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蕉岭县新区规划(梅州蕉岭县先行先试探索)

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变成“绿、富、美”的省级新农村,从一个脏乱差的环境考核排名垫底村变成外地考察团取经必去的“网红”村,一个个外出务工的游子回乡创业转型为田间地头忙碌的新农人……70年的岁月长河里留下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城——蕉岭敢拼敢试的印记,也给这里的百姓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自2013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单位后,蕉岭大力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取得卓著成效,尤其是近年来该县扎实落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综合改革,为农村发展披荆斩棘、探路前行,给各地提供了许多“蕉岭经验”,“世界寿乡·富美蕉岭”的目标也正在逐步实现。

梅州蕉岭县新区规划(梅州蕉岭县先行先试探索)(1)

党建掌舵

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走进东岭村,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红色氛围,村党群服务中心外矗立着几个可爱的小战士雕塑,里面的红星客栈和蕉岭革命历史纪念馆处处体现着整个村的革命情怀。

得益于丰富的红色资源,东岭村成为广东省第二批红色村党建示范点。

蕉岭县将红色村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紧密结合起来,在“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下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培育红色旅游、特色民宿、林下经济“三驾马车”,以红色精神发展绿色经济,为高质量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以前没有产业的时候,在村里只是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现在要征租地、推进项目、发动群众参与,感觉每天都忙不过来。”三圳镇东岭村党支部书记吴仕兴说。

梅州蕉岭县新区规划(梅州蕉岭县先行先试探索)(2)

闲置的牖民学校通过有效整合之后,形成了党群服务中心、红星客栈和革命历史纪念馆一体化的场所。革命历史纪念馆开馆以来,前来学习红色历史、接受革命教育的团体络绎不绝,红星客栈开业仅半年时间,接待人员超过1万人次,餐饮方面的营业额达到90多万元,给村集体经济每年带来10万元的收入……

安静的小山村逐渐热闹了起来,村里的群众也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蕉岭县五福之乡长寿食品有限公司是东岭村党支部引进的一家公司,以“党组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示范带动当地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种植香菇、灵芝、金线莲等特色农产品。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就在基地做工,可以兼顾自己家的农活,做一天120元,当天结算。”贫困户徐春英说。“通过入股种植香菇、灵芝,收入比以前一年增加了六七千元。”贫困户吴春运表示。

该公司为东岭村约50位贫困户解决务工问题,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人每年可增收2500元,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加5万元。自产业扶贫项目开展后至2018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6万元上升至16.3万元。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在行动。曾经东岭村的党支部是软弱涣散村,没有战斗力,该村通过公开海选村党组织书记,探索村级治理机制,东岭村在每个自然村都建立了村民理事会,并引导村民理事会参与村级建设和管理。

东岭村组织村干部和优秀党员与贫困户进行“一对一”对接,“这样一来,我们的扶贫工作就不会很难做,各项工作也都很到位,自然就很容易出实效。”三圳镇副镇长徐乐说。

为了更好地将基层党组织凝聚成一股乡村振兴力量,蕉岭县于去年开展县直机关干部“联乡兴村”行动,让全县291名联乡干部“回乡走亲”,要求他们全面摸清基层情况,凝聚脱贫攻坚正能量,协力抓好基层党建,助推全面强化基层治理。

近年来,蕉岭县围绕规范化建设,大力开展“红色领航”行动,并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扎实开展“三强四带”行动等,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推进“世界寿乡·富美蕉岭”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改革开路

“全要素联动”盘活资源

一直以来,蕉岭都是一块土壤肥沃的改革“试验田”。

从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单位”起,蕉岭县就积极发挥农村综合改革在统筹协调、创新机制、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大胆探索,先在三圳九岭村探索出一条“农综改”的蕉岭路径。

在此基础上,去年,蕉岭县成为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试点县,广育村先行先试,成为全县乃至全市首个成立农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行政村,探索了“五社协同”发展模式。

在改革的推动下,广育村从2008年村集体收入不足4万元到2018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5.2万元,翻了近9倍,而村民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年人均纯收入从不足4000元到如今的近万元,还培育了不少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但如何发展产业,解决钱、地、人的难题是关键中的关键。广育村经过实践,给出了它的答案——“五社协同”全要素联动改革。

