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2h分析法经典案例题目(简易思维方法之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应用非常广的思维方法——5W1H分析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5w2h分析法经典案例题目?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5w2h分析法经典案例题目(简易思维方法之三)

5w2h分析法经典案例题目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应用非常广的思维方法——5W1H分析法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习过这种方法,不过对它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写记叙文阶段。

我总觉得我们之前的教育缺少了对思维的强化,这几年新的教材重新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高考试题也明确提出要体现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够主动把学科的思维方法抽取出来,强化学生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很多学生可能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不会无从入手。

5W1H分析法主要就是要解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情节、背景,这样通俗易懂便于记忆理解。

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在企业管理、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针对这六点逐步展开,逐步分析。循环往复,使得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问题剖析的越来越有深度,有利于找出根本的原因,科学决策就有了基础。

起源

1932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提出"5W分析法",后经过人们的不断运用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5W IH"模式。

5W 1H: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What:什么事情?Who:谁?Why:为什么?When:何时?什么时间?Where:何处?在哪里?How:怎么样?如何做?

企业管理中往往采用六个步骤进行提问,展开分析:

1、对象 What

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即目标问题。

公司生产什么产品?车间生产什么零配件?为什么要生产这个产品?能不能生产别的?我到底应该生产什么?例如:如果这个产品不挣钱,换个利润高点的好不好?

2、场所 Where

解决在哪里做的问题,即环境问题。

生产是在哪里干的?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地方干?换个地方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干?这是选择工作场所应该考虑的。

3、时间和程序 When

解决什么时间做的问题,即起点问题。

例如这个工序或者零部件是在什么时候干的?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干?能不能在其他时候干?把后工序提到前面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时间干?

4、人员 Who

解决谁负责的问题,即事件的主体问题。

这个事情是谁在干?为什么要让他干?如果他既不负责任,脾气又很大,是不是可以换个人?有时候换一个人,整个生产就有起色了。

5、为什么 Why

解决为什么要做的问题,找出理由,可以获取广大支持

为什么采用这个技术参数?为什么不能有变动?为什么不能使用?为什么变成红色?为什么要做成这个形状?为什么采用机器代替人力?为什么非做不可?

6、方式 How

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就方法问题。

手段也就是工艺方法,例如,我们是怎样干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干?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干?到底应该怎么干?有时候方法一改,全局就会改变。

很多人觉得这个方法主要应用于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但是作为一种应用非常广的优质思维方法,如果我们选择性忽视,对于我们是很大的损失。

下面我们就使用这个方法对生活的案例进行尝试分析。

现在差不多过年了,如果家庭都会准备年夜饭,那么大家就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怎么去做(或订)年夜饭。

那么围绕年夜饭,该如何思考呢?

我们可以运用5W1H分析法进行思考。

What:主题:年夜饭Who:谁来负责做年夜饭?(主持大局的是谁?抓厨的是谁?帮手有几个?负责买菜的有哪些人?)Why:为什么?(为什么在家里做年夜饭?为什么不出去酒楼聚餐?疫情反弹啊!)When:何时?什么时间?(年夜饭菜式准备什么时候定下来?人员落实后通知几点就位?)Where:何处?在哪里?(家里呗!不出去还能去哪里?)How:怎么样?如何做?(这个厨师会想,我们延伸一下,既然合家团聚,要不要搞搞气氛?怎么搞气氛?贴几个气球,小孩准备两个节目,讲几个笑话等等)。

通过这么简单的方法思考,这年夜饭是不是可以提前布置?当然,一般小家庭的年夜饭无须太费周章,但如果是比较大的宴席,应用这个方法去思考,是不是容易考虑周全一些?、

使用5W1H分析法时,有些问题是可以交叉提问的。比如Who:谁来负责做年夜饭?加上一个问:为什么是他?这样思考更深入一些。

这就是思维方法的威力!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

以上生活中可以常用的场景,下面我们来谈谈工作中怎么使用这个方法?

现在假设你是一家公司外联部的一名普通职员,你的上级有部长,部长再上边有老总。

有一天,部长出差了,老总让外联部的工作人员拿资料到另一家公司的老总。刚好派上你了,你怎么做?

刚入职场的好些年轻人可能就是拿到资料,问清楚地址和另一家公司的老总的名字,拿起资料打滴滴过去。

但是我们学习了5W1H分析法,可以尝试对问题细化

比如:

What:送资料给另一家公司的老总。

Who:这资料是不是我必须亲手交到他手上,如果他不在公司,可不可以由他秘书或者其他高管代收?

Why:为什么现在通讯这么发达,不适用电子邮件发送?

When:什么时间之内一定要送到他手上?那位老总是不是在正常上班时间在公司里?

Where:那位老总的办公室在哪里?除了在办公室,如果去了找不到他,他还会在哪里办公?

How:资料送到他手上,还需要做什么事情?如果资料送到那里,发现他那时候不在公司,又应该怎么做?

虽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得向老总问清楚,比如“Where:那位老总的办公室在哪里?除了在办公室,如果去了找不到他,他还会在哪里办公?这个问题可能涉及隐私,不能问。”

但通过这个方法,我们至少考虑周全一些。

比如问“Who:这资料是不是我必须亲手交到他手上,如果他不在公司,可不可以由他秘书或者其他高管代收?”这个问题,是不是有可能给他人留下对事情考虑得比较周全的印象?

我们都知道,职场当中有时候一个印象有可能带来一个机会,我们是不是应该重视它。

再举个例子:

有一次领导让我通知其它部门开会,简要说了下午三点集中会议室开会。

我运用这个方法,迅速确定有哪几个问题需要细化,连忙补充提问几个小问题:

What:除了手头上的资料,还需要准备什么材料?Who:外联部集体外出公关,是否也联系他们?Where:我们有三个会议室,确定是哪一个会议室?How:会议分几个流程?重点是介绍什么?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已经把原本很粗略的一句话通知细化到各个方面,是不是有比较强的实用性?

好了,今天我们就把这个应用相当广泛的思维方法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