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给你发五句话说明他在乎你(忘不掉对方时默念这3句话)

有一个学员问,怎么样可以放下对一个人的执念?

她说:“分手后,一直告诉自己对方不值得念想了,不要去看他的朋友圈了,但是每天还是忍不住去关注对方朋友圈的动态。

看到对方不发就想他是不是在忙什么,看到他发开心的状态,我开心又难过,觉得他怎么这么快就放下我了?”

其实,很多人在失恋的时候,会尝试无数种方法去放下。

可每次嘴上说着翻篇了,心里却始终都放不下,一次次看手机有没有对方发来的信息。

时常打开对方的朋友圈看有没有更新, 这样的做法不会让自己抽离,反而情绪完全被对方所牵动。

失恋的时候,自己难免陷入难受失落的情绪里,越想放下越挂念。

经常给你发五句话说明他在乎你(忘不掉对方时默念这3句话)(1)

不是无法脱身,而是心甘情愿深陷其中,好让自己不断回忆关于对方的一切,折磨着,又痛快着。

其实了解为什么放不下,有合适的调整方式,很快就能放下对一个人的执念。

1

放不下的表现是什么?

1.总是想起对方

无论做什么,只要与对方相关的,就会想起对方。

时不时去看对方的朋友圈,看到点滴的信息就幻想对方可能在做什么,不断猜测对方是不是放下自己。

听到情歌或者情感类视频,就会回想和对方相处的经历,不相信两人分开了。但又觉得自己从此失去对方了,陷入极度悲伤状态。

2.时常感到孤独

有一个学员分手后,找我做情感咨询。

她在电话里哭着说,“自从两人分开以后,内心难受的时候就如滴血一样,感觉灵魂被抽空了。

我似乎不再是我自己了。真的很想他,很想很想他回到我的身边。”

经常给你发五句话说明他在乎你(忘不掉对方时默念这3句话)(2)

一般来说,失恋后整个人会有一段时间是比较难受的,感觉被掏空了一样,经常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夜深人静的时候,希望身边的人是他,会回忆两人曾经相处的点滴,时而感慨曾经的美好,时而遗憾两人分开了。

3.舍不得丢掉对方的东西

分手之后,对这段感情还心存留念的人,肯定不舍得丢掉当时恋爱时留下的东西,因为这些物品见证了他们的感情。

对两人所有记忆都舍不得删掉,曾经最甜蜜时,对方和自己拍的照片承载着美好的回忆。

会忍不住回忆起,当时拍照片时是什么心情,当时这个照片是在哪里拍的。

舍不得热恋时发的朋友圈和对方的聊天记录,看着当时甜蜜亲昵的语气和内容,想到现在分开了,更加伤感。

2

放不下的原因是什么?

1.两人曾有美好的经历

人这辈子放不下的就两种事情:开心的或者有成就的事情。

其次,就是被伤害或者伤害其他人的事情。

两人曾一起相互支持鼓励的时光,一起吵吵闹闹的,一起旅游,一起经历的事情越多,美好的情绪体验越多。

在失恋以后,心中那些美好的回忆和愿望,反而会构建出一个美好的他。

会将对方的优点过分美化,舍不得放下这么好的他。

经常给你发五句话说明他在乎你(忘不掉对方时默念这3句话)(3)

而这一切是感知出现了偏差,我们会很难分辨出内心想象的那个人和真实的他。

在幻想中想到他温柔对你的样子,支撑你走过失恋的痛苦日子。

再次走过你们曾经走过的街道,听曾经听过的歌曲,就会想起曾经站在你身边的人。

当我们越来越迷恋这种感觉,也越不相信他会真的离开自己,就很想去找回对方。

2.放不下对方对自己的伤害

在一段关系里,有时候是因为付出很多,对方还是辜负了自己,觉得很不值得,反而很难放下。

有时候爱上的不是对方,而是自己的沉没成本,舍不得自己的时间、精力、情感等,付出与得到的不成正比,心有不甘。

我之前有一个学员倩倩,20岁就跟随念大学的男朋友来到大城市里。

她男朋友是单亲家庭,父母都各自有了家庭,没人管他是死是活,上大学的学费都是靠倩倩打工挣钱供他。

倩倩为了让男朋友对学费没有后顾之忧,她每天干两份工作。

白天在酒店后厨上班,晚上出去摆地摊,挣来的钱自己舍不得花一分,全部给了男朋友。

她也把女生最珍贵的东西给了男朋友。

经常给你发五句话说明他在乎你(忘不掉对方时默念这3句话)(4)

可是,男朋友毕业找到理想工作后,觉得倩倩和他不再合适了,提出分手。

那时候倩倩觉得全世界崩塌了,一直走不出来失恋阴影,不相信两人分开了。

其实,不是倩倩自己还爱对方,而是她之前付出的没能得到回报,心有不甘。

爱情里谁也不敢保证付出就能有所收获,只能说吃一堑长一智,在以后的恋爱中别犯类似的错误。

3.有未完成的事情

在一起的时候,总觉得时间漫长,有一些事情等有机会再去做。

我的好朋友苏博,他是个事业男,经常忙于工作忽视了女朋友,想等有空再多多陪她。

后来,两人吵闹分手后,他才发现曾经两人在一起的时候,那些说好的未来规划,却从没为对方做过。

内心充满了自责,很想找回对方,好好地爱对方,去做那些曾经想做的事情。

有时候,以为有些人注定要陪我们走完这一生,而有些人却注定只是用来怀念的过客。

在一起的时候好好的珍惜,不要等失去了才遗憾。

3

如何才能更好的放下执念?

