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最后一个字旦(成语特辑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的字面意思是: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成语最后一个字旦(成语特辑何不食肉糜)(1)

◆ ◆

【讲解】

这个成语通常用作贬义,比喻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也指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对别人的处境或行为妄加评论或建议。

成语最后一个字旦(成语特辑何不食肉糜)(2)

◆ ◆ ◆

【典出】

◆ ◆ ◆

典出《晋书·惠帝记》“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故事是这样的。

晋惠帝叫司马衷,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次子。西晋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短暂统一的中国再陷内乱,之后永嘉南渡,南北分裂。

有一年闹了饥荒,没有粮食吃的百姓扒树皮,吃草根,更有甚者为了填饱肚子去吃观音土而被活活胀死。消息一次层层上报到了皇帝这里,皇帝是个善良的人,在得知这种消息后很是为他的百姓们担忧。苦思冥想后对着身边的人问道:“百姓没有米粮可以充饥,为什么不去吃肉糜粥呢?”他的昏聩痴顽都是这种样子的。

「他山」

成语最后一个字旦(成语特辑何不食肉糜)(3)

蔡老师说,司马衷何不食肉糜的故事,在国外恰巧也有个类似的例子,那就是1500年后的法国波旁王朝时期的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

法王路易十六为了满足妻子的奢靡生活,多次对经济进行改革,不过都以失败而告终,最终王室负债累累,玛丽王后有了"赤字夫人"的恶称。当大臣告知玛丽,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的时候,玛丽天真甜蜜地笑道:那他们干嘛不吃蛋糕?这跟晋惠帝司马衷“何不食肉糜”一样无知荒唐。

后来法国大革命时期,路易十六和他的玛丽王后先后被处死。也是以惨剧终了,可叹可恨啊!

成语最后一个字旦(成语特辑何不食肉糜)(4)

中外帝王语虽异,

古今荒唐言却同。

◆ ◆ ◆

【回・见】一段典故背后有一段故事,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下期再见!

◆ ◆ ◆

【留言・互动】

下节预告:十二生肖

下期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