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人逐梦历程给我们的启示(造星星的人陈建华)

央广网北京2月5日消息(记者刘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特别策划《造星星的人》本期推出《陈建华:为载人航天装上一颗“奔腾”的心》,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航天人逐梦历程给我们的启示?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航天人逐梦历程给我们的启示(造星星的人陈建华)

航天人逐梦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央广网北京2月5日消息(记者刘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特别策划《造星星的人》本期推出《陈建华:为载人航天装上一颗“奔腾”的心》。

一旁带着黑框眼镜,静静听着大家的交锋辩论,草稿纸上同步飞快地记录着每一个细微过程的就是航天六院长五/长五B火箭助推级发动机总设计师陈建华,虽然他很少发言,但在关键处,总会不徐不疾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一锤定音。

陈建华:现在全箭可能还有些参数需要磋商,如果我们现在自己专门讨论充分,将来在跟总体协商的时候就能够提醒总体,最后定出一个最佳的流程或者参数。

理越辩越明,发动机的隐患才越抠越少。陈建华大学毕业后扎根航天科技集团六院30年。在这里,他亲身经历了一台台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交付总装,亲眼见证着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完成。

2001年,航天六院在西安郊区新建的试车台第一次对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作为试车队队长的陈建华领命上阵,但是,期待中的“开门红”没有出现,只听到了让人头晕目眩的爆炸声。

陈建华:那个时候发动机研制正走在关键的时候,难关都攻克了。结果那天发动机到台上去,点火启动过程中很正常,启动以后没经历多久时间,发动机哐一下就炸掉了。

陈建华深知,如果发动机的问题解决不了,不但这次任务不能成功,甚至可能影响到未来中国空间站的建成。陈建华和同事们捧着成百上千的爆炸碎片一遍又一遍反复查看,一点一点仔细分析。经过近一年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他们一鼓作气调整了技术细节,液氧煤油发动机再次试车,圆满成功。

陈建华:我就感觉头发上都在冒白烟,手上都是汗,我们两个握了手都不发言,就是握手,看着看着都要流泪了。

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航天动力人早已开始新的征程。去年11月5日,航天六院自主研制的中国最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首次整机试车圆满成功,500吨级的推力意味着我国的航天液体动力技术支撑航天强国建设跃上更高台阶。

陈建华:中国航天步子越来越坚实,信心越来越强,关键是现在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们六院提出用8年时间做出9型发动机。“8年9机”弄出来,你想想咱们中国航天会走多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