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况愈下成语来源(成语简拾为学常备)

成语源自于故事,以故事熟悉成语。

纸上谈兵

读音:zhǐ shǎng tán bīng

释义:在纸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故事原委:

每况愈下成语来源(成语简拾为学常备)(1)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经在战争中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国军队,于是就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

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就熟读兵法,逢人便谈军事,别人几乎没有人能说得过他,因此他就很骄傲,自认为自己天下无敌。

然而赵奢却很为他担心,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也就罢了,如果用他为将,则赵军一定失败。

果不其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坚持抗敌。这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将士,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秦军知道久拖下去不是办法,对己不利,就施用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的话。

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以为自己很会打仗,搬弄兵书上的条文,不知变通,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计划,结果导致四十多万赵军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杀害。

一鸣惊人

读音:yì míng jīng rén

释义:鸣:鸟叫;一声鸣叫使人震惊。比喻平时很一般,突然做出惊人的事情。

故事原委:

每况愈下成语来源(成语简拾为学常备)(2)

春秋时期,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他整天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于国家大事,根本就不关心,他也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死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我有个谜请大王猜一下。庄王说:你说吧。伍举说:楚国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说:这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名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你说的意思了。

从那天以后,楚庄王开始振作起来,认真的管理国家,楚国也渐渐地变得强大了起来,最后楚庄王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草木皆兵

读音:cǎo mù jīe bīng

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故事原委:

每况愈下成语来源(成语简拾为学常备)(3)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90万军队,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带兵8万去应战。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时机,迅速出击。

然而,苻坚的25万军队被晋军出奇战胜,损失惨重。秦军锐气大伤,军心不稳,纷纷逃跑。此后,苻坚整顿队伍,士气高昂,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的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命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让秦军后退,腾出一些地方,以便渡河之战。苻坚笑晋军不懂常识,就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全歼晋军。

可是,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就如潮水一样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把秦军杀得片甲不留,最后苻坚中箭而逃。这便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

记住成语背后的故事,才能更熟练的掌握成语,我们一起来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