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1)

毛主席和毛岸英、刘思齐

前言

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强忍着心中的悲痛,把这个消息压了下来。他还特意嘱咐身边的人,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刘思齐。对此,毛主席含着泪说:“这件事情,先不要告诉思齐了,他会受不了的!”

后来,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刘思齐悲痛欲绝,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整个人看起来浑浑噩噩的,让人十分心疼!

毛主席:岸英走了,今后你就是我的女儿了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壮烈牺牲,年仅28岁。机要室叶子龙接到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电报后,犹如五雷轰顶。短暂的停顿之后,叶子龙把电报交到周恩来总理的手里,请他拿主意。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2)

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件

周恩来总理拿着电报,感到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便对叶子龙说:“这件事,让我好好考虑一下,要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再向毛主席报告。”后来,周恩来总理在电报上批注:

“刘、朱:因主席这两天身体不好,故未给他看。周”

1951年1月2日,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取得了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周总理把彭德怀的电报和自己的一封亲笔信,交到叶子龙手里。叶子龙来到毛主席住处后,李银桥说主席刚醒来,正坐在客厅沙发上喝茶,看报纸。

像往常一样,叶子龙把打开的文件夹,放到毛主席面前的茶几上,然后站到一旁。毛主席抬头看了一眼叶龙,放下手里的报纸,拿起周总理那封信。在信中,一段文字映入毛主席的眼帘:

“主席:毛岸英同志的牺牲是光荣的,当时我因你们都在感冒中,未将此电送阅,但已送少奇同志阅过。在此事发生前后,我曾连电志司党委及彭,请他们严重注意指挥机关安全问题,前方回来的人亦常提及此事。高瑞欣亦是一个很好的机要参谋。胜利之后,当在大榆洞及其他许多战场多立些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墓碑。”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3)

毛主席

把信看完后,毛主席又拿起彭德怀电报,看了又看,放在茶几上,在茶几上摸着烟盒,又摸火柴。据毛主席的卫士李家骥回忆:

“主席放下电报,又拿烟,又把烟丢在那里。不一会儿,他又想点烟。本来火柴盒就在面前的茶几上,他不知道,还在口袋里找。主席泪汪汪的,可他明显地不让你看出来他在哭,但是我们心里明镜得很,他的泪水比我们还要多,心还要疼,那是他最亲爱的儿子。”

看着潸然泪下,久久不语的毛主席,李家骥的心里十分悲痛。

连续抽了两支烟后,毛主席摆了摆手,说:“战争嘛,总会有牺牲,这没关系,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呢……”

话说完后,毛主席转过头。想到刘思齐和毛岸英刚刚结婚一年,毛主席心里知道,刘思齐此时听到岸英牺牲的消息,一定会给孩子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左思右想后,毛主席决定把这件事情隐瞒下来,暂时不告诉刘思齐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4)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留影

这一时期的毛主席,内心痛苦不已。但是在每次见到刘思齐的时候,依然强颜欢笑,当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内心滴着血,与刘思齐欢声笑语。但,毛主席就是伪装得再好,也是有一些破绽的,只是当时的刘思齐没往那上面想。

比如说,毛主席总会刻意回避毛岸英的名字,在看刘思齐的时候,目光没有原来那般坚定,总是在不经意间,带着逃离的意味望向别处,避免与刘思齐的目光相撞。

然而,所有的隐瞒,都有时间限制。在一连好久都没有接到毛岸英的消息后,刘思齐还是感觉到了一些异常,只是她不愿意面对现实,或者说存在着一丝希望,希望爱人不会出事。

1952年底,一天,刘思齐意外得到一张毛岸英的照片。在这张照片中,毛岸英身穿朝鲜人民军的军装。这一刻,刘思齐终于确定了,爱人毛岸英去了朝鲜,根本就不是他所说的“出差”。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

穿军装的毛岸英

刘思齐再也忍不住了,她拿着毛岸英的照片,来到中南海,把照片交到毛主席的手里,轻声地问:“爸爸,岸英出差两年多了,还没有回来,也没有来信,他为何还没有回来?是不是不爱我了?”

