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

自然的力量?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会想到神的力量,上帝的力量,是的,这里所谈到的力量就是无处不在时时刻刻让我们感到巨大而无形的东西,使我们感觉到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预感,一种支配我们但我们却无法左右的力量,我们可以去发现它,但无法改变它。它使这个世界本身充满了智慧,使人类在探索它的时候也增长了无穷的智慧,是世界上最高等的动物都需要向他学习的,但是这一学习只有在对自然的探索中才能得到。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1)

这种力量不仅对我们的客观世界在起作用,同样对我们的主观世界也在起作用。这种力量使自然在不断的进化,使各种生物由低等向高等进化,使人类及其所处的群体(社会)不断的向和谐完美发展,这种力量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然自然本身得到平衡,得到和谐,成为最简单的自然的作用。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2)

自然界本身是以最简单的法则构建的,自然的力量本身也是最基本的并不像人们发现的那样,要用高深莫测的理论去描述它。只要我们按照这样一个简单化原则去研究它,往往发现的会更多。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3)

地球为什么是圆的?与一滴水在无重力下的状态是如此的一致。为什么?因为,在所有等面积的三维体中球体是容积最大的。当然这可以用我们对液体研究的结果——表面张力来解释。这种解释似乎是一种科学的解释,实际上用自然的力量更好解释。因为球体是最简单的,最对称的最符合自然本身的形状。为什么自然界的基本运动是周期运动,是因为周期运动有使物质回到原点的趋势。虽然周期运动的物质想回复到原点,但是由于自然本身的惯性,使它无法停留在原点。这样,回复力,向心力只不过是使物质趋向平衡的一种具体的自然力而已。引力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力,这种力是自然力中最重要的一种力,它的作用目的是什么?相信连牛顿在发现它的时候也无法给与解释。这种力作用的结果是使物质回到原点,因为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最初的宇宙是一个点。但是这种自然力无法使物质回到原点的时候就成为约束宇宙进一步膨胀的力。使各种星体绕着其原点作周期运动。核力显然在起着这种作用使物质本身回到其原点。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4)

一维上的点最简单,二维上的圆最简单,三维上的球最简单。为什么圆的面积在等长的线所围成的平面中面积最大,这就是自然的力量所在,因为自然要求的形态最为简单,最简单的就是最平衡的,最完美的。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5)

什么是自然的力量?自然的力量对自然本身起什么作用?本文从物理学中的一些规律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6)

引力,是物理学中研究最早的一种力。这种力的作用,是使物质回归到原点。比如,重力的作用是使物体回归到地球上,使运动的星体做周期运动,有回归到原来位置的趋势。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7)

表面张力,是液体普遍存在的一种力,使液体的表面收缩到最小。液体在没有其它力作用时呈现为球体。球体在等面积的所有形体中体积最大,包围的空间最大。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8)

安培力,处在磁场中的电流往往要受到安培力,安培力的作用使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运动的结果却使导体中的电流趋向于零。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9)

库仑力,电荷间总是要发生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却使电荷间的作用消失或成为中性。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10)

洛仑兹力,垂直于磁场运动的电荷要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洛仑兹力作用的结果使电荷作匀速圆周运动——周期运动。

回复力,顾名思义就是使物体回到原点的力。

……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11)

自然的力量无处不在,它在规范着物质的运动,使物质按照固有的运动形式运动,自然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是周期运动。运动的趋势使物质回归到原点:在一维上为点,二维上为圆,三维上为球。自然的力量使物质的存在形式最为简单,运动形式最为简化。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12)

同化和异化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

自有生命产生以来,所有的生物都为了自己的基因能够更大范围的遗传,就不断的设法复制自己的同类,如细菌,病毒及各种简单生命。而具有两性种类的生物则通过获得尽量多的异性并与之交配获得更多的子代扩大其基因的传播。但是基因的突变则无情的使这种传播失去了原有的性状,变异为更适合自然的新的基因,从而使种群变得多样化起来,世界从此变得多姿多彩。但是这种种族扩张的同化行为与族内分裂的异化行为一直在顽强的斗争着。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13)

