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私学的发展从诞生到兴起)

引言

私学是一种古代的特殊教育机构,它虽然不隶属于官方,但是对于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与官府的太学一起,共同起到启蒙、开化、教育的作用,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春秋时期,私学开始出现雏形,后来一直发展到战国时期,私学压过官学,一时之间风头无两,非常繁荣,历史上曾有过一段百家争鸣的时期,而诸子百家正是私学发展的一大巅峰,当时各国的学者们,诸如周游列国的孔子等人,都开办了规模较小的私学,招收弟子和门徒,将自己丰富的知识、发达的政治理念传播出去,表达自己对国家政策的合理见解。

《史记》记载,:“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

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私学的发展从诞生到兴起)(1)

这些私学的不断兴起、演化,打破了官方对教育的垄断,促进了民间教育风气的盛行,使得更多寒门子弟可以打破阶级门槛,脱颖而出,通过私学走上官途,随着时代发展,这些创办私学的学者们也会不断地传播自己的思想,在思想交锋和碰撞之间,增强了知识的碰撞和交融,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战国时期结束,秦统一六国之后,由于秦始皇推行思想专制,讲究一家独大,全国上下万马齐喑,私学之风一时也变得萎靡不振,书卷被秦始皇焚烧得干净,私学短暂的面临差点消亡的局面。

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私学的发展从诞生到兴起)(2)

一、私学的繁荣

秦朝在秦二世手上葬送,文化专制的秦朝轰然崩塌,时间来到西汉时期,黄老之说盛行,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产生,都促进了私学的复兴,为私学的再度传播提供了土壤,它不但再次登上大雅之堂,而且还成为了汉朝教育体系里面一颗明珠,至关重要。在西汉到东汉时期,是私学发展的最繁荣时期,在这段时期里面,官方创办学校和私学数量都是非常多的,而且一次讲学可能会吸引万人拥簇,有一位私学的创立者刘昆,后来还从私人教育走向了官方教育,受到皇帝赏识,荣升为太子教师。当时私学最繁荣的地区是在荆楚地区。

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私学的发展从诞生到兴起)(3)

汉朝私学主要的特点在于,身份限制小,较为宽容:从学生到老师,都没有任何身份限制,农人、贩夫走卒这样的平民,亦或是朱门贵族,都可以前去聆听私学,参与到私学教育中来,也可以自己开办私学进行招生,只要讲学讲得好,不会有人在意其身份。当时的社会风貌十分良好,尊师重道贯彻于整个社会,人们都对拥有知识、思想高远的人投以钦佩之情,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崇尚学习的兴学风气,使教育变得广泛化、平民化,“程门立雪”等尊重师长的典故,也是由此而来。

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私学的发展从诞生到兴起)(4)

二、私学的内容

私学中所传授的内容较为丰富,且涉及领域非常广泛,以南朝私学为例,南朝的私学思想精髓源于儒、佛、道三家,从私学上课讲授时所用的课本这一方面来说,一般是选择用《三礼》及五经。以及古代人最推崇的《论语》、《孝经》,私学的教学内容有侧重点,但也有旁逸斜出。在众多私学的教学内容中,传道之师最看重经学,经学中的礼学,则更为重中之重。至于《老》、《庄》等崇尚道法自然、崇尚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私学中也有讲授。除了经学这样为了进入官场而铺设的主要学习项目以外,在私学的传授内容中,同样包括一些平民看重的知识,譬如天文历算、音律、医学等。

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私学的发展从诞生到兴起)(5)

因为私学家本身就身份各异,也有不同的研究重点,所以才造成这样五花八门的局面,有共性的同时各有差异,这一点从他们对教材的选取上可见一斑,有人偏重于《礼》,有人偏重于《论语》,他们的思想突破了汉朝以来的儒学一统教育,促进了多元文化发展。

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私学的发展从诞生到兴起)(6)

结语

私学的诞生以及发展是有很大进步意义的,在私学诞生之前,教育被官方垄断,只有权贵阶层才有资格接触教育,但是在私学诞生之后,教育被送进了民间,学者著书立说,百花齐放,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增添了灿烂的一笔,打破了身份的门槛,这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也有着深远的作用,在私学发展繁荣的时期,有无数的文人名士从私学里走出,给汉朝的文化发展开拓出广袤的空间。

参考文献:

《史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