听了刘思齐的话,毛主席知道,毛岸英牺牲的事情,怕是瞒不住了,便长长地吸了一口气,说:“思齐儿,岸英已经在两年前牺牲了……”

这一刻,刘思齐崩溃了,瘫倒在地,嚎啕大哭。在来中南海之前,刘思齐想了许多答案,唯独没有往这件事上想。

哭了很久后,刘思齐突然听到有人在她旁边说:“思齐,要节哀,你爸爸的手都冰凉了。”

刘思齐回头一看,说话的人是周总理。原来,周恩来总理被刘思齐的哭声惊动了,便赶紧过来看看。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6)

刘思齐和毛岸英的旧照

被周恩来总理的话惊醒后,刘思齐立即站起来,安慰毛主席说:“爸爸,我再也不哭了,如果岸英知道我这样,也会难过的。”

看到失魂落魄的刘思齐,毛主席非常心痛,便紧紧地抓着刘思齐的手,流着泪,怜爱地说:“岸英走了,今后,你就是我的女儿了!”

对于得知爱人毛岸英牺牲后的情况,刘思齐在后来回忆说:

“毛主席告诉我岸英牺牲的消息以后,我要求回到我自己的母亲那里去,毛主席同意了。但是在我临离开的时候,他给了我就那么大的那种绿色的安眠药,给了我三粒安眠药,让我拿回家,说睡觉以前你吃一颗,你这一晚上就可以比较安静地睡一个觉。

但是我拿回去以后,我母亲她就有一个,她就有一个印象,就是说吃了安眠药,对人脑子是不好的,它的副作用就是会伤害大脑的记忆这些东西,所以到后来我睡觉的时候,就找不到我的三颗药了,我记得我回去以后躺在床上,就把三颗药放在我的枕头底下,但是后来就没了这三颗药,没了那三颗药,我怎么翻天覆地找都找不到,所以我那一夜根本就没睡着,就是通宵的,通宵失眠。

所以,后来我问我母亲,我说那三颗药是不是你拿了?她说是她拿了。所以我觉得最能体谅到我的感情的,还是毛主席,因为我母亲她只是想不要让我脑子受到损害,不要什么,但是她没想到感情的压力比脑子的损害,要大十万八千。”

从那时起,毛主席就格外疼爱刘思齐,时常亲自过问她的衣食住行。在每次通信中,毛主席也总是称刘思齐为“我的大女儿”、“思齐儿”、“娃”。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7)

毛主席、刘思齐、毛岸英和李讷在一起

1954年,刘思齐高中毕业了后,为了进一步深造,也为了换一个环境以减轻内心的痛苦,毛主席便提出让她去了莫斯科大学学习。

临行前,刘思齐由于身体不好,加上长期悲伤过度,得了感冒,便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希望出国前,能够当面跟毛主席告别。

接到刘思齐的来信后,毛主席当即写了一封回信:

“思齐儿:

信收到。患重感冒,好生休养,恢复体力,以利出国。如今日好些,望来此看;否则不要来。最要紧是争一口气,学成为国效力。

祝好

父字

一九五五年八月六日”

在苏联读书期间,刘思齐和毛主席多有信件往来。在一封信中,毛主席得知刘思齐生了病,便写了一封信,希望她能照顾好自己。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思齐儿:

给我的信都收到了,很高兴。希望你注意身体,不使生病,好好学习。我们都好,勿以为念。国内社会主义高涨,你那里有国内报纸否?应当找到报纸,看些国内消息,不要和国内情况太隔绝了。

祝好”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8)

毛主席、毛岸英、刘思齐和李讷的旧照

后来,刘思齐考虑到自己的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加之原来一直学文,突然改学理工,还要学好俄语,因此,刘思齐感到在苏联的学习非常困难。

1957年,刘思齐在信中向毛主席汇报了自己在苏联的情况,提出了转回国内的请求。毛主席收到刘思齐的信后,立即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毛主席说:

“转学是好的,自己做主,向组织申请,得允即可。如不得允,仍去苏联,改学文科,时间长一点也不要紧。不论怎样,都要自己做主,不要用家长的名义去申请。”

在这封信中,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毛主席作为一个父亲的感情和原则,在原则的基础上,毛主席又希望女儿刘思齐能够自己做主。

这封信寄出,仅仅五天后,毛主席再次提笔给刘思齐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毛主席叮嘱刘思齐要遵照党支部的意见,下决心在国内转学文科,集中精力,学成后为国家服务。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刘思齐决定回国。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9)

毛主席

刘思齐:爸爸,我听你的话

1957年10月,刘思齐告别了苏联,回到祖国。回国后,刘思齐进入北京大学,进行学习。

然而,让刘思齐想不到的是,她出入中南海的特别通行证,很快就被强行没收了。原来,是江青开了口:“刘思齐不是我们家的人!”

