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批判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克己复礼)

《论语》是论述形上之“道”的心学,不是形下之“器”的物学,孔子所谓“君子不器”用心的运作原理来解读,就明白孔子想要表达的意思,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为什么要批判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为什么要批判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克己复礼)

为什么要批判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

《论语》是论述形上之“道”的心学,不是形下之“器”的物学,孔子所谓“君子不器”。用心的运作原理来解读,就明白孔子想要表达的意思。

“克己复礼”,克己是因,复礼是果,克己与复礼不是并列关系。如果能做到克己,复礼是一个自然出现的结果,不必有心于复。如果有心于复礼,这样的礼已经是虚伪不堪的礼,不是孔子所谓的礼。最真诚、最淳朴的礼,是自己不知道,却合乎礼。虚伪的礼,是知道礼什么样,去学样子。外表看起来一个样、没有区别,但是内心一个真诚、淳朴,一个虚伪,可谓天壤之别。

克己不是克服自己,古往今来,没有人克服的了自己,越是克己,己越是强大。孔子说克己,是要达到克己的结果,如何克己?论语里也说过,其他儒经书里也记载过,就是“心斋”。完全不去克己的时候,己才能被克,心斋之要在于虚己与忘己,己自然被克,处于“无我”的状态,这时候,所有的行为都出自真性情,自然就是真诚、淳朴,如同孩童般天真无邪,这才是至礼,忘记了什么是礼,所谓“至礼无礼”。

有心于克己必不能克己,有心于复礼必不能复礼。只有克己于不克,复礼于不复,才能克己复礼。后儒徒见孔子之迹,不见所以迹,克己不已,复礼不止,去礼越来越远,背离孔子之道越来越远。其初心是化民风于淳朴,其结果是离淳朴越来越远。

老子告诫说“为则败之”,凡是有为于某事,必然失败。魏国的王弼说,孔老的学问看起来高大尚,其实就是“知本而已”。而世人本末倒置,佛说“颠倒众生”。孔老释及耶稣,一人而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言说了同一个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