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调皮搁浅(海豚无处可逃)

“二手烟”

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上漏油事件。因为海上钻井平台爆炸,造成2亿多加仑的原油泄漏到海洋当中,其中大部分原油上浮到海面。

在后期的清理过程中,因为浮油的量实在是太大,工作人员最后燃烧掉了大部分上浮到海面的原油,形成的有害气体直接进入大气中。

海豚调皮搁浅(海豚无处可逃)(1)

在美国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发生之后,46只海豚的尸体被冲上了岸,人们通过解剖这些海豚尸体后发现,死去的海豚患有严重的肺部疾病和肾上腺退化,包括激素调节和免疫系统都存在重大问题。

科研工作者得出结论,这可能是暴露于烟雾中的碳氢化合物引起的病变,因为在实验动物中,暴露于多环芳香烃可能导致类似的肾上腺萎缩,并损害其生殖系统。

可以肯定的是,石油泄漏的影响还远不止这些。五年后的一项研究表明,原油燃烧形成的化学烟雾使生活在附近的一种鼻海豚患上了严重的肺部疾病,并且使这种海豚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并造成其后代的高死亡率。

海豚调皮搁浅(海豚无处可逃)(2)

鲸鱼和海豚的生理结构十分脆弱,非常容易受到有害烟雾的影响。因为它们需要通过气孔快速交换大量的空气,所以很容易吸入大量的有害烟尘。

而且,鲸鱼和海豚还缺乏陆地动物所具有人的鼻窦和其他的鼻腔结构,无法通过分泌粘液吸附有害颗粒物,并通过打喷嚏等方式排出体外,使它们暴露于有害气体的风险增加。

虽然石油泄漏不常有,但有毒烟雾的来源却有很多。去年,在美国西海岸肆虐的野火就是一个典型。这场持续时间超长的野外森林大火,烧毁了数万平方千米的森林,产生了大量的有害烟雾,人们有理由相信,这场大规模野火会伤害到附近海里的海洋哺乳动物。

由于气候变化,野外大火将越来越频繁,从去年的澳大利亚大火,到美国西海岸的大火,这样的野火只会越来越频繁,而这对海豚来说,水里的日子已经很艰难了,现在空气又出现问题,简直是双重打击。

两只橡胶手套

2019年的夏天,一头雌性的瑞士海豚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搁浅死亡。

这条搁浅的海豚被人发现的时候还活着。当地的村民不断用水浇到她身上,希望能够维持她的生机,但现场没有人能救得了她,半小时后,她最终还是死亡了。

当地鲸类保育工作者把它的遗体暂时保存在了冷库里,并在一年之后对它进行了解剖研究,借此想要还原她搁浅死亡的真相。

海豚调皮搁浅(海豚无处可逃)(3)

图片来源:喵鱼酱

瑞氏海豚也被成为“里氏海豚”或者“灰海豚”,因为它的体表经常布满各种因同类间打斗、鲨鱼攻击、捕猎时受伤等造成的斑块,所以又被成为“花鲸”,在我国东海和南海曾经大量分布,如今种群数量急剧萎缩。

解剖没多久,科研工作者先是发现她的皮下脂肪层比较薄,应该是营养不良,但暂时还无法确认是否跟体内病变有关。

然后人们又在它的呼吸道和消耗道内发现了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应该是这条海豚死亡的直接原因,在沙滩上搁浅,剧烈挣扎,吸入大量的泥沙,最后导致窒息死亡。

海豚调皮搁浅(海豚无处可逃)(4)

图片:喵鱼酱

接着,人们在它的胃里发现了最终的凶手——两只橡胶皮手套。

因为通过各项检查发现,这条瑞氏海豚的各项指标都正常,没有异常病理表现,唯一的问题都指向那两只橡胶皮手套。

大家通过图片可以看出,两只皮手套并不是同一时期被吞入,其中一只在海豚的胃里已经呆了一段时间,破损严重,另外一只完整且颜色正常,应该是刚吞入没多久。

海豚调皮搁浅(海豚无处可逃)(5)

