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历史故事及成语(国士无双的韩信身上那些成语故事之)

韩信,本是秦朝泗水郡淮阴县无业游民。

秦末天下大乱,帮助刘邦击败项羽等各路诸侯,统一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成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兵家四圣”之一,古代“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

韩信先后被刘邦封为齐王,楚王,淮阴侯,其事迹主要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该篇也是《史记》名篇之一。

韩信的历史故事及成语(国士无双的韩信身上那些成语故事之)(1)

韩信雕像

韩信还是一个成语专业户,据统计,和韩信有关的成语就有三十多个,这三十多个成语可以完全概括韩信的一生。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胯下之辱”的故事。

韩信年轻的时候家里很贫穷,空有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每天游手好闲,在街上游来荡去,还经常在河里钓鱼。不说不务正业吧,至少是没有稳固的经济来源,再加上家里人死得早,所以经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很多时候,连续一两天都没有饭吃。因此饿得面黄肌瘦,憔悴不堪。

韩信的历史故事及成语(国士无双的韩信身上那些成语故事之)(2)

韩信剧照

在韩信经常钓鱼的地方,有一群专门帮人洗衣服的老大娘,时人呼为“漂母”。其中,一位老大娘心地善良,看到韩信一表人才却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顿起怜悯之心,每天都分饭给韩信吃,并且不时的接济他一些旧衣服。

韩信十分感动,对老大娘说:“以后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

老大娘听后,不但不高兴,反而十分生气,责备韩信道:“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看你像王孙公子,不忍你挨饿,才给你饭吃,哪里想你报答啊!”

韩信的历史故事及成语(国士无双的韩信身上那些成语故事之)(3)

漂母施饭

听后,韩信内心很是难过自责,但是没过几天,又恢复了原样,照旧过着吊儿郎当的生活。

尽管如此,韩信发迹后,回到家乡,还是赠给老大娘一千金,这也是“一饭千金”的由来。

有一天,韩信又来到集市上游荡,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天气凉爽,又碰巧不是农忙的日子,赶集的人很多,市集上十分热闹。

正当韩信穿着破旧的长袍,腰挎宝剑(挎宝剑是贵族象征,从史书记载看,韩信应是落魄贵族出身)闲逛时。

集市上的一个年轻屠夫喊住韩信,侮辱他道:“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但实际上就是一个胆小怕事的胆小鬼。”然后,从肉案上拿来一把雪亮的屠刀递到韩信手中,说道“有本事,你就杀了我,否则的话,就从我腿裆里钻过去。”围观者嘘声一片。

听到此话,韩信看着对方思考了一大会,艰难地选择从屠夫的裆部钻了过去。至此,整个围观的人乃至整个淮阴人,都认为韩信是个懦夫,都看不起韩信。

韩信的历史故事及成语(国士无双的韩信身上那些成语故事之)(4)

胯下之辱

《史记》原文如下: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这便是“胯下之辱”的由来,比喻受到奇耻大辱。

其实,韩信哪是不敢下手,杀人是要偿命的,韩信是个干大事的人,他还有抱负未施展,理想未实现,又怎么会去和一个泼皮无赖计较,而白白牺牲呢!

凡此大忍之人,必成大器,韩信的成就也印证了这一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