1958年冬天,想到家里冷冷清清的,毛主席便对李银桥说:“银桥,好久没有见到思齐了,你去把她接来,我们一起吃个饭。”李银桥答应了一声,便走了出去。

见到刘思齐后,毛主席非常高兴,关心的话儿说不完。席间,毛主席一直给刘思齐夹菜、加饭。忽然,毛主席似乎想到了什么,便有些不悦地说:“思齐儿,这么久了,你怎么不来看我呀?你要是久了不来,爸爸会想你的!你以后放心大胆地回来吧。”

听了毛主席的话,刘思齐伤心地说:“爸爸,我打算,以后再也不来了。”“为什么?”毛主席不解地问。“我已经把中南海的出入证,交给警卫局了。”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10)

刘思齐和毛岸英的照片

在刘思齐的话里,毛主席听出了什么,便问:“你是不是听谁又说什么了?”刘思齐担心毛主席难做,便回答说:“没听到什么,爸爸,岸英牺牲这么多年了,我想着老往您这里跑,不太合适,会有人说闲话的。”

毛主席又向刘思齐追问,无奈,刘思齐低下了头,什么也不说,泪水却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想到刘思齐还这么年轻,这样子下去不是办法,毛主席便抱着刘思齐,摸着她的头说:“思齐儿,你今后还会结婚嫁人……不管你走到哪儿,你都还是爸爸的大女儿呀!哪天,你领一个新女婿来看爸爸,爸爸心里才高兴呀!”

1959年2月,毛岸英遗孀刘思齐,决定去朝鲜,为毛岸英扫墓。此时,距离毛岸英牺牲,已经过去了整整九年!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11)

毛主席和毛岸英在一起的留影

临行前,毛主席特意把刘思齐接到中南海,说:“思齐儿,这次你去朝鲜,代我向岸英问一声好,说我一直很想念他,但是我现在无法去看他。”最后,毛主席特意叮嘱了刘思齐三件事,分别是:

“第一:到了朝鲜千万不要麻烦朝鲜人民和当地的同志,因为朝鲜刚从战争中走出来没有多久,他们还处于比较艰难的阶段,所有人都在忙着国家重建,所以千万不要麻烦他们。第二:这次你去朝鲜扫墓,千万不能花国家一分钱,所有的开销都由我的稿费来承担。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是,去扫墓没有必要声张,带几个亲人去就好,扫墓要秘密地进行,一切从简且不要引起他人的关注。”

对于毛主席说的这三件事,刘思齐铭记在心,全部按照毛主席的意思办理。在前往朝鲜扫墓的时候,刘思齐只带了自己的妹妹邵华。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12)

刘思齐在毛岸英墓前

1961年,31岁的刘思齐北大毕业,被分配到解放军工程兵的一个科研部门做翻译工作。这时,毛主席认为刘思齐应该可以结婚了。想到刘思齐心情好了一点,只是还放不下毛岸英,毛主席给刘思齐写了一封信:

“女儿:

你好!哪有忘记的道理?你要听劝,下决心结婚吧,是时候了。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高不成低不就,是你们这一类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

信到,回信给我为盼!

问好!

父亲

六月十三日”

看到这封充满了慈爱,也充满了长辈关怀的信,刘思齐被深深地打动了。在几次劝说后,刘思齐最终同意改嫁,并表示一切听毛主席安排。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13)

毛主席

对于刘思齐再婚的事情,毛主席并不只是劝劝,还专门托人为思齐介绍过两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男孩子。见面后,刘思齐都觉得不合适。为此,毛主席没觉得遗憾,只是默默地再行寻觅。

一天,空军副司令兼空军学院院长刘震特意赶到中南海,一来是汇报工作,二来是向毛主席介绍杨茂之的情况,希望能够为毛主席解决一些烦忧。

见到毛主席后,刘震对毛主席说:“我们空军学院强击教研室有位教员,叫杨茂之,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这个人老实正派,我觉得可以,主席是不是……”

