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1)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2)

疫情期间,车圈有句刷屏语:“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这句话的威力之处在于,它本质上虽仍是一家企业的宣传广告语,却史无前例地被人们发自内心地赞颂歌咏,口耳相传,这不仅在车企间无出其右,遍翻整个商业广告史,也十足罕见。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3)

成功的秘诀在于危急关头自身商业利益对公众利益的让渡,疫情之下,第一家宣布生产口罩的汽车企业是上汽通用五菱,3天实现口罩批量生产,76小时自主研发生产口罩机……前所未有地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移向一家车企上。如果说此前人们对五菱的顶礼膜拜还只是来源于江湖上那些真真假假、虚无缥缈的传说,那么这一次五菱则将这份荣誉以一种严肃、确切的方式证实——危难之间,挺身而出,为中国人民、社会公众利益谋福祉。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4)

当然,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行为主体,任何企业都撑不起永远只做慈善。只不过,这一次,五菱的眼界,可不仅仅止于“中国人民“需要什么,自己就造什么了,它有更大的野心……

红灰并行 驰名“双标”

今天,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自己成为首家产量突破2200万辆的中国汽车企业。在这次第2200万辆整车下线的活动现场,一辆挂着五菱全新LOGO的新车缓缓驶出。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5)

这便是坊间盛传已久的五菱全新LOGO。不过,同样是跟随扁平化的潮流,但和大部分升级标志的车企都不同的是,这并不是五菱标志完全的更弦易帜。所谓的全新LOGO也似乎并不是那么的“全新”,从实际效果来看,全新银标相较于传统红标只是进行了颜色上的改变,在形状大小、字体款式、明暗效果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6)

这当然是在深入考虑经典五菱LOGO形象长久以来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影响后作出的审慎抉择:保留经典五菱LOGO主体形象不变,最大限度的维持“五菱神车”的辨识度和保留五菱拥趸们对它的情怀;同时,适度的扁平化修正,与原有LOGO相比,更显简洁大气,不仅符合当下的简约化的审美趋势,且更易于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所接受;此外,由红变灰,视觉效果上更加突出精致感、科技感,在某种程度上也更顺应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潮流。

当然,相较于LOGO本身,上汽通用五菱换标背后的深度考量更值得被关注:官方宣称,上汽通用五菱未来将同时对外销售红标和银标车型产品,红标五菱依然深耕国内市场,而银色五菱标识的车型将代表着“全球车”的特殊身份,除在中国销售外,还将销往其它海外市场。同时,在产品规划上,五菱旗下产品也将根据不同的平台,分为全球银标(全球)、经典红标(中国)两大序列,以相同的全球品质标准,针对全球不同地区的环境、文化以及使用需求进行针对性开发。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7)

一言蔽之:国内红标,全球银标,红灰并行,品牌向上,立志于打造国际驰名“双标”。

灰标一小步 五菱一大步

长久以来,人们对五菱神车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质量可靠,超高性价比,定位在十万以内中低端商用车的固有印象中。

车的确是好车,但结实耐造似乎终究和诸如“高端、国际化”这些词汇扯不上什么关系。如今,惊闻五菱的国际化之路,世人的稀奇之心不亚于听闻一个农村穷小伙来到纽约曼哈顿的错愕,振奋惊喜之余又满怀忐忑疑虑。

但其实五菱的“进城”之路,远比诸位想象的要早的多。

话说,七年前,通用曾经邀请众多国内知名媒体参观美国通用总部大楼,媒体“老师们”在参观浏览时发现,大楼上会轮流打出通用旗下各个品牌的LOGO。这时,当科尔维特的LOGO出现时,突然激动地指向它,脱口而出:“看,五菱!多厉害,都上通用总部大楼了。”除了口头的赞美,这位老师还难掩内心的激动,迅速随后发了篇微博,绘声绘色地描绘出自己对五菱神车的敬仰之情,一时间传为美谈……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8)

所以你看,谁说LOGO本身就有高端与廉价的区别?事在人为,只要功夫深,五菱一样可以成为科尔维特。

当然,时过境迁,这个段子可能已经无法考证。但五菱历来都不只是活在段子里,即使不用段子,我们依旧可以用铁打的事实来例证五菱的国际化影响力,比如, 2010年5月,五菱之光登上了《福布斯》杂志的封面、封面标题为:“地球上最重要的汽车”,彼时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五菱和宝骏这两个品牌的销量占到了通用中国总销量的六成以上。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9)

五菱从来都不只甘心做中国的五菱,一如二十年前踏出十万大山的广西与通用联姻后风靡中国,如今,新的时代新的机遇下,它的眼界早已瞄向了全世界的星辰大海,尤其在当今实业兴国,工业强国的大背景下,五菱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民族企业更深度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在国际上获取更多话语权。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10)

