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做磁共振检查会出现什么问题(孕期什么情况下要做胎儿磁共振)

孕期科普

胎儿磁共振

孕妇做磁共振检查会出现什么问题(孕期什么情况下要做胎儿磁共振)(1)

你想了解的这儿都有~!

“医生,都做了B超了怎么还要做什么磁共振啊?” “这个磁共振是不是有'核'啊,对胎儿有影响吗?”,这样的问题常常出现在医院放射科的诊室里。

今天,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唐文伟主任将和各位准爸妈聊一聊,让大家一文读懂“胎儿磁共振”。

PART 01

胎儿磁共振检查安全吗?

磁共振成像是断层成像的一种,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磁共振检查不存在电离辐射,因此对胎儿来讲是安全的,不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孕妇做磁共振检查会出现什么问题(孕期什么情况下要做胎儿磁共振)(2)

  •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

大家熟知的B超检查是胎儿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但并不能解决或明确所有的诊断问题,需要其他检查方法加以完善。胎儿磁共振成像(MRI)则是超声检查的一个重要辅助检查方法和补充手段。

PART 02

什么情况下要做

胎儿核磁共振检查?

唐文伟主任介绍,当由于疾病本身性质的原因,或者孕妇过于肥胖、合并子宫肌瘤、羊水过少、子宫畸形、双胎、多胎、胎儿体位不佳、复杂畸形、孕晚期胎头入盆、胎头颅骨骨化等情况,超声怀疑异常但不能充分诊断时,胎儿磁共振成像(MRI)对于明确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此外结节性硬化、胼胝体发育不全及无脑回畸形等有家族遗传风险疾病的胎儿即使超声检查阴性,针对特定器官的胎儿磁共振成像(MRI)筛查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或需要排除某些疾病时,孕妇同意后可行胎儿磁共振检查。

孕妇做磁共振检查会出现什么问题(孕期什么情况下要做胎儿磁共振)(3)

  • 胎儿磁共振成像图片

PART 03

胎儿磁共振成像的优势

中枢神经系统

胎儿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最广泛。胎儿磁共振对于脑部病变、脊髓的诊断相当可靠,因此当产前超声发现或疑似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建议进行胎儿磁共振检查。

肺部畸形

胎儿磁共振在胎儿肺部畸形的诊断中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显示肺组织的发育情况以及提供更多的预后相关信息,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心脏疾病

在某些胎儿心脏疾病,如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心包积液、心包囊肿、心脏憩室、心脏横纹肌肿瘤等方面,胎儿心脏磁共振有更好的诊断效果。

腹部疾病

由于磁共振视野大,软组织分辨率高的优点,对部分腹部疾病有更全面的观察,比如胎儿消化道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畸形、腹壁畸形以及腹部肿瘤等疾病。

颌面部畸形

胎儿颌面部畸形,如唇裂、腭裂、眼眶发育不良或眼球缺失等,可以通过胎儿磁共振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补充,同时可以发现是否合并其他相关畸形。

胎儿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

孕妇篇

小于十二周的孕妇一般不建议做磁共振检查;

心脏起搏器的孕妇,体内有铁磁性金属植入的孕妇也不可以做磁共振检查;

准妈妈检查前不能穿带有金属扣及金属托的胸罩以及防辐射服,不要带手机、手表、磁卡、硬币、发夹、钥匙、项链等物品。

宝贝篇

想得到最好的检查结果、最清晰的图像质量,仅有孕妇配合是不够的,最主要的是宝宝的配合,这样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那么如何让宝宝配合检查呢?

孕妇在检查前一小时可以适量吃些东西,好好休息。这样宝宝也会好好休息,配合检查。大多数孕妇都了解宝宝胎动的规律,可以预约在孩子安静的时候做检查,效果会更理想。

孕妇做磁共振检查会出现什么问题(孕期什么情况下要做胎儿磁共振)(4)

此外,唐文伟主任还提醒各位孕妈妈,磁共振检查时候会有一定的噪音,检查时会给孕妇戴上防噪音耳罩以减少噪音引起的不适。目前还没有胎儿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导致胎儿听力受损的报道,请孕妈妈们放心。

本文审核专家

孕妇做磁共振检查会出现什么问题(孕期什么情况下要做胎儿磁共振)(5)

唐文伟

中共党员

放射科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专家简介: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科放射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儿科影像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科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放射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母胎影像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放射医学专委会委员妇产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成像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成像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儿科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委员;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智慧医疗发展联盟妇儿影像医学专科副会长;江苏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儿科学组荣誉组长;南京医学会放射学专科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委。

专业特长:

从事妇儿影像诊断及研究二十余年,主要从事妇儿影像的临床诊断与研究,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专著4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