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厉害在哪 2个天敌与3个贵人

一、出使齐地风波:锋芒毕露遭上司嫉妒

对范雎而言,去齐国出使的那一年是自己命运的转折之年,因为那一刻,他仿佛遇到了自己的人生知音。

范雎厉害在哪 2个天敌与3个贵人(1)

《大秦帝国》中的范雎

战国是一个复杂的时代,用狄更斯的话说就是: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战乱频起,民不聊生,但也英雄辈出。和众多渴望建功立业的人一样,范雎自觉身负大才,也想在这个所谓的“大争之世”中寻得立足的港湾。他首选的目标便是自己的母国——魏国。

为自己的祖国效力,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范雎有一个致命的短板,那便是出身低微且身无分文。对于一个想要出仕的人而言,这是他最大的阻碍。望着魏国那高大的王侯之殿,他无法向里面迈进一步,范雎的心中很是无奈。但毕竟命运不会完全堵住一个人的路,范雎而后选择的一条道路,则似乎能够给他的人生带来转机。这条道路就是去须贾的门下做事。

范雎厉害在哪 2个天敌与3个贵人(2)

魏国疆域形势图

须贾是魏国的中大夫,这是当时一个不算小的官,范雎投靠他的门下做事,如果有机会能让他一展自己的才华,说不定就能跳过自己家贫低微的短板,实现自己事魏的愿望。想到这里,范雎也甘愿在须贾的门下打杂,他坚信属于自己的机会很快就会到来。而事实上,这个机会也确实是很快到来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须贾奉命出使齐国,范雎在随从之列。能跟着一国大臣出使他国,这是很高的荣耀,也是难得的一次展露才华的机会,范雎决心把握住这次机会,好好地在自己的上司面前露一手,让他明白自己真正的价值。可是,事情却事与愿违了。

齐国出使的任务进行的不顺利,一连几个月都毫无结果,这不得不说是须贾本人的无能。须贾的目的没有达到,但范雎的目的却达到了。在齐国的几个月的时间里,他成功地将自己的名声打了出去,甚至传到了当时齐王的耳中。

“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这无疑是范雎的一场胜利。“就连当时的强国齐国君王都如此的赏识我,那我的上司能不另眼看待我吗?回到魏国后我能不被重用吗?”范雎在心中暗自高兴道。可是,他却看错了人。

须贾可不是那种善于辨查举荐人才的那种人,当他听闻齐王赐给自己的一个手下那么多礼物,却把自己晾在一边之后,心中顿时勃然大怒。他全然不顾范雎辞退齐王礼物的举动(范雎此举也无非是向他表态,自己不敢逾越地位,同时表明自己心中向魏),胸中燃起了汹汹的嫉妒之火。但是,他却并没有马上发作出来,而是表现的和平时一样,甚至还让范雎接收齐王给的部分礼物,完成出使任务后带着范雎一行人回到了魏国。可见,他是要把范雎往死里整。

果不其然,回国后的须贾立刻向当时魏国的国相魏齐打小报告,说范雎一定是偷偷将魏国的机密告诉了齐国才受到齐王的赏赐的,魏齐听后也是勃然大怒,立马下令逮捕了范雎,并下了道命令,将范雎活活打死。

齐国之行,本以为是自己命运转折之机的范雎,却意外撞进了鬼门关。

二、大难之后有大福:逃亡途中三贵人接连相助

魏齐的命令一下,范雎算是没有活路了,但他却并不该绝。

他被打的很惨,牙齿肋骨什么的都给打断了,即使如此,还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样子。就在这生死关头,范雎在如雨点般的鞭笞中想到了一条妙计——装死。他两眼一闭,惨叫一声,再也不发出一点声音了,任凭鞭打也丝毫不动一下。鞭打的人一看范雎不动了,就以为他死了,心想总算完成了任务,于是拿一个破席子把范雎一卷,给扔到厕所去了。

范雎被打“死”了,魏齐很高兴,因为他觉得自己为魏国除掉了一个告密者,为此还特意举办宴席庆功。满座的宾客们觥筹交错,喝大了的就直接跑到厕所中范雎的“尸体”旁,尿到他的身上,然后哈哈大笑,以此来警告那些对魏国不忠诚的人,让他们看到这就是下场。

范雎厉害在哪 2个天敌与3个贵人(3)

面对此等奇耻大辱,范雎依然一声不吭,因为他很明白,此刻如果他不继续装死,那就要真的死了。所以,他强忍着身体的疼痛,任凭这些秽物淋在自己身上,咬牙一动不动。终于,酒憨之后,宴席散场,没人再记得厕所里的范雎了。