今年初,广育村成为全县乃至全市首个成立农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行政村,为该村的全要素联动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础。广育村以农民组织化建设为抓手,突出要素资源整合,以农村组织、土地、资金、劳务、产业五大要素为核心,探索党支部+“五社”+“一所”合作组织机制,“五社”即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土地合作社、资金合作社、劳务合作社、产业合作社,“一所”指的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要素合作组织主体欠缺、土地碎片化、谁来种地及如何高效种地、农民就业、创业、融资、培训、救助等发展难题,增强农村农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广福镇人大主席、广育村挂点干部黄锦坤说。

梅州蕉岭县新区规划(梅州蕉岭县先行先试探索)(3)

以黑木耳产业为例,广育村引进蕉岭县南山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广东省蕉岭县夫妻树富硒木耳扶贫产业示范园黑木耳产业园,由此,村集体收入一年便能增加20万元,还推动周边群众发展种植黑木耳500亩,带动周边100人在产业园就业。全面推广种植后,可年产富硒黑木耳100万斤,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每亩增收4000元。

与此同时,村里的黑木耳专业合作社也成立了。党员黄福城既是负责人,也是“五社协同”全要素联动改革的受益人。他在土地合作社那流转了30亩种植黑木耳,采摘高峰期通过劳务合作社请村民来帮忙,遇到过资金不足的情况,村里的资金合作社贷了20万元给他。村里还有像黄福城这样的合作社成员,他们通过一年的辛勤劳动,种植每亩黑木耳可得纯利润5830元,效益可观。

不仅农村改革可圈可点,在区域发展方面蕉岭也在积极探索,全力推动区域空间、资源、产业、功能融合,推动县区紧凑型发展。近日,蕉岭与蕉华区融合发展又有了新动向。

8月28日,蕉岭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业园区分局举行了市场监管工作交接仪式,标志着蕉岭县、蕉华管理区市场监管工作掀开了跨区域融合发展新篇章。

在此之前,蕉华区的群众就享受到了融合发展的福利。“我经常搭乘免费的公交车去蕉城买日用品、食品等,与蕉岭的老人待遇一样,非常方便!”住在蕉华区的吴凤珠说,他们对于融合发展都非常支持并且期待。

产业引领

打造丝苗米富硒标准化种植基地

驱车进入全省最大的富硒丝苗米生产基地——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视野里出现连片的稻田,白露过后,郁郁葱葱的稻苗已经进入孕穗阶段,丰收在望。

蕉岭作为丝苗米生产县,先后打造了包括“蕉岭富硒稻米”在内的一系列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品牌,建丰“客家良稻”优质大米、科诚生态优质大米、高山源“槟唐香米”等一系列产品销往珠三角、长三角甚至华北地区大型消费市场。

梅州蕉岭县新区规划(梅州蕉岭县先行先试探索)(4)

今年6月15—16日,蕉岭更是“一米惊人”,举行了2019中国(梅州·蕉岭)特色丝苗米高峰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农学专家齐聚蕉岭,为广东省级丝苗米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更重要的是,蕉岭的丝苗米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高峰论坛在蕉岭举行,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作为丝苗米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的蕉岭县鸿鑫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林干松表示,论坛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订单销售量上升了不少。

“仅在论坛结束十几天内,就有10多名生客了解情况,其中至少4个人成交,一单的成交量就有30万元。据我了解,很多同行也是类似情况,大家都是举办论坛的受益人”,林干松说。

据了解,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地处石窟河冲积平原带,涵盖蕉城、长潭、三圳、新铺4镇,总面积约398平方公里,水稻种植面积约12万亩。产业园围绕“一核一带三区”布局,打造三圳、长潭、新铺三个富硒标准化种植基地,提升稻米品质及产量,打响蕉岭特色富硒优质丝苗米品牌。

同时,产业园以“姓农、务农、为农、兴农”为根本宗旨,积极探索多种带动模式,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户共同致富增收。一位加入了合作社的村民表示,种子、肥料都是合作社提供的,播种、收割也会有机械过来帮忙,“给我们技术上的指导!还收购我们产出的稻谷,一年下来可以增收6000元!”

