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假的和真的区别(农夫山泉气泡水蹭)

农夫山泉假的和真的区别(农夫山泉气泡水蹭)(1)

当今国内饮料市场,最火的两个元素:苏打气泡水和“伪日系”风潮。

苏打气泡水所标榜的“0糖”、“0脂”、“0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痛点,既在不忌嘴的情况下,体重还不会发胖。

而“伪日系”产品被刻意赋予“正品有保障”、“高端有档次”、“质量好实用”的意义,其简约带质感的设计风格又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观。

在这两方面,做得最好的,正是元气森林(元気森林)的气泡水。

2019年-2020年短短两年时间,元气森林从10亿元的大单品,再次快速扩张到27亿元的规模。

如此叹为观止的成绩,任谁都难免眼馋。

尤其是农夫山泉,不仅眼馋,还憋屈。

原来,在2020年,农夫山泉同样搞了一个名为“TOT”的含气碳酸饮料,结果因为业绩不佳,半途而废了。不曾想,元气森林做得如此风生水起。

为了及时弥补短板,今年4月1日,农夫山泉再次发力苏打气泡水,共推出莫吉托、拂晓白桃、日向夏橘三种口味。

而如今,“拂晓白桃产自日本福岛县”的营销口号“踩雷”,农夫山泉被质疑,该款产品原料来自日本核泄露地区。

农夫山泉想本蹭个“伪日系”风潮,却蹭到了“核污染物”。

蹭“伪日系”风潮,违法or虚假宣传?

2011年3月11日,一场特大地震袭击了日本东北沿海,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对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就在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禁止从日本福岛县、群马县、栃木县、茨城县、宫城县、山形县、新泻县、长野县、山梨县、琦玉县、东京都、千叶县等 12 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

截至目前,上述禁令并未解除。

还是老话儿说得对,“人蠢就得多读书”。要不然,也不会踩了禁令的“雷”。

4月1日以来,农夫山泉大力扶持其苏打气泡水产品。很重要的一招,就是蹭“伪日系”风潮进行营销。

比如其拂晓白桃风味气泡水,明确标注有“拂晓白桃产自日本福岛县”这一宣传语。

如此宣传语,任谁理解都是该款产品的原料取材于日本福岛。

而这显然违反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进口禁令。

就在近日,有细心的网友发现此问题并将其爆出。一时间,农夫山泉受到了来自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

为了平息这一风波,农夫山泉第一时间回应称,“该款产品配料表中没有从福岛进口的成分,没有任何错误或误导”,“我们创制了类似拂晓桃风味产品”。

同时,农夫山泉还强硬表示,要求各媒体平台和社交媒体账户立即删除对农夫山泉名誉造成伤害的文章和评论。

也就是说,农夫山泉全然“不认账”。

虽然,浙江省建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称,经核实,农夫山泉拂晓白桃味苏打气泡水的生产原料无从日本福岛县采购的情况。但该官方调查结果又能证实另一个事实,既农夫山泉如此宣传语,涉嫌虚假宣传。

农夫山泉该款气泡水产品,并没有使用来自福岛县的原料,只是“创制”了类似拂晓桃风味产品,但其宣传语却白纸黑字写着“拂晓白桃产自日本福岛县”,这明显有虚假宣传之嫌。

农夫山泉此举,又无意间“效仿”了元气森林。

今年4月,因为没有说明“0糖”和“0蔗糖”的区别,元气森林旗下的乳茶就被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农夫山泉这是在“对标”元气森林的路上,步伐异常坚定。

“营销之王”勿给自己“埋雷”

事实上,在营销这条路上,农夫山泉从未令人失望过。

当年“农夫山泉有点甜”、“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两句经典广告词,揭开了农夫山泉在水源地营销上的序幕。

据不完全统计,千岛湖、长白山、武夷山等国内知名自然景区,都成为了农夫山泉水源地营销的对象。

国内景区还蹭不够,近年来农夫山泉更是瞄准了境外场景。

比如茶兀里面的柠檬汁,就来源于意大利;炭仌的咖啡斗,来自埃塞俄比亚、巴西阿拉比卡等地;TOT的柠檬红尘,红茶来源于斯里兰卡,搭配西西里岛火山岩柠檬。

而如今元气森林的成功,让农夫山泉看到了效仿“伪日系”风潮的必要性。

此次涉事的拂晓白桃风味气泡水,明确标注有“拂晓白桃产自日本福岛县”;而与其同时推出的日向夏橘风味气泡水,“日向夏橘为日本宫崎县的名片”。

只不过,如此营销能够使农夫山泉的包装水成为行业第一,但其效用显然正在消退。

数据显示,2020年农夫山泉的传统产品板块,包括包装水、茶饮料、功能饮料、果汁饮料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不过,农夫山泉的苏打气泡水在2020年表现亮眼,包含气泡水在内的“其他品类”板块去年营收达10.54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了135.8%。

也正是这个营收成绩,才促使农夫山泉加大苏打气泡水的布局。而原产地营销依旧是农夫山泉的看家本领。

只不过,农夫山泉这次却最终“踩雷”。其根本原因在于,农夫山泉涉嫌欺骗消费者,用虚假的宣传语包装该款苏打气泡水,将其打造成高端上档次的产品,然后收割年轻的消费者。

但是,如今的年轻消费者显然不好糊弄了。农夫山泉如此行事,不仅可能遭到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更会使消费者心生厌恶。

到时候,农夫山泉再如何营销,也无济于事。

所以说,做产品的,还得拿产品说话。花里胡哨一顿操作,到头来,只是给自己“埋雷”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