安静了好一阵子之后,范雎想爬起来偷偷溜走,奈何自己已经身受重伤,根本跑不了,无奈之下,他决定赌一把自己的人生。鼓足勇气之后,他叫住了路过厕所的一个守门人。

范雎对守门人许以重利,若能够带他离开,日后必有重谢。守门人看见范雎这个样子,顿时心生怜悯,便答应了他的请求,这是范雎遇到的第一个贵人。

守门人也很聪明,他趁着魏齐酒醉之时,借口厕所中有个死人很碍事,不如拖出去扔了。魏齐想也没想便答应了。就这样,范雎总算离开了这个让他一生难忘的地方。

范雎遇到的第二个贵人叫郑安平,范雎逃出来后,便是他收留了范雎并且照顾他的伤势。但相比范雎遇到的第一个贵人,郑安平为范雎做的更多。他不但收留了无处可去的范雎,而且给他谋得了一个出入。这个出入,在秦国。

范雎厉害在哪 2个天敌与3个贵人(4)

郑安平

王稽作为秦国的使者来到了魏国,郑安平特意接近他并向他推荐了范雎,不过并未用范雎的真名,而是用了一个化名——张禄。王稽与范雎偷偷相见后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决定将他带回秦国。在得知范雎在魏国有仇人后,他更是做了一番精心地安排,秘密将范雎带离了魏国,王稽无疑又成了范雎的第三位贵人。

命运就是这么爱捉弄人,经历了人性最恶的一面的范雎,这么快就遇到了人性最好的一面,他们就像一个漩涡一样,包裹着范雎奔向远方……

三、得势秦国:把握时机,毕其功于一役

就连去秦国的一路,范雎走的也不平坦。刚进秦国的境内不久,他们就遇到了穰侯的车队。

穰侯魏冉在秦国可谓是一手遮天般的人物,他是当今秦王母后的弟弟,也就是秦王的舅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遇到这么一个人,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范雎厉害在哪 2个天敌与3个贵人(5)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穰侯魏冉

这一次范雎学乖了,在经过了须贾的事情之后,每次遇到机会他都要先思考一下这个人的性格如何,如果他不是那种像郑安平或者王稽那样愿意推荐人才重用人才的人,而是向须贾那种嫉贤妒能的人,则绝对不能依靠。而魏冉在范雎的眼中,是须贾那一类人。

的确,魏冉在秦国独掌大权,他非常厌恶关东有所谓的人才跑来秦国和他抢饭碗,所以听闻有什么宾客才子之类的就一律驱逐。范雎对其的洞察非常敏锐,于是他躲在车中不去见魏冉,同时让王稽想办法蒙混过去。

果然,魏冉看见王稽的车队后就跑去询问,表面上问关东诸国有什么动静没有,其实就想看看王稽有没有带什么人回秦国。王稽装傻充愣,蒙骗魏冉说没有,魏冉将信将疑的走了。

魏冉刚走,范雎就从车中跳下来说道:

魏冉这个人是一个慢半拍的人,我在车中看见他走时有些犹豫,他之后一定会想起来没有搜查你的车子,我还是先独自一个人走,等他一会儿过来查过了之后你们再来接我。

说完就一口气跑了十几里地。

果不其然,魏冉很快就带着人马回来了,二话不说就跳上车进去搜查,结果一无所获,放心后的魏冉这才放过了王稽的车队。而范雎,早在前面等着王稽了,就这样,他们一行人算是历经坎坷到达了咸阳。

经历这件事情之后,范雎更加明白了人性是一个多么复杂的东西,他在心中暗自下决定,以后绝对不能再栽在里面了。但是,秦国之行对范雎而言,依然还是不顺利。

范雎来秦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秦王的信任和重用,但王稽对范雎的推荐,却丝毫没有引起秦昭襄王的重视。也许,是秦王根本没有听过范雎此时的名字,所以不相信王稽的推荐,范雎在秦国用的是之前郑安平给他取的化名张禄。

就这样过了一年,范雎感觉长此下去也不是个事,便决定孤注一掷,冒着被驱逐的风险,给秦王上了一封奏书。在这封奏书中,范雎巧妙地利用了人性的弱点,那就是对事物的好奇心,以此来打动秦王。他并没有在奏书中言明自己的主张,而只是向秦王透露自己有治国图霸的策略,希望见见秦王,如果秦王不见的话,那自己就走了。果然,胸有大志的秦昭襄王一听有人有这种大计,那当然要见了,便立刻下令让范雎进宫。

范雎厉害在哪 2个天敌与3个贵人(6)

