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常用的四种修辞手法(语文中常用的八大修辞手法)

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在小学语文学习与考试中,会经常出现一些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让孩子说说这些修辞在句中的作用,对这类题目,很多孩子都感到难以应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语文常用的四种修辞手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语文常用的四种修辞手法(语文中常用的八大修辞手法)

语文常用的四种修辞手法

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在小学语文学习与考试中,会经常出现一些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让孩子说说这些修辞在句中的作用,对这类题目,很多孩子都感到难以应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

什么是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比喻

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比喻的三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

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句,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

❤拟人

什么是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判断要点

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的作用

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事物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典型例句

(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夸张

什么是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

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2)缩小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如: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夸张的作用

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典型例句

(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

(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排比

什么是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判断要点

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排比的作用

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典型例句

(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

(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对偶/对仗

什么是对偶?

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判断要点

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

对偶的作用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

典型例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借代

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判断要点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典型例句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2)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进来。

❤反问

什么是反问?

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用问的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反问是四大句类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反问的作用

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典型例句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设问

什么是设问?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直白地说就是自问自答。

判断要点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设问的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典型例句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对比

什么是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判断要点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本质矛盾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典型例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