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仙境之美(五峰山竹海采风记)

□ 何武芒种节气刚过的周六上午,我随同四川达州市科普作家协会团队走进了大竹县五峰山,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竹林仙境之美?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竹林仙境之美(五峰山竹海采风记)

竹林仙境之美

□ 何武

芒种节气刚过的周六上午,我随同四川达州市科普作家协会团队走进了大竹县五峰山。

五峰山,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这里的竹林绵延起伏,人称“川东竹海”。景区管委会负责人王勋平担任了本次采风活动的“导游”。

我们从老大门停车场步入游步道时,竹林中弥漫着蒙蒙细雾。竹海以前主要是白夹竹,上世纪六十年代重庆知青来此后开始栽种楠竹。这是一片青春林,默默守护着少男少女的秘密。

“楠竹拱出土到成竹仅需两个月,生长快的每天可达60厘米,投缘的话,还能听到‘咔咔’的拔节声!”“导游”边走边讲解。这条游步道旁的林子曾备选《十面埋伏》拍摄外景地,中央电视台《美丽中国乡村行》和《百年百城》栏目组曾在此驻足,向全国的观众朋友展现竹海的美丽。

走到林间安置有石桌石凳的地方,“导游”一句“你们去找找哪节竹筒里有酒!”让平静的队伍活跃起来。寻酒的间隙,“导游”对竹筒酒进行起了科普:不是所有的竹子都适合种竹酒,竹嫩容易“大醉”而停止生长,竹老营养丰富,向阳竹酒挥发得快,合适的竹以种1~2节为宜。

“笃笃”的敲竹声传来,大家欢呼雀跃起来,找到种酒的竹节了!“导游”用备好的小电钻,在竹节的最上端钻一个小孔,然后在最下端钻孔,科普作协常务副主席舒官文急忙捧着玻璃器皿恭候。“导游”在钻出的小孔里插进管子,柠檬黄的液体徐徐流入玻璃器皿中,竹香和着酒香四溢。“导游”提醒大家,60度白酒植入竹节,3~5天取出最适宜,一个月后就像喝醪糟水,再往后就挥发殆尽了,市场上的竹筒酒大多是在误导消费者。

一行人闻闻酒香,再小啜一口,直呼“好酒!好酒!”烟雨满山,晶莹剔透的美酒浸入心田,如痴如醉……清风过耳,大家冒雨拾级而上。快抵达观光车道时,“导游”指着游步道旁的负氧离子监测仪不忘科普一番:目前每立方厘米8850个负氧离子,是城里的几十倍、上百倍,雨后可达数万个。负氧离子,在医学界享有“空气维生素”“长寿素”等美称,雨水与空气撞击很容易产生负氧离子。

雨下个不停,“导游”发出通知:天公不作美,会峰楼和千年红豆杉两条采风线路取消,只有坐车观光了。

车子在“竹王”标牌的楠竹旁停了下来,一行人纷纷拍照留念。胸径超过20厘米的楠竹实属罕见,尽管生长在繁华的观光车道旁,搅乱世界的新冠疫情使景区游客数量陡降,想必“竹王”也盼望着游人来与它亲密接触吧。

车子行驶到竹海赋景点时,不经意中向负氧离子监测仪一瞥,惊叹声此起彼伏,此处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高达327660个。我没有醉氧的生理反应,只有醉氧的心理反应。恨不得在体内装个压缩机,排尽体内浊湿之气,将沁人心脾的空气存储起来。

竹海逢雨,赏景怡情环境受限,团队合影户外不便,“导游”遂带我们去享受美食养生体验。

农家乐地处竹海新接待中心旁,老板夫妻俩忙得不亦乐乎。丈夫专注烹调,妻子张罗待客跑堂。一袋烟功夫,餐桌上热气腾腾,裹挟着久违的香气,直往鼻孔里钻。这是竹笋炖土鸡,“导游”事先打了招呼早早就下了锅的。

竹海为餐桌提供了天然、丰富、多样的食材,竹笋炖猪蹄、竹毛肚炒蛋、炝炒竹胎盘、清炒绞股蓝等菜品陆续上桌,这些美味好像在浑然不觉中会连舌根一起吞掉似的。“人类最有创造性的,当推厨师。”美国管理学家杰罗尔德这句话,道出了每位食客的心声。当吃到“竹胎儿”这道菜时,作家们严肃起来了:这个菜名很不好听!短暂酝酿后,大家共同“决议”:将“竹胎儿”更名为“竹宝宝”。

透着浓浓竹海风味的午餐,吃岀了童年的味道,寻到了乡野的岁月,感悟了竹海的美好。

天气也是生活的一种,竹海采风逢雨虽然带来了烦恼,但更多的是遇雨的乐趣和有雨的收获。

雨停了,来自竹海的阵阵微风,催着我们去接待中心合影留念,催着我们各自返程。空气中充溢着清新的气息,这是竹海的清新和文风的清新,风无论如何用力,都拆不散这清新的气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