秦始皇的偶像秦昭襄王

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是就此飞黄腾达,还是被驱逐出境惶惶如丧家之犬?一切的一切都在此最终一役。

范雎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在秦的这一年中,他深刻分析了秦国的政治局势,认为此时的秦国正是国势日盛的时期,但却有明显的两大弊端。第一弊是对外作战的战略有误,第二弊则是国家政权的重心不对。

秦国地处西垂,但在对外作战中,却屡屡越过三晋(赵、魏、韩)而东伐齐、楚,虽然秦军战斗力颇强,但依然没有取得什么大的胜利果实。而之所以有这种作战战略,则和当时在秦国掌权的宣太后和魏冉有关。

魏冉的封地大多都在齐国附近,例如定陶。所以他在执掌秦国军政大权之时,就经常借秦军之力伐齐以扩大自己的封地,这就是所谓的以公利私。而宣太后作为魏冉的姐姐,自然是支持弟弟的,更可况,宣太后是一个权力欲望很强的女人,她长期执掌秦国国政,秦王虽为王多年,但实际是受制于自己的母亲与舅舅的。范雎综合分析后,认为这是阻止秦国进一步强大的最大障碍。

通过与秦王的多次见面交谈,范雎向秦王提出了两个建议——远交近攻与加强集权。这一点很符合秦昭襄王的胃口。

范雎厉害在哪 2个天敌与3个贵人(7)

远交近攻与连横之策有异曲同工之妙

远交近攻让秦国放弃攻打远离自己国土的国家,而集中精力攻打相邻的国家,如此则“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同时逐步剥夺穰侯和宣太后的权力,将其集中到秦王手中,如此秦国必将日益强大。

平心而论,范雎的这两个建议非常符合当时秦国的发展,宣太后姐弟二人的执政虽给秦国也带来了强大,但也给秦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秦昭襄王是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君主,面对范雎的建议,他内心表示极度的赞同,君臣二人一拍即合。于是,宣太后姐弟的权势接连被夺,秦国军事战略的巨大调整等一幕幕好戏在秦国不断上演。而伴随这个的,是范雎地位的一步步升高。

范雎厉害在哪 2个天敌与3个贵人(8)

影视作品中的宣太后

终于,他坐上了秦国国相的宝座。

四、君子报仇?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范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但他却依然跳不出这个人性的漩涡。

面对秦国军事战略的远交近攻,秦国的邻国魏国可是遭了秧,近几年接连遭到秦国的军事打击,没有办法,他们不断派使者到秦国求和,而有一次,被派来的是须贾。

听说须贾作为使者来秦之后,范雎立刻在心中有了波动。短暂的沉默之后,他决定跟须贾演一出好戏。

范雎命人把自己打扮的破破烂烂的,一幅落魄不堪的模样,然后跑到须贾的住处拜见这位曾经的故人。

看见范雎之后,须贾的第一反应是吓了一大跳,这也难怪,他一直以为已经死了的一个人突然出现在自己的眼前,由不得他不吃惊。但很快,他就明白了范雎不是还魂,而是一个真的人,他当时是侥幸逃脱的。短暂的一番询问之后,须贾得知了范雎的“经历”之后,看着眼前这个衣着破烂不得志,中年须发又有些鬓白的人,心中竟起了丝丝地哀伤之意。

须贾真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曾经的他把范雎往死里整,现在再遇故人,却依然抱有这种强者般的怜悯。范雎从心里觉得好笑,但他依然决定将戏接着演下去。

须贾此行的目的是劝说秦国不要攻打魏国,而他也知道,现在的秦王对一个新来的从未听过名字的丞相是言听计从,所以想暗地里结交这个丞相,却苦于无门。范雎则故意透露自己可以见到他,愿意为须贾引路,但须贾却很不屑,认为范雎不过是在吹牛,便借口说车子坏了,还说什么非得坐豪华的四匹马拉的车子才能去。范雎决心跟他把戏演到底,还真给他弄来了辆豪华的车子,还亲自给他驾车,载着他回了自己的府邸。

到府邸之后,范雎假意说先进去通报,但等了许久都没有出来,须贾不耐烦,就询问看门人秦国的相国在不在。可守门人的回答却让须贾大吃一惊,原来刚才给自己驾车的人就是秦国的相国!

