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莹佛山(碎片陈嘉莹)

陈嘉莹佛山(碎片陈嘉莹)(1)

观点

/

文:陈嘉莹

陈嘉莹佛山(碎片陈嘉莹)(2)

展览:“广延”廖斐

地点:Vanguard画廊、零时艺术中心

时间:2018年2月3日-3月31日

——————

展览:关于一个博物馆的想象

策展人:刘张铂泷

艺术家:程新皓,丹丹,刘佳林,石佳韵,石婧宇,STAFFONLY,糖匪,吴鼎,张文心&唐人踢

地点:J: GALLERY

陈嘉莹佛山(碎片陈嘉莹)(3)

2月3日的 M50, J: GALLERY(关于一个博物馆的想象)和 Vanguard Gallery(廖斐个展:广延) 选择了在同一天的同一时刻开幕,不知是事先就商量好的节奏还是巧合,两个展览恰好折射出相似的光谱。

陈嘉莹佛山(碎片陈嘉莹)(4)

“广延”廖斐个展 展览现场

陈嘉莹佛山(碎片陈嘉莹)(5)

J: GALLERY“关于一个博物馆的想象” 展览现场

“关于一个博物馆的想象”由刘张铂泷 2014 年成立的科学恋物癖博物馆为出发点,基于科学史上著名的“思想实验”,将展品具体化成与实验相关的“文化物件”。“科学恋物癖博物馆”的源头来自:其一,人们对科学相关物件的恋物癖(如伽利略的手指或爱因斯坦写过的黑板);其二,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迷恋成了现今时代的恋物癖。然而,在展览随附的“参展艺术家访谈会”中,程新皓一语中的的道出了“科学恋物癖博物馆”的局限,就知识考古学和尼采–福柯的谱系学传统而言,真理话语的源头总是有被梳理与挖掘的必要,因为在它们的源头之处,可能存在着“并非一定如此”的细节。在此,真理的话语要比“科学恋物癖博物馆”能够指征的对象广博的多。而“科学恋物癖博物馆”选择以一种暴露现状并持续附加的态度运作着自身体系,某种程度上也显露出自我无法脱身的恋物情结,这使得参展的各个艺术家成为科学恋物癖的展示者与首肯者。

陈嘉莹佛山(碎片陈嘉莹)(6)

陈嘉莹佛山(碎片陈嘉莹)(7)

陈嘉莹佛山(碎片陈嘉莹)(8)

陈嘉莹佛山(碎片陈嘉莹)(9)

陈嘉莹佛山(碎片陈嘉莹)(10)

J: GALLERY“关于一个博物馆的想象” 展览现场

廖斐围绕笛卡尔“广延”概念展开的个展也落入了类似的圈套。墙上的划线、手稿、扎带的图形构成等等都是“关于物质”的思考。展览文中牵扯了大量思考物的文本,然而物的清晰与不明似乎未必如艺术家预想的那样在作品中确实显现,在这些有些琐碎的呈现中,我们能看到艺术家对物的有趣尝试,但这些实践却应验了刘张铂泷所言的“科学恋物癖”,一种对于概念的执着,并因为受限于一种言说逻辑与解释的必要,不可避免的使作品成为文献式展览的部件。

陈嘉莹佛山(碎片陈嘉莹)(11)

陈嘉莹佛山(碎片陈嘉莹)(12)

陈嘉莹佛山(碎片陈嘉莹)(13)

陈嘉莹佛山(碎片陈嘉莹)(14)

“广延”廖斐个展 展览现场

有趣的是,两个展览的主角有着恰恰相反的经历,刘张铂泷学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而廖斐的教育背景则是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这次的双展开幕,两个来自不同阵营的人分别采用了对方的方式——无论是对物的基础考察还是科学恋物癖,都呈现出同样的状况——那就是福柯所引发的对“认识型”的撬动与人本主义的迷失。


视频和文字版权为“ARTSHARD艺术碎片”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及以任何形式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