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和书都可反复读(读书是福99岁)

昨天

“99岁老人手写80余万字编纂古籍”的话题

火爆全网

99岁版本目录学家沈燮元爱书护书的故事

感动无数网友,纷纷热议:

“赤诚之心,令人感动和佩服。”

“读书能给人带来幸福感。”

“因为热爱,所以年轻。”

时光和书都可反复读(读书是福99岁)(1)

面对网络走红

沈老说:

我不想红了

只想安安静静工作

安安静静看书

安安静静写文章

第27个“世界读书日”

总台特别节目《品读中国·南京》

再次走进这位年过耄耋的老人

讲述他与图书馆、与古籍的情缘

也看见在世界文学之都——南京

中华文脉何以延绵不断

一双“火眼金睛”

修成“古籍活字典”

1955年,沈燮元进入南京图书馆

从事古籍整理研究工作

他常说

“一辈子只做了两桩事情,

一个就是编目,一个就是采购。”

几十年间

经由沈老采购整理

数千种古籍善本被藏入南京图书馆

时光和书都可反复读(读书是福99岁)(2)

1978年,沈燮元受任参与编撰

《中国古籍善本目录》

并担任子部主编

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

沈老等40位研究员

集中阅读了几十万张古籍卡片

凭借自身学识进行“人肉”甄别

1995年,历经18年最终完稿

这部《中国古籍善本目录》被认为是目前国内

最具权威性的古籍善本联合目录

沈老也因此被原文化部授予“特殊贡献奖”

时光和书都可反复读(读书是福99岁)(3)

作为国内古籍版本目录学领域的元老级人物

沈老是慧眼如炬的古籍版本鉴定专家

和古籍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

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通过观察行格、避讳、刻工、

纸张、字体、印章等细节

一看就能辨出古籍的真伪和版本

被业界尊称为“古籍活字典”

从没想过“老”

从没想过不工作

已经退休30余年的沈老

实际上一直退而不休、笔耕不辍

早晨6点起床

7点坐上公交,8点抵达图书馆

除节假日外,每天都风雨无阻

时光和书都可反复读(读书是福99岁)(4)

“在自己心里,我是三十几岁的中年人,

从来没想过‘老’这个字,

从来没有想过不工作。”

在沈老看来

自己的任务就是看书,研究书的问题

他每天躬身埋在书山之中

一工作就是9个小时

时光和书都可反复读(读书是福99岁)(5)

退休之后的沈老

开始整理清代藏书家黄丕烈的

《士礼居题跋》

立志要编纂更全面、更完善的版本

这是一项繁琐的工程

沈老不会电脑

从编纂到完稿,用了30多年

80多万字,全靠手写

2020年,终于完成了

这部《士礼居题跋》

并进入了二校阶段

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囊括了他从世界各地搜集的800多个书影

以及新发现的数十则“黄跋”

如今,99岁的沈老

依然才思敏捷、精神矍铄

他说还要整理黄丕烈诗文集和黄丕烈年谱

时光和书都可反复读(读书是福99岁)(6)

“留点有用的东西给后人”

这是沈老的信念

其实,沈老一点也不老

因为一个人执着做自己热爱的事

就会年轻、喜悦、充满朝气

我与书,就像鱼和水

一生读书、爱书、编书、护书

沈燮元的生命早已和书紧紧联系在一起

“书带给我进步,书带给我快乐,

书带给我成就感。”

时光和书都可反复读(读书是福99岁)(7)

与书为友,是件幸事

读书影响并贯穿了沈燮元的一生

清代张之洞编撰的《书目答问》

指引学生如何系统选书、选好书

正是这本书

开启了沈老的阅读大门

他如饥似渴,徜徉在浩瀚书海

时光和书都可反复读(读书是福99岁)(8)

“我与书,就像鱼和水,

鱼脱离水是要死的。

除非生病,没有一天不看书。”

沈燮元形容自己在图书馆

“就像一条鱼在水里畅游”

时光和书都可反复读(读书是福99岁)(9)

一生只为一件事

潜心古籍的沈老

面对来访者说过最多的五个字就是——

“过好每一天”

中国古籍的传承

离不开一代代爱书人的接力保护

他们的坚守

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延续生命力

也让我们拥有阅读经典的幸运

时光和书都可反复读(读书是福99岁)(10)

走进图书馆

翻开那些厚重的古籍

循着前人的索引

触摸文明流转的脉搏

品读蕴藏其间的思想与智慧

就是对这些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

时光和书都可反复读(读书是福99岁)(11)

“读书是福”

是沈爷爷书写下的温情寄语

希望我们也能像沈爷爷一样

做幸福的读书人

来源: 央视一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