须贾终于意识到自己被耍了,但他也立刻意识到自己要大祸临头了。于是,他赶紧脱掉上衣光着膀子膝行前去给范雎道歉。范雎历数他的罪过,把他痛骂并羞辱了一顿,但介于之前须贾看着自己装成落魄的样子时还给自己饭吃,饶了他一命。

须贾的仇范雎算是报了,但魏齐的仇还没有报,范雎于是借须贾之口,将话带给了魏国:

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范雎厉害在哪 2个天敌与3个贵人(9)

魏都大梁城平面图

魏齐听闻现在秦国的国相张禄就是当年的范雎,知道大事不妙,收拾东西连夜逃出了魏国,跑到了赵国,最后依然被秦国所逼,自杀后头颅被送到了范雎的手中。

这是范雎对待自己曾经的敌人,而对待曾经帮助自己的人,范雎则给予很大的帮助。王稽和郑安平,都被范雎所侧重,在秦国仕途顺利。

恩仇如此分明,是范雎对不同人性的不同态度。而经过这么多事情之后,他更是坚持着这个原则,凡是对自己有恩的人一律提拔信任,而对自己有怨的则打击报复。正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是也。

五、人性的漩涡

范雎活在人性的漩涡之中,久久不能自拔,他以此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而最终,他也毁灭在这个漩涡之中。

由于曾经的经历,他在心中越来越坚定的树立了一个信念,那就是报答曾经的恩者,同时保持住自己的权势与地位,这是范雎此后一生都在坚持的东西。

对秦国而言,范雎是有大功劳的,但同时,他对秦国也有着巨大的破坏,而这个破坏,便体现在了邯郸之战之上。(对此,我们早前有一篇爆文详细讨论了这次战役秦何以败?秦军史上最可耻一战,导致统一天下的步伐推迟了36年

范雎厉害在哪 2个天敌与3个贵人(10)

邯郸之战示意图

长平之战以后,秦军迅速包围赵国都城邯郸,意图一举灭亡赵国,但范雎却对此很不高兴。他不高兴的原因,是因为这场战役的主帅是白起。

长平之战的空前胜利让白起的名号响彻天下,秦国上下皆盛赞白起,就连秦王也很器重他,这让身为国相的范雎心中很不安。于是,面对秦国国家利益的关键时刻,范雎选择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向秦王进言退兵,秦王犹豫后同意了他的建议,大好的机会一去不复返,这让白起很是心痛。

而后,范雎继续挑拨白起与秦王的关系,最终使得白起含恨自杀,秦国失去了最重要的一个军事将领。

之后,秦王后悔当初撤兵,意图继续围攻邯郸,范雎趁机推荐曾经的恩人郑安平为将,结果,秦军遭遇了百年来最大的一场失败,秦军在邯郸城下被击败,全军覆没,郑安平投降!

事后郑安平被追究战败的责任,范雎因为举荐的原因,按照秦法要一并治罪,但由于秦王的偏袒,没有对其治罪。然而坏事连连,范雎的另一个贵人,王稽任河东郡守,私下和诸侯勾结,被杀。

曾经的贵人相继倒台,范雎的内心陷入了纠结。可以说,这个时期的范雎是属于典型的任人唯亲,和当初提出远交近攻与集权秦王时的范雎不可同日而语,而让他从一个一流的谋略家变成现在这样接连给秦国造成伤害的人,则还是来自于他的内心。

人性的漩涡带着范雎前进,也将其带向了毁灭。

之前的种种经历让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与地位而不惜陷害白起,他不考虑郑安平与王稽的实际能力而让他们身兼重任,结果都没有好的下场,无疑都来自于他以前的经历。

对有恩之人要厚厚报答,对有仇之人要置之死地。

人性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它成就了昔日的范雎,让他从鬼门关爬了回来并成为了权倾一时的丞相,但它也扰乱了他的心志,让他背离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郑安平与王稽的相继倒台,让范雎在秦国的政坛上再也混不下去了,就算秦王有意偏袒他,当时的环境与他的内心都无法让他继续做相国。史书中说他是有意退位让贤,不过是一个借口,他不得不退位,也不得不让贤,这是他的宿命。

在秦国竹简《编年纪》中,记载王稽被杀的那一年,张禄(范雎在秦国的化名)也死了,不管其是被卷入案件被杀,还是那年黯然退位之后得以善终,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范雎最终的命运,乃是其被卷入人性漩涡的结果。

范雎厉害在哪 2个天敌与3个贵人(11)

央视纪录片《云梦睡虎地秦简》

参考资料:《史记·范雎列传》;《战国策》;杨宽《战国史》

欢迎关注趣说正史,带给你真实而有趣的历史。秦灭六国最惨烈的一场战争,究竟是谁的过错导致了失败?

还定三秦:刘邦一生中最漂亮的一战,看他如何在4个月内扫平关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