考虑到刘思齐已经29岁了,她的终身大事耽搁不得,毛主席立即请人对杨茂之的情况,做了深入、详细的了解。当然,在毛主席的心里,是要给女儿刘思齐把把关的。

经过一番了解,毛主席发现杨茂之的人品和刘震介绍的一样。于是,毛主席决定,让刘思齐和杨茂之来往一下,便让刘思齐和杨茂之见了面,相互了解了解。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14)

毛主席在写字

说起来,这时候的杨茂之,刚刚三十出头,个子长得大大的,看起来非常结实,人也非常诚实,是个很好的男孩子。另外,杨茂之的父母,是海边上的渔民,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忠厚老实,政治上也非常可靠。

在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刘思齐也觉得和杨茂之很合得来,便答应了和杨茂之的婚事。

1962年2月,刘思齐和杨茂之结婚了。他们的婚礼,是在刘思齐家的四合院里举行的。这所院子,坐落在北京的南池子,隔壁便是罗瑞卿家。

为了祝贺刘思齐结婚,毛主席特意拿了300元钱,让刘思齐买一些喜欢的礼品。另外,毛主席还亲手抄录了一幅《卜算子▪咏梅》词,作为贺礼: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15)

刘思齐和妹妹邵华

可以看出,对于刘思齐再嫁,毛主席作为父亲,从内心深处为刘思齐感到高兴,希望女儿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过得幸福。

由于杨茂之的父母远在海边,没能赶来参加儿子的婚礼。所以,来参加他们婚礼的,都是刘思齐的亲朋故友,还有一些老革命者,如谢觉哉、伍修权、刘震等,前前后后足上百人,把他们的小院挤得满满的,很是热闹。

当时,毛岸青在大连,没能赶来北京,参加刘思齐的婚礼。于是,毛岸青就嘱咐他的夫人、刘思齐的妹妹邵华,特意从大连赶来,参加了大姐的婚礼。

婚后,刘思齐和杨茂之一起来到中南海,见了毛主席。见到刘思齐后,毛主席微笑着说:“思齐儿,你来了,快,坐到爸爸这边来!”说着,毛主席示意刘思齐坐到他的身边。

接着,毛主席又看着站在那里的杨茂之,让他坐下。待杨茂之坐下后,毛主席像看女婿一样地,在杨茂之的身上打量了好几遍。每次看完一遍,毛主席都点点头,看样子,他对杨茂之这个女婿,是非常满意的。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16)

左起:毛岸青、张少林、毛泽东、刘思齐、邵华、杨茂之

这次见面,毛主席和杨茂之谈得非常投缘。毛主席多次嘱咐杨茂之,要好好照顾他的女儿刘思齐。

1963年10月,刘思齐生下长子,和杨茂之商量后,夫妻两一致同意,给孩子取名为“小英”,以此来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毛岸英。

2006年,刘思齐不忘毛主席的嘱托,带着子女一起来到毛岸英牺牲的地方——平安北道东昌郡大榆洞。在这里,刘思齐将一块石碑立在一棵松树下。这座石碑高1.1米,基座高0.25米,寓意着毛岸英牺牲的时间是11月25日。在石碑上,刻着刘思齐题写的碑文:

“毛岸英同志是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于1950年11月25日,因美帝飞机轰炸牺牲于此处。刘思齐 2006年5月12日。”

离开的时候,已是76岁的刘思齐,对着毛岸英的石碑,再一次落泪,说:“岸英,这是我第一次来大榆洞,我也是代表爸爸来的,但很可能是最后一次了。我老了,不能再来看你了。”

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58年刘思齐被接到中南海)(17)

刘思齐在朝鲜大榆洞纪念毛岸英

刘思齐的话,让在场的人都十分伤感,许多人甚至不自觉地抹了抹眼角。

毛主席逝世多年后,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到当年毛主席隐瞒毛岸英牺牲这件事情的时候,已是古稀之年的刘思齐,突然落了泪,说:

“那几年我经常去中南海看望父亲,但是他从来没有表现出来,就算是说起来毛岸英,他也是谈笑风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