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过饱会就成肠胃负担吗(怕不守时怕过饱)

你真的懂得养胃吗?

不得不知的6个疑问

由于胃病很常见,所以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胃病的注意事项,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但其中也不乏认识误区需要纠正。以下就是人们经常会碰到的一些疑惑 :

Q1

白粥、米糊、面条能护胃吗?

答案:能护胃,但要分清特殊情况。

正餐食用白粥、面条等食物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这类食物含大量淀粉,利于消化系统功能的恢复,有助保持胃肠道内菌群平衡,并为人体提供能量。

但对于胃部肿瘤、炎症和溃疡的患者,白粥和米糊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配合药物和其他医疗技术,帮助胃部正常功能的恢复。

此外,由于面条、米粥、糊类食物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不推荐患有胃病或胃部不适的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否则血糖容易快速升高,不利于糖友控制血糖。

Q2

蜂胶、益生菌可以促消化?

答案:对脾胃有益处。

这类营养食品对养胃有一定益处,但要注意适量、适时食用。长期外源性补充益生菌,也有增加细菌耐药性的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Q3

多吃牛奶、饼干,有助保护胃黏膜吗?

答案:可缓解症状,但并不护胃。

胃病患者出现胃部酸胀症状时,喝杯热牛奶往往可立即缓解症状。这是因为牛奶可稀释胃酸,牛奶中的蛋白质能暂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使人感到舒适。

但经常喝牛奶未必对胃病患者有益。尤其是胃溃疡患者若进行抗酸治疗,不宜长期喝牛奶,否则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加重对胃黏膜的损害。

市场上销售的一些养胃饼干从成分上看,含有碱性的碳酸氢钠,可以中和分泌过剩的胃酸,缓解因胃酸分泌过多产生的烧心症状。但其实对护胃没有实质效果,且这些饼干不适合作为正餐单独食用,需要配合一些流质食物,作为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恢复期的辅助加餐。

Q4

一杯热姜汤能暖胃?

答案:可以偶尔用,长期反伤胃。

很多人用生姜熬水或煮红糖生姜汤,暖胃驱寒。生姜能发散风寒,偶尔饮用姜汤可以暖胃、止呕,但不可长期使用。因为生姜属于刺激性食物,胃病患者大量喝生姜水会刺激胃黏膜,分泌过多胃酸,加重胃部不适症状。

Q5

胃不好的人,多吃素可以养胃?

答案:不正确。

很多人觉得素食更易消化,因此胃不好的人要多吃素。其实,肉类含有多种植物性食物不具备的营养素,比如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及某些B族维生素。胃黏膜修复和更新都需要足够的优质蛋白。消化不好的人可把肉切碎,采取蒸、炖等方法食用。

Q6

少吃多餐,真的能有效养胃护胃吗?

答案:不正确。

不少胃溃疡患者坚信“少食多餐”对治疗疾病很有效。其实,只要食物进入胃内,就会对胃黏膜形成刺激,不仅促使胃肠蠕动加快,还会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对溃疡的愈合无益。

建议溃疡患者饮食注意定时三餐、定量摄入,避免饥饿和饱餐。

吃得过饱会就成肠胃负担吗(怕不守时怕过饱)(1)

胃怕不守时

废寝忘食是不少上班族的习惯,但就是这无意间的饥一顿饱一顿,正在慢慢侵蚀胃的健康,近年来,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的发病率在工作忙碌的白领人群中正日趋升高。

对策: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动。

胃怕晚餐过饱

早饭遗忘在匆忙间,午饭简单对付,晚上“大吃大喝”,睡前来点夜宵,这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晚饭过饱或临睡前吃夜宵,不仅会影响睡眠,导致肥胖,还会迫使胃肠道处在超负荷的“紧张工作”中,胃液分泌过量会腐蚀胃黏膜,长期如此,就会导致糜烂、溃疡等疾病。

对策:最恰当的比例应当是早餐占三成,午餐占四成,晚餐为三成。

胃怕饮食不洁

幽门螺旋杆菌是许多慢性胃病发生、发展中的一种重要致病因子,大多是由于饮食不洁、相互传染所致。幽门螺旋杆菌会寄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黏膜中,使黏膜发炎,引发胃病。

对策:讲究饮食卫生,饭前洗手,不吃霉变、过期食物;分餐制可以降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尤其家中有人患胃溃疡时,分餐制非常必要。

胃怕狼吞虎咽

如果咀嚼不细,狼吞虎咽,粗糙的食物就会直接磨损胃黏膜,并增加胃的负担,使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延长,从而造成胃部肌肉疲劳,胃动力下降。

对策:细嚼慢咽,对食物充分咀嚼,可使食物尽可能变“细”,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胃怕受寒

胃是一个对外界气候和温度很敏感的器官,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部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从而引发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对策:保持胃部的温度,不要受寒;忌贪吃冷饮、凉性的瓜果或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中。

胃怕滥用药物

不少药物对胃黏膜有刺激,可损伤胃黏膜,甚至引起溃疡,如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对策:服用这些药物应当遵医嘱,最好在饭后服用,或同时服用如硫酸铝等胃黏膜保护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