图片:喵鱼酱

这俩货在她的胃里,搅得她再也不能好好消化食物,日渐消瘦,最后因痛苦不堪,直至体力耗尽被潮水推送到海滩而搁浅,这个应该是较为合理的推测。

2019年,研究人员收集了搁浅于希腊的34头齿鲸的胃含物数据,在26.5%的个体胃里发现了大型的塑料垃圾。类似抹香鲸的数据甚至高达60%。

类似的情况在我们国内也有。2015年6月,一头年幼短肢领航鲸在台湾的台中搁浅,它的胃里有10公升的垃圾。2018年3月,三头小虎鲸搁浅于台湾高雄,其中两头的胃中被发现了足足18只塑料垃圾袋,还有发泡胶和海绵块等垃圾等等。

塑料确实给人类的衣食住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它的极难降解的缺点,却正在慢慢吞噬我们的海洋,残害海洋中的各种生灵。而且除了那些被人为丢弃的塑料制品,很多渔具更是在扮演着致命杀手的角色,特别是那些早就被丢弃的“幽灵”渔网,只要一被缠上,就是死路一条。

花胶和金枪鱼

花胶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材,是由海洋中石首科鱼类的鱼鳔干制而成,比如大家熟悉的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鮸鱼等都石首鱼科鱼类。

在我国,因为花胶市场需求旺盛而濒临灭绝的石首鱼不在少数,最有名的就要数黄唇鱼和褐毛鲿鱼,这两种鱼,在我们近海已经近乎绝迹,而且由它们的鱼鳔制成的鱼胶更是被炒上了天价。

海豚调皮搁浅(海豚无处可逃)(6)

我国海关查处的走私石首鱼鱼胶

花胶是石首鱼的鱼泡泡不假,某些石首鱼濒危跟花胶食用有着直接关系,可为啥会跟海豚扯上关系?

跟花胶扯上关系的海豚在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亚湾,名字叫做小头鼠海豚,是当地海域独有的一种海豚。

因为除了日本著名的海豚湾地区,每年会捕杀上万头海豚外,暂时还没有哪个国家会特意捕杀海豚,所以小头鼠海豚原本过着还算惬意的生活,直到当地海域的一种叫做麦氏托头石首鱼的鱼种被开发出来,鱼鳔被用来制成花胶,用来供应美国和中国的花胶市场。

因为麦氏托头石首鱼的花胶形似黄唇鱼胶,而在中国黄唇鱼鱼胶的天价,进一步加剧了加利福尼亚湾麦氏托头石首鱼捕捞,而捕捞麦氏托头石首鱼所用的刺网则给当地的小头鼠海豚带来了灭顶之灾。

海豚调皮搁浅(海豚无处可逃)(7)

被刺网波及的小头鼠海豚

如今,不但也是的麦氏托头石首鱼资源近乎枯竭,小头鼠海豚更是仅剩下十数头,虽然美国、中国和墨西哥三国联合打击麦氏托头石首鱼的花胶贸易,但至今都没能做到完全终结,而小头鼠海豚更是有极大的可能为第一种因人为捕捞而灭绝的海豚。

像小头鼠海豚这么悲催的海豚虽然很少,而且除了少数像日本这样的国家有捕捞海豚的传统,大部分国家都没有把海豚列入渔业捕捞的名单中,但海豚的日子却并没有因此而轻松多少。

现代渔业对海豚最大威胁,除了各种渔网,就要数延绳钓金枪鱼作业了。这种最长能达到100公里,有多达3万枚鱼钩的超级渔具,给公海海域的海豚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一旦中钩,就相当于去了半条命,能不能逃出升天,还得看船员的心情。

海豚可以算是海洋动物里比较幸运的动物,在现代渔业面前,鲨鱼除了鱼翅,还有肝脏和鱼肉被人惦记,鲸鱼的日子虽然比18世纪好太多了,但受到的打击太大,至今都没有缓过劲儿来。其他的海洋鱼类都在忍受人类的残酷捕捞,疲于奔命,只有海豚,似乎游离于这残酷的捕捞之外。

可这样的想法却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在人类活动巨大的影响力之下,没有任何一种海洋动物,能够游离在外而不受影响,海豚自然也是如此。无论是塑料、烟雾,还是各种商业捕捞作业带,虽然不至于对全球各地的海豚种群带来致命的影响,但这种钝刀子割肉所带来的伤害,正在一点点蚕食海豚仅剩下的生存机会。

海豚作为一种海洋哺乳动物,除了繁殖率低外,人工繁育更是极难的,也许稍有不慎,就会被我们逼上绝路。(完)

感谢阅读,喜欢本文就点个赞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