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安全的陶瓷餐具(你选对了健康安全的陶瓷餐具了吗)

最安全的陶瓷餐具(你选对了健康安全的陶瓷餐具了吗)(1)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餐具,然而我们的健康真的得到保障了吗?测库小编今日为您奉上有关陶瓷餐具的知识!陶瓷餐

陶瓷餐具的种类

一、从瓷质上区分

1、骨瓷餐具

骨瓷是世界上公认的高档瓷种,它不是纯白色,而是自然的奶白色,透明度很高,质地轻巧。骨瓷的质感高级,比起一般的传统瓷器,骨瓷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呈现高雅亮洁,如玉石般温润的质感。

如何辨别真骨瓷:

A、看色泽,骨瓷不是越白越好,自然的乳白色才是好的骨瓷。

B、听声音,响声越长久说明胎体更圆滑,瓷的品质更好。

2、镁质瓷餐具

镁质瓷主要由富含镁的滑石作为主要原料,具有高白度、高强度、高热稳定性等突出特点,其洁白如玉、晶莹润泽的特点,是餐具的最佳选择。

3、强化瓷餐具

强化瓷是高质的瓷泥中加上铝镁烧制而成,具有耐碰耐撞的特点。质感细腻,美观度己有很大改善。

4、色釉瓷餐具

色釉瓷是经过一次高温烧制而成,是一种与其他瓷器不同风格的餐具产品。

最安全的陶瓷餐具(你选对了健康安全的陶瓷餐具了吗)(2)

陶瓷餐具的质量标准

一、外观质量标准

外观质量是产品等级划分的重要指标,我国现行的产品标准将产品分为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3类。优等品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一级品为国内先进水平,合格品为国内一般水平。 优等品的外观质量基本达到了“五无一小”的要求,即无斑点、无落渣、无色脏、无针孔、无釉面擦伤、变形小。斑点(黑点)俗称苍蝇屎,若产品上存在斑点,总会给人以不洁的感觉,从而影响到食欲。一等品和合格品在允许存在缺陷上比优等品有较大的宽松要求。

二、铅、镉溶出量标准

铅、镉溶出量是陶瓷产品的重要安全卫生指标。国家标准GB12651-2003《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其适用范围覆盖了所有的日用陶瓷饮食器具。标准规定任何单一产品的铅、镉溶出量不允许超过规定的允许值,其中扁平制品(从制品内部最低平面至口缘水平面的深度小于25mm的制品)规定值为:铅溶出量7mg/l、镉溶出量 0.50mg/l;小空心制品(从制品内部最低平面至口缘水平面的深度大于等于25mm, 且容量小于1.1L的制品)规定值为:铅溶出量5.0mg/l、镉溶出量0.50mg/l;大空心制品(从制品内部最低平面至口缘水平面的深度大于等于25mm,且容量大于等于1.1L的制品)规定值为:铅溶出量2.5mg/l、镉溶出量0.25mg/l。

三、热稳定性标准

热稳定性是指产品在冷热交换中不出现裂纹或破损。热稳定性的好坏可反映陶瓷产品的使用寿命,冷热交换的温差越大,其使用寿命越长。标准一般均规定加热至180℃然后投入20℃水中,取出观察是否有损坏,此温度不出现损坏,其使用寿命一般可达2~3年以上。

最安全的陶瓷餐具(你选对了健康安全的陶瓷餐具了吗)(3)

陶瓷餐具的选购方法

“看”

就是要将瓷器上下内外细细观察一遍,看看产品有无变形、黑点等大的缺陷,再看看产品的白度、透光度和釉面光泽度。

“听”

就是听轻轻弹叩瓷器时发出的声音。如声音清脆、悦耳,则说明瓷胎细致密实,无裂损,在高温烧成时,瓷化完全。如声音喑哑,就可断定瓷胎有裂损,或者瓷化不完全,这类瓷器经冷热变化,易开裂。

“比”

就是比较。对配套瓷器,要比较各配件,看其造型及画面装饰是否协调一致。

“试”

就是试盖、试装、试验。有的瓷器带盖子,有的瓷器由几个元件组合而成,在挑选瓷器时,别忘了将盖子试盖一下,将元件试组装一下,看看是否合适。

最安全的陶瓷餐具(你选对了健康安全的陶瓷餐具了吗)(4)

选购注意事项

购买陶瓷餐具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市场,切不可贪便宜购买没有正式生产厂家的劣质产品。国家规定,将陶瓷餐具置于4%的醋酸中浸泡,铅的溶出量不得大于7毫克/升,镉的溶出量不得大于0。5毫克/升。目前正规的生产厂家的产品基本都能符合这一要求;

1、购买时要注意看餐具的成色,用手触摸餐具表面,看内壁是否光洁;

2、用鼻子闻是否有异味;

3、不要购买颜色过于鲜艳的陶瓷餐具。为使色彩鲜艳,厂家会在釉彩里加入一些重金属添加剂,因此,颜色越鲜艳的餐具,重金属就越容易超标;

4、应购买原料、工艺控制比较严格的釉中彩、釉下彩餐具;

5、餐具在使用前用沸水煮5分钟,或者用食醋浸泡2-3分钟,以溶出餐具中的有毒物质。

测库平台

您 的 贸 易 伙 伴

最安全的陶瓷餐具(你选对了健康安全的陶瓷餐具了吗)(5)

测库一直致力于提升检测认证服务质量,将互联科技融入行业,不断探索革新,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并且定期为测库的粉丝们分享日常生活用品的检测检验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