在人类社会的各种行为中都可以找到这种同化与异化斗争的影子。人们总是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所谓朋友就是与自己观点相同或者相近的人,如果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则要通过一定的影响使别人赞同自己的观点,而这种行为上升到一定高度就是所谓的政治。因此,政治实际上就是使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多的行为。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在不断同化别人的同时另一种行为也在不断的产生,这就是朋友与自己的决裂。社会的发展也是这样,一种社会制度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异化到它的反面。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14)

浅谈物理学思想与二期课改

国庆节前的一天中午,午饭后,我在办公室里休息,分别有三个小组的同学来问我同一个问题:你是教什么的?我回答我是教物理的,我问他们是干什么的,他们回答是参加社团活动进行问卷调查的。我说你们究竟想问什么问题?他们说:“你对你所教的学科是如何认识的?”下面就是我对他们的回答。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15)

物理学首先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建立物理模型,然后再上升到数学,通过数学公式再现物理规律,揭示自然的本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扎实的数学基础及对自然的领悟能力。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16)

同学们又问到如何才能领悟到自然规律,我说:首先要用心去感受自然。自然界用无生命的元素创造了有灵性的人类,那么,自然本身就是有灵性的。我们学习物理,就是要揭示自然界的灵性所在。自然界的灵性在哪里?就在我们的心里。当我们学习物理的时候,就要用心去感受万物,去理解万物的存在及其表现形式。当我们感受万物的时候,就是在感受我们自己。我们是怎样思考问题的,怎样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的,自然界的万物就是以怎样的关系相互依存的。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17)

“那么物理很难学,是什么原因?”学生问,我这样回答:“物理并不难学,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因为我们把简单问题搞复杂了。自然界的规律本身是很简单的,比如地球为什么是一个球体,宇宙为什么是四维的,像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最自然不过的问题,但我们在解释的时候却用了很高深的数学知识去反复求证,这就跟“一滴水为什么在没有重力的空间是球形的”一样简单,用一句专业术语来讲,就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为什么他又不是一个完全的球形而是像一个苹果一样的椭球体,这是由于本身自转的结果,就好比我们玩了一团面穿到一个杆上,让这个杆像陀螺一样旋转,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呢?这就是地球的缩影。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18)

其实,物理学中有很多貌似复杂的问题,当我们揭示了它的本质之后,这些问题的解决其实很简单。每一条物理规律都可以在社会生活,人的生命过程中找到影子。比如“平衡”;“能量最低状态”;“分子间最恰当距离与分子势能”;“愣次定律”的“阻碍”;“惯性”;这些学术味很浓的名词常常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需要心理平衡;需要能耗最低,寿命最长;人们在建立各种关系时都要保持一个最合适距离(心理距离);人们具有惰性,等等。所以,我们认识自然时,实际上就是在认识我们自己。我们的所思所想,无一不是自然界所赋予我们的。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19)

我们的潜意识里存在着大量的来自于自然的超意识的东西。在人类从单细胞动物进化到智能的有灵性的生命之前的亿万年中,在与自然的相互适应中,人们发达的大脑中早已烙下了大自然的印记。著名的心理学家佛罗伊德的弟子荣格在研究人的潜意识时提到人的本能和后天获得的原型就是大自然的超意识在人脑中的影射。比如“快乐原则”“趋利弊害”“恐惧”“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等一系列有关生命的东西就是自然留给人们的无形财富。当我们对自己研究清楚的时候,就是对自然理解的时候。可是我们为什么总是难以了解自己呢?因为文饰作用在作祟。我们的潜意识里大量的有关自然的信息以一种人们可接受的符合自我的社会的东西所扭曲,以一种若隐若显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使人们很难看清其庐山真面目。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20)