1.时间过渡

如果你发现自己放不下,还想着对方,但对自己的这种想念,心生不满。

其实,这一切都是正常的,学会允许自己需要时间去转化。

所以,需要先意识到这一切都是正常的过程。

你感受到这些情绪是你自我的一部分。

经常给你发五句话说明他在乎你(忘不掉对方时默念这3句话)(5)

悲伤不是坏事,情绪也不是坏事,哭泣、愤怒,都不是坏事。

不论你的感受是什么,都是正常的,要允许自己去感受这份情绪,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正常的,这一切也都是暂时的”。

等到这些感受的掩饰期过去之后,释放的阶段就会开始。

慢慢地,思念对方的感觉会变淡,想念对方的频率也会降低,慢慢就会放下对方了。

2.和过去告别

活在过去的人,会失去现在。如果想放下对一个人的执念,可以尝试在物理空间、情感上和对方分离。

①清空联系方式

删除微信、电话、QQ等一切的联系方式,让自己不能再联系和关注到对方。

自己也不必要让对方联系到自己,也告诉自己,一切都结束了,不要再相互纠缠了。

②清空过往的物品

丢掉两人曾经的物件,比如情侣衣服、定情信物、礼物纪念品。

或者是双方的照片和聊天记录。在清理的过程中,在内心也做一个“断舍离”。

感谢这些物品曾经的陪伴与见证,关系结束了,他们的使命完成了,丢掉物品的过程也是告别的过程。

③走出纠缠的情感状态

两人在一起时的爱恨情仇,分开的时候,一下子没有办法接受,情感上会出现纠缠的状态。

经常给你发五句话说明他在乎你(忘不掉对方时默念这3句话)(6)

这里,提供一个处理情感纠缠的办法,你可以找一个安静的空间,闭上眼睛,深呼吸调整状态。

想象对方在你面前,按照以下的步骤表达:

A.收取:爱的记忆,成长的支持,对方的付出

先描述两人的美好经历,描述对方为关系做付出的部分,感恩曾经的陪伴:

很感谢你,我们曾经的相处经历,在那些日子里,我们有美好的经历,对于这些,谢谢你!

也谢谢你的付出,让我感受到被爱,谢谢你。

B.付出:给予对方的支持,给予对方的伤害

描述相处中的恩怨情仇,先描述对方对你或者关系的支持,再说自己对对方的伤害,或者说出自己感受到的委屈:

在我们相处的日子里,我曾支持你创业,也陪伴你走过最艰难的日子,这一切都是我的选择。

我感受到你为我们的未来做的努力,谢谢你为我做的这一切。

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我有意或者无意地伤害了你,现在和你说声对不起!

希望你能放下这些,抱歉我曾经没有学习如何爱,不懂爱,现在我才理解你。

C.放下

描述你可以接受两人的关系的真相,接受关系的结束,告别过去:

我接受我们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彼此命运的一部分,过去的一切恩怨情仇,我在这里放下了。

希望你也放下爱,希望我们能活在当下,去创造各自想要的未来,我祝福你,如果你愿意,也请求你祝福我,谢谢你。

3.活在当下

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有句话说:每个人的记忆都是一座沙城,时间腐蚀着一切建筑,你步步回头,可是却只能够往前走。

经常给你发五句话说明他在乎你(忘不掉对方时默念这3句话)(7)

分手后,学会告诉自己:“爱了就爱了,错了就错了,接受这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只要最后自己过得很好,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过去的一切就像过眼云烟一样,不值得一提了。”接下来,做一个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吧。

失恋后,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那去旅行吧,去看书,报名一个课程做自我提升充实自己的生活。

我有一个学员,之前总想学习游泳,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时间。

后来失恋了,工作动力不算很强,她说“老是天天找朋友聊天的,都怕最后吓跑朋友了,我决定去学习游泳转移注意力。”

一个月后,她身材变得有曲线感了,整个人也精神起来,之前她总担心是不是自己不够好才分手的,现在却自信地说“感觉自己成长得更好了,下次恋爱相信自己会处理得更好。”

其实,只要将注意力转移到有助于自己身心的事情。

当自己有热爱的事情,内心会产生更多心得体验,如果还能取得一定的收获,相信你会很快从过去不开心的经历里走出来。

无论如何,你都应该相信自己,爱自己。要知道事情发生都是有原因的。

在我们的一生中,身边的人总是来了又去。

接受生命的无常,继续你的生命之旅,心怀美好,脚踏实地,总有一天会有幸福在为你而来。

END

作者 | 若水 国家心理咨询师,实战派婚姻家庭咨询师,咨询时长超过3000个小时,能一针见血分析到来访者的问题所在,并给出具体可行的实操方案,带你修炼幸福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