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进湖北知音传媒公司(为何能成为知音传媒集团的编辑)

怎么才能进湖北知音传媒公司(为何能成为知音传媒集团的编辑)(1)


《谁的奋斗不带伤》——字字含情,感情细腻真切,让人心随文动,不忍释卷。无论你身处何处,面临怎样的难题,都可以在这本书里面找到答案——梦想、婚姻、人生的一切思考。赵美萍童年的经历是那么凄惨,她记忆中唯一的亮点来自她的父亲。随着父亲的离世,赵美萍所有的快乐戛然而止,从此陷入无穷无尽的苦难。母亲因为生活所逼,被迫改嫁安徽,赵美萍留下来送给别人家当童养媳。生离死别,寄人篱下,让她痛不欲生。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到母亲回来看她。赵美萍跪在继父面前,苦苦哀求,继父终于同意将她带到安徽。那一年她13岁。继父家一贫如洗,勉强供她读完小学。赵美萍好不容易考上重点中学,却无钱交学费,父母为了她们姐妹上学的问题,经常争吵不休。赵美萍被迫辍学,当村里其他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的时候,她背着铁锤和铁叉上山去砸石头

采石场,盛满赵美萍血泪合流的青春。坚硬的石头不仅将她柔软的小手磨起了老茧,她的性格在砸石头的艰辛中,日复一日,也磨练得越来越硬。无论生活多么灰暗,总会有火星闪亮的地方。赵美萍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书中的世界让她着迷。只有在看书的时候,她才能暂时忘却现实的苦难和烦恼。赵美萍从小就长得好看,就算在贫穷的农村,就算在飞沙走石的采石场,也难掩她的天生丽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追求她的人很多,她却对一个人芳心暗许。

她天生好强,不安于现状,一心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倔强的她和她暗恋多年的男人一起私奔到上海,从此离开了家,开始了她的打工生涯。那一年她19岁。在异地他乡,他们的爱情,就像路边的蒲公英,朴素而自然地成长着。虽然他天生情商很低,虽然她是个浪漫主义者,他们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结合在一起。为了在上海生活下去,赵美萍在餐馆做过服务员,在服装厂做过流水线女工,还在广告公司做过业务员。其中的委屈和艰辛,谁能真正体会?生活再艰难,环境再恶劣,赵美萍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怎么才能进湖北知音传媒公司(为何能成为知音传媒集团的编辑)(2)

1993年,她的一首小诗《嫦娥》发表在《上海侨报》上,她得到了生平第一笔稿费。虽然只有5元钱,但她倍感珍惜!她写作的劲头更足,不管下班多晚,每天都会坚持写几页。后来她的文章相继发表在《新民晚报》,《上海故事》,《现代家庭》等文学报刊上。 赵美萍的生活从此峰回路转,打拼上海的日子,她凭着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在风中扬起一面不屈的旗。

赵美萍说:“生活之所以千姿百态,是因为前面永远有拐角。有的拐角呈现在我面前的是灾难,有的拐角带来的是挑战和机遇,有的拐角则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从1995年到1997年,赵美萍在《知音》及其子刊《知音.海外版》发表了7篇文章。1997年底,巜知音》杂志社鉴于她写了一定分量与数量的文章,邀请赵美萍参加海外笔会,她从没想过自己会出国旅游,自然惊喜万分。 在旅游的过程中,赵美萍意外得知《知音》杂志社即将面向全国招聘编辑和记者。她心动了,感觉改变她一生命运的机遇悄悄来临。

怎么才能进湖北知音传媒公司(为何能成为知音传媒集团的编辑)(3)