建构主义理论是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更符合自然的学习法则,建构主义教学更关心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更关注于知识获得的过程,它是在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形成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理论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学生的大脑犹如电脑,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以潜意识或意识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但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大量信息是杂乱无章的,它们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它们当中有些是有用的信息,而大多数则是无用的信息,如何使这些有用的信息建立有机的联系需要教师对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进行重新建构和整合,它就像要构建一个网站一样把各种有用的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只有这些有用的知识变得有序化,同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之后,它们才会更加有用,在必要的时候象网站一样,只要点击某一个关键点,就会豁然开朗,灵感在瞬间联系起大量有用的经验,促使问题的解决。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21)

要理解二期课改的精神,就要首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通过学习笔者认为传统教学存在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22)

1、 注重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

在传统教学中,也在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但改革的中心是“如何教”,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才能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往往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体验”,往往把教师的感受等同于学生的感受。教师的体验等同于学生的体验。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23)

2、 媒体过于简单,传授渠道单一

媒体: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

渠道:课堂教学。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完全可以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状况,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可以获得无限的学习资源,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共同学习,或者提前学习,将一些与学生最近发展区有关的知识整理出来,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24)

课堂教学虽然依然是现代教学的主渠道,但可以适当介绍一些学习网站供学生课余学习,进一步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学习的渠道。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必然会有很多的获得知识的渠道。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25)

3、 传授方法简单,课堂缺乏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注入式、接受式。教师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了可以容纳白川的巨大容器,只要教师教了什么,学生就应该接受什么。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26)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能与以前的知识结构建立联系的知识。如果所教知识无法与学生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这些知识就是学生无法理解的东西。最终会被学生遗忘。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多研究学生,知道什么该教,什么不该教。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27)

4、 注重知识的再现形式,轻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中,首先是对概念的建立,而一个概念的建立要很长的时间,有时要经历上百年,而我们在一节课中就要求学生理解前人经历很长时间建立的概念和规律,要将这些规律的内涵让学生理解,这显然是违背学习规律的。所以教学改革要动大手术。要在课程的设置,教学的思想,教学的手段上下工夫。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28)

5、 问题缺乏开放性,题解缺乏选择性

内容缺乏选择性,无法体现个性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开放性要求问题能够有更广阔的发散性,收敛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多种途径,能够进行多向思维,答案不确定。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29)

选择性要求问题的解决具有多种途径,具有广泛的可选择性。适合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能够体现个性化教学。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30)

6、 课程设置统一,学生选择余地有限

传统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教材的绝对统一。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本身我们这个民族就是儒教文化占统治地位、崇尚中庸之道的民族,对于个性的张扬持否定态度。传统的观念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已经根深蒂固,无时无刻不在指挥着我们的行为,主导着我们的思想。所以尽管我们也在大谈因材施教,但我们的教学观念里仍然在想着如何抑制学生的其它爱好,将他的兴趣和精力引向所谓“正常”的学习轨道。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31)

7、 注重近期效果,忽视远期行为

传统教学注重当前的效果,对于远期的发展不够重视。因为我们是在做培养“未来人”的工作,所以我们的眼光要着眼于未来,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学会自我发展,我们要把今天的教育与明天的发展联系起来。要把学会学习与学会生存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明天的社会将是这样一种状态:不会学习就意味着不会生存。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32)

8、 陈旧理论太多,前沿知识太少

我们用的教材尽管改了又改,但是物理学的知识依然是三百年前人类知识经验的总结。当代科学知识的前沿理论很少涉及,也就是我们的教材中属于百科全书的知识太少,比如各种电脑的传感器及其原理。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学科中的渗透等。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33)

9、 重知识输入,轻能力培养

在传统教学中,知识的输入在课堂教学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就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是看知识传授是否到位。至于学生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变化着的问题:如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临时遇到的突发事件)则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多少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意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少有人关注。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34)

10、各科知识自成体系,交叉综合少之又少

在传统教学中,各科知识自成体系。各科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交叉的内容很少。而当进社会需求的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要求能够综合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因此,建构主义教学正是符合了这种需求。

相信自然的力量的(自然的力量)(3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