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

“麻麻!你的蛙蛙回家啦! ”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1)

《旅行青蛙》游戏内截图

12月17日,《旅行青蛙·中国之旅》APPP在各大应用商店悄然上线。

也许很多人都已经淡忘了这个曾经煊赫一时的网红游戏。大概两年前,旅行青蛙刚上线一个多月时,在中国区苹果APP Store免费榜、分类榜中均排名第一;安卓应用商店的下载量也超过了121万,日下载量甚至超过了30万。各式“晒蛙照”、“养蛙攻略”以及“蛙蛙语录”刷爆微信朋友圈。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2)

2018年12月苹果APP Store下载总榜

在没有任何官方宣传以及仅有日文版本的情况下,仍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甚至时隔两年后,正式推出中文版APP。同样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五天时间内便斩获300多万的下载量。

那么问题来了,旅行青蛙到底为什么这么火?

01

放置类玩法:操作简单易上手

《旅行青蛙》的主角是一只热爱旅行的青蛙,玩家在背包中放入道具与食物,青蛙就会出去旅行,并且会给主人带回各种特产、邮寄明信片等等。

游戏整体节奏缓慢,界面整洁,只有两个主要场景,一个是青蛙的起居室,另一个是种植三叶草的院子,三叶草同时也是游戏购买道具的“货币”。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3)

日文原版的游戏主要场景

在游戏中,玩家唯一能做的,就是充当父母一样的角色,给你的蛙准备东西。就好比小时候父母每天晚上给你收拾书包一样。当然,这些东西也分三六九等,你的蛙吃的用的好不好,决定了他去哪,去多长时间,以及给你带回带什么纪念品。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4)

"蛙儿子“带回来的特产与纪念品会被保存在物品栏

作为一款放置类游戏,它不像阴阳师、王者荣耀、吃鸡等其他热门游戏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是只需要把它放在那里,想起来的时候去看看即可,需要操作的步骤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不会耽误事情,且方便填充碎片化时间,非常符合现今大众的行为习惯。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5)

《旅行青蛙·中国之旅》的道具充满中国特色

02

卡牌的收藏性:刺激收集兴趣与社交属性

游戏的主角小青蛙非常的软萌可爱,整体游戏的画风也都相当的柔和且温暖。小青蛙旅行寄回的明信片不仅有各地的美丽风光,还会有各种有趣小动物出现。玩家在收集明信片和纪念品的过程中获得无限的满足感,同时会刺激继续收集的心情,进而产生持续的游戏动力。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6)

游戏中角色多为可爱的动物形象

玩家在收到稀有的明信片后,也会忍不住在社交圈里进行展示,跟当初《阴阳师》盛行时,抽到ssr卡的情形差不多,这又会引发一波关注、互动和下载。

当小青蛙离家旅行后,邮寄明信片与回家的时长是未知的。这种未知也给玩家带来诸多期待与对“蛙儿子”的埋怨,这份对儿砸的埋怨成为了社交传播的载体。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7)

等待小青蛙回家的玩家们在朋友圈刷屏

03

玩家视角:足够的留白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

游戏给每只青蛙设定随机的算法:出门频率、出门时间、寄明信片几率和明信片内容(明信片内容根据玩家为呱呱准备的装备和其他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而定,采取随机景物、随机装饰和随机小伙伴的算法生成)。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8)

随机获得的各类明信片将储存在游戏内相册

每个玩家都会有不一样的游戏体验,收到不一样的明信片,不可控性提升了玩家游戏过程中的期待值。

从玩家视角出发,游戏寄托了玩家的各种情感。根据青蛙发回来的明信片,玩家们会猜测他旅行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照片里出现的动物小伙伴,也可以被赋予“好基友”、“女朋友”等各种各样玩家喜欢的身份。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9)

游戏角色”乌龟困困“被玩家解读为”爱串门的邻居“

这种体验类似于童年用玩偶和道具过家家,青蛙游戏提供了玩具和场景,真正的游戏过程在女孩们的自述和交流中产生。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10)

这种“过家家”的体验类似于过去风靡一时的电子宠物

换言之,玩家的游戏内行为、情感投射、游戏外二次创作丰富了游戏本身,如果这个说法再激进一些,那就是玩家在持续地对游戏进行“继续创作”,玩家是游戏的“第二创作者”。

同时,网上出现大量的二次创作衍生作品,也进一步推动了游戏的影响力扩散。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11)

