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什么一生穷困(杜甫很忙坎坷成才路)

时光逆转,岁月回流,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公元712年,杜甫出生于河南巩义东二里的窑湾村笔架山下,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家里的大官十个手指头都扒拉不过来,什么杜十娘,杜月笙,都不是他家的人。

杜甫为什么一生穷困(杜甫很忙坎坷成才路)(1)

杜甫为什么一生穷困(杜甫很忙坎坷成才路)(2)

各位看官不禁要说:“你尽搁那儿跟我俩瞎扯,一个名门望族,世代为官,生在一个靠山屯,就算不在首都,也得在省城啊。”话说,到了老杜父亲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落,他老爹只当过一些小官,住的是单位,吃的是食堂,县城里一碗羊肉泡都得25,房价四五千,俸禄只够养活自己的,虽然家底殷实,但一个当官的总不能被人戳着脊梁骨说啃老吧。

杜甫为什么一生穷困(杜甫很忙坎坷成才路)(3)

杜甫四岁时,母亲病逝,父亲在外做官,于是被寄养在洛阳二姑妈家,话说小杜甫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想出去游玩解闷,便对姑妈说:“河南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姑妈待杜甫那是相当好,带着小杜甫到汉南郾城游玩,观看了一个叫公孙大娘的跳剑舞,五十六岁时仍不能忘怀,写歌称赞:“有一个美丽的大女孩,她的名字叫公孙大娘,每当他跳起了剑舞,必定会轰动四方,围观的人群如山峦,精气神震撼了上苍,天地为之感染,瞬间忘却心中感伤。”,给歌起名叫“大娘”,后来有一个著名歌手做了首歌,叫小薇,可能就是改编于此。七岁开始写诗,可惜没有作品流传下来,九岁练习毛笔字,十五岁了还比较淘气,“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可见我们的诗圣身强力壮,自幼就练金钟罩铁裤衩。

杜甫为什么一生穷困(杜甫很忙坎坷成才路)(4)

随着一天天的长大,杜甫有了自己的想法,对姑妈说:“我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所谓儿大不由娘,姑妈只能任他行,这期间去了山西,吴越等地游玩,闲逛了四五年,一个弱冠之年的大小伙,有了青春的萌动,但他发现身边的女孩谈论的都是谁谁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谁谁谁又有了名作,谁谁谁考上了功名,心中是备受打击,这哪行啊,我得有一点炫耀的资本啊,于是整理行囊,装满信心,重回洛阳,结果高考落榜。

杜甫为什么一生穷困(杜甫很忙坎坷成才路)(5)

杜甫非常的郁闷,去爸比那里散心,父亲给予鼓励和支持,于是发奋图强,小宇宙爆发,在游览泰山之时写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篇,从而小有名气。失败过的杜甫认为不能因一时的成绩而骄傲,要提高自身修养,增加文学厚度,于是闭关洛阳,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诗人的自我修养》,实力是得到了质的飞跃。此时李白此时被买断工龄,打发回家,拿着酒壶在马路牙的上喝的是酩酊大醉,感叹怀才不遇,对天大呼,“我李白咋混成了这样”,恰巧杜甫买盒饭经过,于是诗仙与诗圣奇迹般相遇了,两人是惺惺相惜情不自禁,谈诗论文,好不畅快。杜甫写下了《赠李白》,《饮中八仙歌》等名篇。

杜甫为什么一生穷困(杜甫很忙坎坷成才路)(6)

后随着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写出各种名篇,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人誉为“诗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