赵美萍做梦都想做一名编辑,但她只是一个小学毕业的农村打工妹,这个梦想对她来说好像遥不可及,异想天开。 当机遇降临到自己面前,赵美萍不甘心就此错过。她开始行动,并努力争取,她希望看到奇迹发生。 赵美萍将所有发表过的作品全都复印了一遍,并装订成册,用特快专递寄往《知音》杂志社总编室。 就在此时中央电视台《半边天》节目,想约赵美萍做一档节目,她们是看到《新民晚报》上刊登《打工妹飞出国门》的报道知道她的。 赵美萍毫不犹豫就同意了。一夜之间,她成了打工一族的榜样,名扬上海。 赵美萍很快就接到《知音》杂志社面试的通知,她又惊又喜。当她风尘仆仆从上海赶到武汉,当她终于站在著名的知音大厦门外,她感觉心底有一簇熊熊燃烧的火焰,点燃了她渴望很久的梦想。 应聘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而赵美萍只是小学毕业,他们会给她机会吗?她很惶恐,也很不安。 开弓没有回头箭。轮到她做自我介绍了,赵美萍也不知自己哪来的自信,反正她没有怯场。 “听了别人的介绍,我很自卑,因为我只读到小学毕业,我没有令人骄傲的大学文凭……”赵美萍的发言很特别,主考官都抬起头看着她,有些惊讶。 “我14岁辍学砸石头,19岁到上海打工,挣到钱后,开始买每期的《知音》杂志,并在打工之余自学写作,到现在为止已经发表十多万字的纪实作品……”赵美萍朴实的自我介绍,吸引了主考官的眼睛。

考试结束不久,她得到知音领导的破例接见。三天后,赵美萍接到被录取的好消息,石破天惊! 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白天鹅,赵美萍喜极而泣。她离开生活了9年的上海,奔赴她心中的圣殿知音大厦,开始攀登她人生的另一座高峰。那一年她28岁。 一个小学毕业的农村打工妹,摇身一变成了著名期刊的编辑,这真是一个奇迹。1998年5月,随着中央电视台《半边天》节目的播出,赵美萍成了期刊界的传奇。 万事开头难,赵美萍初到《知音》杂志社的前两年,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闹钟疲于奔命。每天抱着《知音》杂志,研究上面的文章,偷师学艺。为了组稿,频频出差,不辞辛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赵美萍不怕苦不怕累,在《知音》杂志越做越顺,她不仅组稿,还亲自采写,每月都能按期完成版面任务。 “当你没有一棵树可以依靠,唯一的办法,只能让自己长成一棵树。”这是赵美萍的生存哲学。

2002年,《知音》杂志社给赵美萍分了一套房。133平,三房二厅二卫,这是她在武汉奋斗4年后,获得的最大酬劳。 赵美萍很善良,她说:“我一直心怀感恩,感谢生活中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感谢《知音》改变了我的命运,给了我无限的光荣和梦想!” 赵美萍通过自己的拼博和努力,实现了她的人生目标,但她的婚姻之舟却在生活的海洋中触礁而沉。2004年,她离婚了,和平分手。

怎么才能进湖北知音传媒公司(为何能成为知音传媒集团的编辑)(4)

2005年12月份,赵美萍忽然接到一个美国长途,还收到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邮件。这封信没有任何华丽的语言,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真诚,却感动了她。 “我曾经做过成千上万个梦,我从未梦想过有朝一日会远渡重洋,去往美国。”赵美萍在书中这样写道。 这封陌生来信仿佛有一种魔力,给赵美萍的生命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她总是觉得自己是一朵漂泊的浮萍,此时此刻,远在天涯的他,让她感到像土地一样踏实。 他们通了66封电子邮件,感觉彼此都是自己人生的另一半苹果。2006年春节,他们见了第一次面,选择云南开始了自己的爱情之旅。他很绅士,被人照顾尊尊的感觉真好,赵美萍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2007年9月20日,赵美萍结婚了。11月底,他们飞往法国度蜜月。2009年10月,她老公给了她一个意外的惊喜! 她老公在美国休斯敦环境最优美的地方,亲自设计,建造了一幢城堡,三面环水,温馨安静。 “看,楼上有4个房间和4个阳台,四面风景各不相同,随便你在哪个房间写作,都很安静!”她老公带她在房子里四处欣赏。 “生平第一次,有了被人宠爱,被人呵护的感觉。生平第一次,感到如释重负和坐享其成的窃喜!”

感谢赵女神的精神陪伴了我整个高中岁月以及未来的人生道路,也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与感动,让我有勇气去追寻我的爱情,追逐我的梦想!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小珍珠

责任编辑:小珍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