同人漫画——《土特产》

04

制作公司Hit-Point:“佛系”的研发基因

制作《旅行青蛙》的 Hit-Point 公司最早是做传统的日式 RPG 游戏的,每一款游戏都轻松有趣,玩法简单,以创意和画风取胜。例如早期制作的《なるものか》(就不给你吃!),玩法聚焦在主角每天做饭“磕鸡蛋”这一个动作上,点一下屏幕就算磕一下,不断“磕鸡蛋”,收集蛋食品图鉴就是这款游戏的主要目的。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12)

《なるものか》(就不给你吃!)游戏截图

大家熟悉的《猫咪后院》(ねこあつめ)是Hit-Point的成名作,玩法就是不断地养猫。你需要在你家后院放一些猫粮、球球,来吸引各路的野猫来你这里吃吃喝喝。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13)

《猫咪后院》游戏截图

在《猫咪后院》之后Hit-Point还出过一款叫《スプーンペットあつめ》( Spoon Pets Collector )的养成游戏。”スプーンペット”是在日本特别火的一种宠物玩具,顾名思义,最大的特点是用汤匙就能把这个可爱的小东西盛起来,同样以休闲治愈为主题。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14)

《スプーンペットあつめ》( Spoon Pets Collector )游戏截图

无论是《なるものか》、《スプーンペットあつめ》还是《猫咪后院》,都有个共同的特点:玩法非常简单,只需要闲暇之余打开点两下就好。这家公司累计的制作讨人喜欢的“佛系游戏”大量经验,所以能做出《旅行青蛙》也就不足为奇了。

05

当代年轻人的情感需求:治愈系与代际沟通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出现危机,生活在大都市里的日本人,每天以高强度的工作和超负荷的身体运转换取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日本人普遍存在焦虑、紧张、抑郁、厌倦、空虚、猜忌等心理问题和情绪障碍。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治愈系”这个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日本社会中。“治愈系”最早仅仅是在音乐领域,逐渐扩展到文学、影视和游戏等领域。基于这样的文化土壤,日本市场诞生类似《旅行青蛙》这样的治愈型游戏,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然而,时至今日,需要治愈文化的不仅仅是日本。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让越来越多人不堪重负,焦虑与孤独蔓延在整个社会中。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抓住一点力量来温暖自己的内心,也急切地需要一个载体寄托自己的精神世界。《旅行青蛙》的出现,恰好给了他们情绪宣泄口。

游戏一开始,为呱呱起名字,就让小青蛙和玩家之间形成了一种情感链接,游戏中通过玩家为小青蛙准备装备的简单操作逐渐强化了这种链接。与其说他们在养青蛙,不如说是透过青蛙构建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15)

《旅行青蛙》反映的是年轻人的另一面,就是慵懒和佛系。早睡、谨防脱发……已经成为90后嘴上常说的流行词。

除此之外,不少网友表示:“玩了《旅行青蛙》之后,终于明白了自己父母的心情”。当青蛙在家的时候,玩家希望它赶紧出门玩。然而它出门很久未归,却又担心它是否离家出走了。这和当父母的心情简直是如出一辙啊!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16)

网友制作的表情包

在日语里面,青蛙的发音(カエル)与回家(かえる)的发音是一样的,同时,青蛙在日本也有归来的寓意。因此,《旅行青蛙》最想表达的一个信息,就是回家。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17)

”蛙儿子“外出没有消息的时候,会担心:崽跑去哪儿了?会不会迷路?收到蛙蛙寄来的明信片,如果是单人照,会想:我崽怎么老是一个人?

很多人还会从简单的游戏效果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呱呱看书打瞌睡,随我;呱呱出门不着家,随我。

种种心路历程,俨然一副为人父为人母的模样,也不怪乎那么多人都以“老母亲”自居了。

最有意思的是,这种为人父母的游戏体验,无形中为玩家现实生活中的代际沟通提供了帮助。

有朋友说,玩了这个游戏以后,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每次自己出去玩的时候,妈妈都叫他要多拍照片;还有朋友说,他突然体会到了他妈看到别人家孩子有对象而自己家孩子却还是单身的那种心酸之情。

旅行青蛙的蛙仔长什么样(时隔两年旅行青蛙为何仍如此火爆)(18)

最后,引用网友@萌小黑对《旅行青蛙》作为结尾:

“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世界原来很小,小到在这座四通八达、五脏俱全的城市里,留给我的只有简陋的公寓、工业化风的办公楼,还有连接它们的长长的坡道。”

或许,在逼仄的生活中让玩家喘一口气,便《旅行青蛙》团队的制作初衷。

这里是沉娱不落厌游戏君,下期见!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