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六大名旦去世时间(六大名旦皆仙逝)

豫剧六大名旦去世时间(六大名旦皆仙逝)(1)

2022年5月29日,享年100岁的豫剧马派创立者马金凤老师在青岛仙逝,她也是豫剧六大名旦最后一位离开人世的,常香玉大师是2004年6月1日享年81岁、陈素真大师是1994年3月29日享年76岁、崔兰田大师是2003年4月5日享年77岁、阎立品大师是1996年8月11日享年75岁、桑振君大师是2004年7月9日享年76岁。随着马金凤大师的离世,豫剧六大名旦成为历史名词了,豫剧旦角的辉煌时代是不是也过去了呢?这恐怕要用历史来回答吧。

要看豫剧旦角的未来,首先看1993年举办的“当代中国豫剧十大名旦”的表现。当年评出了张宝英(河南)、牛淑贤(河北)、王清芬(河南)、虎美玲(河南)、李喜华(湖北)、菅爱梅(河南)、朱巧云(河南)、李金枝(河南)、陈淑敏(河南)、马莉(河南)、胡小凤(河北)、章兰(山东)为豫剧新10大名旦。历经这么多年的发展,唯有聊城豫剧团的章兰老师(二度梅)被杨兰春老师称得上是自成一派,也是东路豫剧的佼佼者。其他的都没有突破流派。

豫剧六大名旦去世时间(六大名旦皆仙逝)(2)

东路豫剧领军人:章兰(二度梅)

其次要看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情况。因为梅花奖是以奖励中青年戏剧艺术表演的国家奖项。1983年创立,1984年是第一届到2005年第22届一直是每年评选一次,2007年到现在是每2年评选一次,已经累计评选了30届。这30届中,从1987年第4届许昌豫剧团的汤玉英老师第一个获奖,到2019年第29届河南豫剧院青年团的吴素真获奖,总共有38名豫剧演员获奖。

其中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的王红丽、河南省豫剧院二团的李树建老师和聊城豫剧团的章兰老师3人获得二度梅,另有原洛阳豫剧二团的陈淑敏老师获得戏曲、歌剧跨界二度梅。获奖演员中常派传人有虎美玲、李金枝、谷秀荣、陈淑敏、小香玉、朱桂芹、汪荃珍、杨红霞、王慧、徐俊霞、楚淑珍等11人。陈派传人有牛淑贤、王清芬、田敏、徐俊霞、吴素真等5人。马派传人刘雯卉(也是阎派再传弟子)等1人。阎派传人有李喜华、朱巧云等2人。桑派胡小凤、苗文华、郭美丽等3人。马派弟子获得梅花奖的明显偏少的原因是马金凤大师告诫弟子“少参选,多演戏”。崔派尚未有演员获得梅花奖。豫剧中男演员获得梅花奖的还有鹤壁市豫剧团的金不换老师(牛得草派)、濮阳市豫剧团的贾文龙老师(王善朴派)等2人。

豫剧六大名旦去世时间(六大名旦皆仙逝)(3)

河南小皇后豫剧团(民营)团长王红丽(二度梅)

这里要说一下二度梅王红丽老师,创立了民营的小皇后豫剧团并担任主演,其代表作有《司文郎》《风雨行宫》《铡刀下的红梅》等,她的唱腔艺术特点被誉为陈姿阎韵。还有汪荃珍老师,尽管是常香玉大师的亲传弟子,都是她并没有受制与常派,而是根据自己的音域特色特色而是广征博引,博采众长,精益求精,其代表作《香魂女》《风雨故园》《刘青霞》被誉为“女性命运三部曲”。汪荃珍演绎的三位杰出女性,生动感人,在艺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于豫剧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现在还没有人提议王红丽、汪荃珍老师命名为新流派,但是二人的艺术成就至今无人可及。从章兰、王红丽、汪荃珍等艺术家的唱腔特色看,豫剧旦角发展趋势是六大流派融合,否则只有守正,没有创新,更不能创出新流派。正像梅花奖获得者平顶山豫剧团的楚淑珍总结的马派的“脆”、阎派的“甜”、崔派的“味”、陈派的“做”、常派的“字”。谁能把这五大流派融合二个以上,就会有自己的特色。

豫剧六大名旦去世时间(六大名旦皆仙逝)(4)

河南豫剧院书记汪荃珍老师

男演员中金不换老师这些年,也在探索,他既能演牛派,也演刘忠河的豫东红脸王戏。而河南豫剧院李树建院长,更是在豫西调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具有明显个性特征的独特唱法,既有豫西调王二顺嗓音洪亮、音域宽广、声韵醇厚的特色,又使原本就擅长表现曲折委婉感情的“豫西调”更加悲壮苍凉。他的代表剧《清风亭》《程婴救孤》《苏武牧羊》《义薄云天》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忠、孝、节、义”的伟大品质。形成了豫剧新李派(区别老李派李斯忠)。这也是豫剧男子唱腔新的突破。遗憾的是李院长与2022年6月退休了,豫剧的领军人物只有看后来人了。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已经有陈派传人吴素真获得了2019年第29届梅花奖,还有从菏泽豫剧团调入青年团的的刘雯卉也获得2013年第26届梅花奖,也是马、阎两派弟子。但愿这些新人能够为豫剧的守正创新带来新的希望。

豫剧六大名旦去世时间(六大名旦皆仙逝)(5)

豫剧院青年团刘雯卉(马、阎派)梅花奖获得者

豫剧六大名旦去世时间(六大名旦皆仙逝)(6)

豫剧院青年团吴素真(陈派)新秀梅花奖获得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