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诗歌朗诵墨梅(开学第一课自主阅读诗歌)

开学第一课诗歌朗诵墨梅(开学第一课自主阅读诗歌)(1)

开学第一课诗歌朗诵墨梅(开学第一课自主阅读诗歌)(2)

进入九年级上学期,小说的长度、诗歌的数量和文言文的难度都有所增加,学生会普遍感到阅读能力需要得到提升。

而第一单元的五首诗歌,直接给学生抛来了自主阅读的任务,可见课程设置是很开放的,但是同学们应该要怎么读这些诗歌呢?

今天螺蛳君就来带着大家品读其中两首:《沁园春·雪》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沁园春·雪》

1.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②感受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及作为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决心。

③体会词中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④客观看待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价,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2.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一生写过不少诗词,其中我们熟悉的用“沁园春”填词的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

3.背景知识: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4.细读诗歌:

开学第一课诗歌朗诵墨梅(开学第一课自主阅读诗歌)(3)

“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和“驰”,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感,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开学第一课诗歌朗诵墨梅(开学第一课自主阅读诗歌)(4)

“惜”字的丰富含义:

a、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

b、惜中有贬。委婉批评了他们的不足,短于“文治”。

c、惜中寓志。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5.把握主旨: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怎样理解?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两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

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的歌颂,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6.全词小结:

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评古论今,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到评说封建帝王的不足,水到渠成地过渡到歌颂真正的英雄人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人民,从而将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学习目标:

①反复诵读,体会诗人为表现浓郁的“爱的赞颂”,而选取的清新、富有情意的意象。

②初步领会诗歌特有的内在美感,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③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赏析作者奇特的艺术手法,感受语言魅力。

2.作者简介:

开学第一课诗歌朗诵墨梅(开学第一课自主阅读诗歌)(5)

●林徽因(1904-1955)

林徽因(1904-1955),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妻子。

三十年代初,林徽因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上,林徽因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有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3.写作背景: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详。这首诗是为儿子粱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喜悦。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重要流派,提倡新格律诗,主张诗的形式格律化和“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林徽因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她的诗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注重感觉的微妙,比喻的新奇,意象的渲染及情绪的回旋。她以其优雅芬芳,柔美细腻的特色显示了诗作独特的审美价值。

4.朗读诗歌:

开学第一课诗歌朗诵墨梅(开学第一课自主阅读诗歌)(6)

长句的停顿要得当;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注意重读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5. 细读诗歌:

①这首诗以“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可上下滑动)

答:人间四月天是春天中的盛季:阳光明媚,绿草如茵。人间所有的甜美、情思和梦幻尽在这奇妙的四月天呈现无遗。用“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明净澄澈、美丽、带着爱的光辉。

②诗人通过不同的感官来描写“四月”所独有的景物,试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可上下滑动)

视觉:“黄昏”“星”“云烟”“花”等

听觉:“笑响”“四面风”“燕子呢喃”

触觉:“风的软”“暖”

作用:多角度展开描写,表现了诗人的“爱之深,情之切”。能引导读者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诗人心中的“爱”,给读者以感染。

③写作特色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可上下滑动)

音韵美:注重押韵,每一节都是第一和第三行押韵。诗人又故意用一些“陌生化”的断句,读起来需放慢语速,又有一种节奏美。

图画美:诗人所选的意象鲜艳而美丽,如“黄昏”、“星子”、“百花”、“ 雪化后那片鹅黄”、“初放芽的绿”、“梦中的白莲”等,诗人将春天一系列美好的景物,饱含感情地描画出来,色彩鲜妍,如画一般美。

结构美:诗共有五节,每节三行,且字数与句式灵活多变,灵动而不呆板。

6. 诗歌主旨:

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

本文是一首表达母爱的亲子之诗,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首对生命的赞歌。诗人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以抽象的爱、暖和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表达对儿子真挚的爱。

开学第一课诗歌朗诵墨梅(开学第一课自主阅读诗歌)(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