当然,志存高远的雄心壮志要有,脚踏实地的自知之明也不可缺少。

即使有着悠久的国际化进击历史,但五菱也深知,桎梏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实力,赶英超美,睥睨德日并不现实。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11)

五菱宏光PLUS

五菱这一次的品牌向上之路,理智而冷静。

综合上汽通用五菱方面的高层表态和通稿中的报道分析,五菱的国际化征途的目标,主要瞄向了全球新兴市场。

新兴市场,简而言之,即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非传统汽车工业强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中国汽车工业质优价美的优势。事实上,这也是近20年来五菱一直在默默布局的。早在21世纪初,上汽通用五菱就已经实现整车出口海外。现在,五菱汽车成功出口40个国家,覆盖中南美洲、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等国家,并开始试图挑战新兴市场中日系品牌的竞争地位。其中,宝骏530作为全球战略车型,是全球首款悬挂4种车标在19个国家销售的车型,成为坦桑尼亚、贝宁的大使馆指定用车。按照官方说法:“在印尼,五菱Almaz是C-RV的最大竞争对手;在印度,每卖出1辆中型SUV,就有1辆是宝骏530。”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12)

同时,比产品更重要的,是上汽通用五菱可以向全球输出包括供应链、生产制造及销售服务体系在内的完整汽车产业链。在国外“全建制-交钥匙工程”制造模式的应用(即完成除销售外的采购、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质量管理等环节),开发速度、市场响应更快。据悉,美国人需要3年完成的项目,上汽通用五菱仅用1年半就完成了,印度项目也仅用15个月就实现造车。

征程全球化 品牌商用化

转型决策的背后,是严峻的现实。

长久以来,成就五菱的,绝不只是段子,而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下一个又一个底层的梦想,它不挑剔汽油品质,不挑剔栖身之所,更不论坦途还是崎岖。漏水的平房,凌乱的废品收购站,林立的工地脚手架,到处都有它的身影。五菱神车里,栖息的是一个个中国劳动人民奔小康最朴实无华也是最艰难的梦。难怪曾经有五菱的高层骄傲地向媒体宣言,调查发现,五菱车主对车子的感情,总体上高于其他品牌。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13)

然而,苟且只是暂时,消费总要升级。从现在开始,自主品牌主攻的10万级以下的市场已然逐渐萎缩,换标升级,品牌向上、进击国际的突破成为生存下来的唯一途径。这不是只有五菱在做的事情,奇瑞、吉利、长城早已先行。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14)

没有一个中国汽车人会忘记上汽通用五菱曾经的风光无限,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2015-2018年连续4年突破200万辆,2017年达到213万辆的巅峰,在10万元以内的汽车市场的领导地位中独孤求败。但理智的人们同样应该看到危机的存在,但随着汽车转型以及消费升级,低端产品已经逐渐不被接受,宝骏和五菱品牌的霸主之位愈发艰难。此前,上汽通用五菱通过调研发现,在1500万五菱品牌基盘用户中,65%的用户有需求升级换代。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15)

实际上,在2017年五菱高光之时就已初显疲态。“神车”五菱宏光一转此前高增长,累计销量53.8万辆,同比下滑17.3%,排名第二的宝骏730累计售出27.9万辆,同比下滑24.7%,其余几款MPV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从当时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来看,不仅是五菱,自主品牌的领跑产品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反观合资品牌本田艾力绅 、别克GL8 等中高端MPV销量节节高升。自此,低端市场逐渐萎缩,“面包车”红利期一去不返。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五菱对自己开出的这副药方:对内加快车型的更新换代、向上升级,对外打造品牌新形象、扩大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16)

比如说,五菱全球首款挂着银标新车Victory便是一款和此前五菱旗下MPV大不相同的产品,和以往商用车不同,这是一辆家用车,大有日系的精致和欧系车硬朗气派。据悉,新车将于9-10月份发布。按照五菱的说法,这款产品具备全球品质及标准,还将采用“2 2 2”的三排共6座布局。由此可见,由商用向乘用的过渡,将是未来五菱的发力重点。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17)

除此之外,几个月前网上还曝出的五菱汽车2020-2023年的全球化产品规划,透露了五菱新车共有三款,一款SUV、一款MPV和一款轿跑车,全新的五菱银标LOGO,全新的去本土化设计风格和突破传统的理念,造型风格超前,完摒弃了此前五菱廉价低端的影子。

但如何让人们接受未来五菱的新形象?这个从微面起家的企业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撰文 I 户志强 图片 I网络

国产五菱logo:五菱全新LOGO国际驰名(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