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言千里(文化入室操戈千虑一得)

成语一言千里(文化入室操戈千虑一得)(1)

与高密历史文化有关的成语(名典)

你知道多少?(一)

与高密历史文化有关的成语(名典)有11个:入室操戈、千虑一得、晏子使楚、推己及人、得意洋洋、踊贵屦贱、南橘北枳、橘生淮南 、半渡而击、郑家诗婢、尚书履声。本期微信选登4条:入室操戈、千虑一得、晏子使楚、推己及人,看看它们说的是什么典故?

01

入室操戈

[rù shì cāo gē]

成语一言千里(文化入室操戈千虑一得)(2)

典 故

后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名叫郑玄。他从小勤奋好学,太守杜密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于是推荐他进入太学读书。后来郑玄又拜大文学家马融为师,在他门下学习。当郑玄学成离开时,马融感慨地说:“郑玄走了,我全部的学识也都被他带走了。”

郑玄在家里勤奋地研究学问,他和一起研究经学的何休是好朋友。何休写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三篇文章。郑玄读完后,不同意他的见解,于是就写了《发墨守》、《针膏肓》、《起般疾》三篇文章来反驳何休。何休读完后,发现郑玄是利用自己文章里的观点来反驳自己,而且很有道理,不得不憾慨地说:“你这样不是进来我的屋子,又拿我的武器向我进攻吗?”

释义

入室操戈——操:拿、握;戈:古代一种像矛一样的兵器。进入我的房子里头,拿我的兵器来对我进行攻击。指拿着对方的观点来批驳对方。也比喻求学已达到超过老师的程度。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

2

千虑一得

[ qiān lǜ yī dé ]

成语一言千里(文化入室操戈千虑一得)(3)

典故

晏婴是齐国的大夫。他父亲死后,由他继任齐国的卿,历任灵公、庄公、景公王朝的相国。晏婴为人正直,当官清廉,生活非常俭朴,上至君主、下至百姓,对他都很尊敬。 一天,晏婴正要吃午饭,刘景公派了一个人来见他。晏婴因为对方是君王派来的而特殊款待,当场把自己的饭菜分成两份,请来人共进午餐。当然,他这顿饭没有吃饱。

景公知道这件事后,感叹他说:“相国家里竟然如此贫困,我一直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 说罢,景公命人给晏婴送去千金,以供他接待宾客之用。不料。晏婴不愿接受,叫来人带回。景公命人再送,他仍然不肯收下。

当景公命人第三次送来时,晏婴对来人说:“请禀报大王,我并不贫困。大王给我的俸禄,不仅足够我供养家人、接待宾客之用,还可以用来接济穷苦百姓。所以,我不能接受大王额外的赏赐了!”

送金的人也感到非常为难,对晏婴说:“相国,我是奉命办这件事的,您这次又不愿接受,叫我如何去回报大王呢?”

晏婴想了想,说:“既然如此,我和你一起进宫,让我当面向大王辞谢。”

晏婴见了景公,感谢他对自己的厚爱,并表达作为一个臣子,能吃饱穿暖就可以了,不能有过多的财富,请求他不要勉强让自己接受额外的赏赐。

景公听了这番话,对晏婴更敬重了,但还是要把千金赐给他。景公还举了一个例子:“齐国以前的贤相管仲,为齐桓公成为当时各诸侯国第一个盟主立了大功。桓公赏给他许多封地,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晏婴为什么要推辞? ”

晏婴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圣人千百次考虑,总有一次失误;笨人千百次考虑,总有一次正确。也许管仲考虑这件事有失误;而我虽然笨,这件事处理得可能正确。”景公听他说到如此地步,只好作罢。

释义

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虑中也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来表示自谦。

3

晏子使楚

[yàn zǐ shǐ chǔ]

成语一言千里(文化入室操戈千虑一得)(4)

典 故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五尺高的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 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吗?竟派您做使臣。”

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

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贤明的君主那儿,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儿,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国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的熟悉言辞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左右的人回答说:“在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一个人从大王您面前走过。大王问,‘这是什么国家的人?’ (他们)回答说,‘是齐国人。’ 大王说,‘他犯了什么罪?’ 我们说,‘犯了偷窃罪。’”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给晏子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人是什么国家的人?”(近侍)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老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到了楚国就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窃吗?”

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人,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释义

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蔑齐人入楚为盗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1] 说明了侮辱别人的人到头来必然受辱于人。

也可以通过这则故事让很多人明白,人不可相貌,海水不可斗量;也可以提醒很多人,对人贸然无礼只能自讨没趣。

4

推己及人

[tuī jǐ jí rén]

成语一言千里(文化入室操戈千虑一得)(5)

典故

出处 《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朱熹集注:“推己及物。”

春秋时,有年冬天,齐国下大雪,连着三天三夜还没停。

齐景公披件狐腋皮袍,坐在厅堂欣赏雪景,觉得景致新奇,心中盼望再多下几天,则更漂亮。

晏子走近,若有所思的望着翩翩下降的白絮。景公说:“下了三天雪,一点都不冷,倒是春暖的时候啦!”

晏子看景公皮袍裹得紧紧的,又在室内,就有意的追问:“真的不冷吗?” 景公点点头。

晏子知景公没了解他的意思,就直爽的说:“我听闻古之贤君,自己吃饱了要去想想还有人饿着;自己穿暖了还有人冻着;自己安逸了还有人累着。可是,你怎么都不去想想别人啊!” 景公被晏子说得一句话也答不出来。

释义

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