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建议(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家庭农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农业生产中最可靠、最有效率的经营模式,提升了农业生产者的人均耕种面积,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投入,提升人均产出,并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人口和劳动力近年来,基层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技术引导的方式,培育和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家庭农场,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家庭农场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亟需解决,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建议?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建议(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建议

家庭农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农业生产中最可靠、最有效率的经营模式,提升了农业生产者的人均耕种面积,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投入,提升人均产出,并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人口和劳动力。近年来,基层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技术引导的方式,培育和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家庭农场,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家庭农场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亟需解决。

一是基地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家庭农场特色农产品主要以水果、蔬菜为主,虽然总体发展良好,但也存在有面积无规模、有数量无效益、有特色无品牌等问题。部分家庭农场虽然种植面积较大,但由于缺乏机械化生产、规模化作业,集中连片种植的都很少,人力成本高,很难形成农业产业规模、保持品质优势,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不高。比如,修文县谷堡镇种植类家庭农场规模较大的仅有12家,品牌化程度不高。

二是创新意识不强。“家庭农场”大部分是种养植大户出身,又是典型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掌握的知识和应用新技术不多,对人才引进,品牌意识认识不足,抗风险意识不强,家庭农户扩大再生产资金能力有限,抑制了家庭农场大发展。同时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深根蒂固,部分农户对机械化作业认知程度还不够,生产观念有待更新。比如,修文县谷堡镇有创新意识的家庭农场较少,仅有如财山生态猕猴桃家庭农场,不仅种植猕猴桃,该户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种植园养殖蜜蜂,利用猕猴桃进行酿酒,同时发展农家乐,通过销售优质的猕猴桃吸引游客入园采摘,然后销售附带的农产品,如新鲜瓜果蔬菜、蜂蜜,猕猴桃酒,有效提高了家庭收入,2021年家庭农场收入达60万元;还有张永健家庭农场,因为发展猕猴桃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所以该户也发展生猪养殖,年出栏量600头,年纯收入为15万元,为猕猴桃产业提供优质的机肥,并于2022年申报猕猴桃绿色食品资格证书和注册商标,每年吸引大量游客采摘、收购,年收入达50万元。其他的大部分家庭农场均缺乏创新意识,不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农场发展平平。

三是抗风险能力弱。如,修文县谷堡镇由于猕猴桃产业体系发展比较成熟,所以大部分家庭农场种植猕猴桃,但是由于家庭农场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规模、资金、技术相对较弱,每年面对市场价格波动和自然灾害都无力抵抗,一旦遇到风险就会造成损失。比如,谷堡镇苟元彬家庭农场。主要以猕猴桃种植为主,种植面积为120亩,2017年已经开始挂果,当年产值达到30万元,但是由于连续3年受到冰雹、霜冻、风灾等自然灾害影响,影响猕猴桃产量和收入,导致无力引进先进的农机装备和有效管理技术,导致产品竞争力低弱,难以扩大规模。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完善家庭农场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加强家庭农场统计和监测。建立完整的家庭农场名录,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质量。健全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及时把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纳入系统,实现随时填报、动态更新和精准服务。

二是发展合作经营。鼓励家庭农场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合作,探索推进“家庭农场 合作社”“家庭农场 合作社 龙头企业”“家庭农场 村集体经济 龙头企业”等多种合作发展模式,解决农户投入成本大、科技水平低等问题。推广“家庭农场 农户”带动模式,引导家庭农场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共同发展。

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县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家庭农场专项资金,用于家庭农场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家庭农场土地流转补助,农机具、烘干设备等购置,生产仓储用房、晒场、机库等生产附属设施建设,农产品品牌创建等补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