梅州蕉岭县新区规划(梅州蕉岭县先行先试探索)(5)

蕉岭丝苗米产业园围绕“一核一带三区”的布局框架,9家农业企业,规划项目数9项,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项目总投资20461万元;产业园在科研领域、联农带农、土地流转、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将继续以产业园为抓手,以“一粒米”作为杠杆,撬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强富民兴村产业。

近年来,蕉岭县围绕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培育经济新业态,走对走稳走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新路,以蕉岭好产品打开发展大空间。不仅提出建设大健康产业品牌发展示范区,还提出建设新型建材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

走进蕉岭县顺龙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年产30万立方蒸压加气混泥土砌块、板材生产线项目正加紧建设,厂房各项基础设施已配套完成。该公司项目经理钟章连介绍,该生产线投资2.2亿元,主要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蒸压灰砂砖等建材制品。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实现利润0.9亿元,上缴税收0.6亿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年以来,蕉岭县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广泛宣传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47亿元,比增7.0%,增速在全市排名第1;固定资产投资比增25.9%,增速在全市排名第1。

示范带动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走进蕉岭乡间村头,仿佛置身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绿树红花掩映下,平整的村道,整洁的小广场,黛瓦白壁的民居……构成了一幅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水墨山水画。蕉岭的魅力扑面而来,乡村振兴的愿景如在眼前。

如若要寻找乡村如何振兴的答案,来蕉岭便没错。

近年来,蕉岭充分依托“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单位、首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单位”等优势,立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始终坚持和强化党建引领,聚焦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梯次打造美丽乡村及解决农村改革最后一公里问题等,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2018年5月,蕉岭发布了全省范围内首个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纲要,并配套出台了“头雁”工程、大健康产业、生态综合治理、文化传承创意、共建共治共享及精准脱贫攻坚“六大专项行动”方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谋篇布局。

梅州蕉岭县新区规划(梅州蕉岭县先行先试探索)(6)

为解决乡村振兴中人才的问题,蕉岭“把学院建在乡野之中,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建设了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为蕉岭乃至全省推进乡村振兴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人才,现已成为省委农办“广东美丽乡村建设(蕉岭)培训基地”、省农业厅“广东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蕉岭)示范基地”。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重要力量,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蕉岭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成功,构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民理事会、村委会、村民监督委员会三个主体协商共治的新型治理模式,实现乡村传统组织的现代性转化。

生态是世界寿乡蕉岭的一大优势,近年来,蕉岭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大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面貌大变样。据统计,全县447个自然村中,395个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完成率88.37%。

在蓝坊镇峰口村境内,长约3.5公里的溪峰河穿流而过,这里曾经饱受雨季淤泥堵塞的困扰,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这条河已成为该村乃至全镇的“休闲景观”亮点,更是附近群众的“饭后打卡点”。

“河道清理后,水更清了,而且建有休闲步道,还新建了廊桥,不仅方便两岸群众通行,还能停下来休闲赏景。”附近的村民林伯满意地说。他口中的“廊桥”位于溪峰河蓝坊段的大治桥上,是该镇“峰桥溪韵”景观的主要内容。

在乡村振兴中,蕉岭县鼓励各镇用足用活用好“微改造”理念,因村制宜,分类施策,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打造极具寿乡特色的生态旅游观光路线,造福一方百姓。

环境好了,农旅产业纷至沓来。三圳镇九岭村,四季瓜果飘香,香蕉、淮山、莲子、蔬菜等规模化种植鼓起了村民的钱包,“目前基础设施和产业上去了,接下来就是打造属于我们的品牌,农产品的定位是长寿、绿色、原生态”,九岭村党总支部书记徐文坚说。

目前,蕉岭以大健康产业为主导,以打造富硒农产品为基础,配套实施品牌推广战略,一瓶水、一杯茶、一粒米、一瓶蜜、一棵笋“五个一”工程效益逐步显现,形成了一批有特色、高质量的生态产业。全县现有农业龙头企业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33家、家庭农场有289家。

时光印记

◎2014年5月30日

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乡科学认证委员会正式授予蕉岭县为“世界长寿乡”,蕉岭县成为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的世界第七个“世界长寿乡”、全国第四个“世界长寿乡”。

◎2015年4月29日

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乡调查团、世界长寿乡科学认证委员会向世界发布“蕉岭——都市文明型长寿乡”报告,宣布蕉岭为典型的“都市生态文明型长寿乡”。

