限,有打赏就有稿费。

无姓名不发。自己能看的过去。20日内没有收到回函请自行处理。投稿邮箱:zhongguocaogen艾特163点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