◎2016年11月3日

全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粤东粤北)现场会在蕉岭县召开。

◎2017年4月10日至12日

蕉岭县申报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暨教育强县复评工作成功通过督导验收。

◎2017年9月1日

蕉岭县成功开通了蕉岭城乡公交,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通了粤运城乡公交车。位于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的全省首个美丽乡村培训学院开学。

◎2018年5月26日

蕉岭县乡村振兴规划纲要发布会暨“六大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举行。

◎2018年12月22日

卡拉比—丘理论发展40年国际会议在梅州市蕉岭县召开。百余位国际一流数学家参加大会,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院士在会上作学术报告。同日,卡拉比—丘成桐空间雕塑在蕉岭落成剪彩。

◎2019年6月15日

举办“论稻蕉岭 一米惊人”——2019中国(梅州·蕉岭)特色丝苗米高峰论坛,发布首个丝苗米专利品种“客都寿乡1号”。

◎2019年7月29日

入选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全省首批试点。

◎2019年8月21日

成功创建2019年度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2019年9月2日

全市首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馆在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揭幕开馆。

梅州蕉岭县新区规划(梅州蕉岭县先行先试探索)(7)

一线实践

三产融合催生培训经济

九岭村党建引领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芳心村的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基础治理模式和农业产业现代园,广育村的扶贫产业、垃圾治理模式,羊岃村的名人故事效应,东岭村的红色资源挖掘……

在蕉岭,涌现了许多鲜活的乡村振兴教材,由此慕名前去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我们一共接待了124批次学员,近7200人,有来自清远、中山、韶关等地学员过来学习乡村振兴相关的内容。”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讲师刘玉招说。

三产融合是蕉岭在乡村发展中探索出的特色之路。每年夏季,便是九岭村最热闹的时候,游客三三两两前去赏荷品茶,带旺村里的农特产品销售。待莲子成熟,村民们便开始下塘采摘,一部分莲子乘着便捷的物流送到市场,另一部分则被烘干制成干莲子,而莲子心也被加工成了茶品……

梅州蕉岭县新区规划(梅州蕉岭县先行先试探索)(8)

有赖于三产融合,蕉岭县开始谋划美丽乡村培训经济,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前提就是我们的乡村工作做得够好,够出色。”吴威说,有了前提,配套也要跟上,这也是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蕉岭县通过“外请专家、内树典型”培养了一批培训师资力量,让每一批学员来了还想来,每一次来都有不同的看点,有新的内容学习。

“把学院建在乡野之中,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是蕉岭乡村振兴培训课程的特色。

行走在“院士村”白湖羊岃自然村,宽敞的沥青道路通向村内家家户户,两旁的玉米地里透露出收成的喜悦。作为培训现场考察点之一的乡村振兴“明星”村,羊岃村曾经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村里的环境脏乱差,村民们也未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去年,卡拉比-丘理论发展40年国际会议的召开给这里带来了巨大改变。蕉岭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行动载体,发挥人文优势,坚持规划先行,树立特色精品意识,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乡愁浓郁的“院士之村”,在此期间,村民们的内生动力也被激发出来。

为不断推进人文特色精品村的升级打造,文福镇正持续完善羊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有序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同时积极发挥羊岃村民理事会的作用,进一步激活群众内生动力,对羊岃自然村2000多平方米的危旧房屋进行了连片拆除,整合投入资金建设镇英园。

“蕉岭乡村振兴理念先进得多。不仅田园漂亮,乡村精品游线路也开发得很好。”今年5月,来自英德市的105名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正实地走访蕉岭县的美丽乡村,一位学员感触良多。

作为蕉岭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重要地标,美丽乡村培训班的开展不仅给蕉岭带来了人气,也给当地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去年接待了4000多名学员,直接带来180多万元的培训管理费。”蕉岭县委党校校委兼外培室主任吴威说,培训班带来的不仅仅是培训管理费用,还延伸到住宿、餐饮、土特产等产业,已经成为蕉岭县新兴的绿色产业之一。

梅州蕉岭县新区规划(梅州蕉岭县先行先试探索)(9)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陈萍

【实习生】邱珂娜

【通讯员】祝银清 林剑湧 廖静宜 汪敬淼

【作者】 陈萍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