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朴珺年轻的时候(想起田朴珺的一句话)

偶然在网上看到 “王的女人”田朴珺漫步法国的一组街拍照。

照片上的田小姐身穿黑色修身裙,身披红色大衣,再配上黑色帽子和白色珠串,整体穿搭看似无懈可击。

田朴珺年轻的时候(想起田朴珺的一句话)(1)

看来她已经完全摒弃了以往前卫大胆的个性路线 ,而开始选择基础款配色,经典的红黑造型成功凸显高档贵气的“上流社会”风范。

不得不承认田朴珺整体装束优雅,找不出什么失分项。而且更夺目的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田小姐面容嫣红如醉,盛放出了生命中最美的姿容。

田朴珺年轻的时候(想起田朴珺的一句话)(2)

看到这些美丽的街拍照,突然想起了以前田朴珺接受采访时说过的一句话:我建议所有的女人无论如何这辈子,一定要花点钱在巴黎,哪怕待一个星期。

为什么呢,接下来她给出了答案:因为我觉得巴黎是一个太属于女性的地方。

田小姐的建议大家都能领会精神:的确,巴黎是那么 一座浪漫、美丽、充满风情格调的时尚之都。谁不向往?

田朴珺年轻的时候(想起田朴珺的一句话)(3)

没错 ,她的建议我们完全同意 ,在这样美好的地方,一个女性哪怕只短短旅居一个星期,肯定也能够得到一次全身心的美的浸润和洗礼。

当时的田朴郡面带骄矜侃侃而谈,带着一种女成功人士作为人生导师对普罗大众的开示和引导姿态。

田朴珺年轻的时候(想起田朴珺的一句话)(4)

记得当时看完那期节目,心里莫名的有一种荒谬之感:这不是原生草根故作高贵的 “何不食肉糜”的现代版吗 ?

你才刚刚飞上枝头几天,装什么大尾巴鹰呢!

这种感觉在看完最近的热映文艺片《隐入尘烟》之后,变得更加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同样是女性,同样是年轻女性,但在以西北河西走廊荒僻贫瘠的农村为故事发生地的电影中,由海清饰演的女主角“曹桂英”,却有着和田小姐云泥之别的人生命运。

田朴珺年轻的时候(想起田朴珺的一句话)(5)

她身有残疾,腿跛而行动不便,就这样还不算,也不知是内分泌系统出了什么问题,她常常不自觉尿失禁,图穷匕见的裤子惹人发笑。自然也惹人厌憎。

这样一个女子却屋漏偏逢连阴雨。大概父母早早过世,故事交代她一直与哥嫂住在一起。但显而易见,哥嫂对她极为刻薄。多年来曹桂英栖身在哥嫂后院一个破风漏雨的窝棚里,寄人篱下,苦度时日。

那样的日子况味如何?从她后来讲给丈夫的一句话就清晰了然:她小时仅仅心善给了村里可怜的瞎子一块馍馍,便被哥嫂打到半个月走不成路。

田朴珺年轻的时候(想起田朴珺的一句话)(6)

这已不是薄待,而是不折不扣地虐待。

所幸曹桂英被哥嫂当做累赘不择丑俊贤愚甩包给中年单身的马老四,却阴差阳错地碰到一个面冷心热的好人。一段生命中唯一的爱情。

尽管生活依旧艰难。甚至连一所聊以安身的土坯房夫妻俩都需要苦挣苦熬,最终才一块块砖、一片片瓦燕子衔泥般建造出来。

可是那的确是彼此苦难人生浓缩般明亮盛放的好日月。

田朴珺年轻的时候(想起田朴珺的一句话)(7)

两个都并不年轻强壮的人和同样并不彪悍有力的瘦驴终日苦苦在田间操磨,最终才能汗水摔八瓣换取一年所需钱粮,这艰苦的农耕岁月几乎接近原始,但男人却把时时漏尿的曹桂英当宝一般宠着。按照农村没事看热闹的老汉老婆们的话来说,真是恨不得顶在头上,拴在裤腰带上。

那颗从小就浸泡在人生苦水中的心,终于品尝到一丝人生的甘甜 。

而一个曾充满孤独绝望的灵魂,也开始看到希望,感到安心,体会到从未有过的安稳踏实。

当夫妻俩苦挣苦熬终于住进属于自己的土坯房,晚间躺在土炕夜话。曹桂英说,我咋都没有想到这辈子还能有自己的家,能睡在自己的炕上。

田朴珺年轻的时候(想起田朴珺的一句话)(8)

那一刻她对未来的憧憬,似乎高涨到难以遏制的程度。竟然羞涩地说,活那么大,我还从来没去过市里。

马老四接话说,我也没去过,等咱们这一次收苞谷卖了,美美地去浪一浪。

于是幸福人妻曹桂英欢喜而又羞涩地笑了起来,好像对自己的“痴心妄想”感到了不好意思。

而实际上,那的确是她无缘亦无福拥有的人间烟火。不久之后,患病的她操心给劳作的丈夫送馍馍鸡蛋,结果因晕眩一头扎进水沟溺水身亡。

田朴珺年轻的时候(想起田朴珺的一句话)(9)

虽是电影,可是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境况啊,有多少出生于荒僻乡村的女性,终其一生别说巴黎,有多少人从来都没有去到过自己所在省份的省城,甚至周边的县城。

巴黎,是像田朴珺所说的那样“花点钱”就能去的了吗?

而即便有幸出生在较大的城市,乃至省会城市的女性,其实也有很多人从来没有去过北京上海,没有坐过飞机,没有吃过麦当劳,喝过星巴克。

也不知道“海底捞”是个什么东西,路易威登是个什么“灯”。

田朴珺年轻的时候(想起田朴珺的一句话)(10)

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境况啊。生而为人就像一只只终日劳碌不休的蜜蜂,然而终其一生始终被限定在一格一格的蜂巢之中。不能突围而出,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自由。

疫情连续三年,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只剩下“活着”二字。而这也并不容易,刚刚看到著名编剧李亚玲,也就是爆款剧《北京爱情故事》的作者发文,讲述自己姐姐一家的困顿生活。

大外甥工作几年好不容易存下2万块钱,又遭遇电信诈骗血本无归,最近疫情加剧,他连原先的工作也失去 了。

田朴珺年轻的时候(想起田朴珺的一句话)(11)

而她的姐姐开了个露天小茶铺,平时勉强维持生活,但疫情一来便不能营业,生活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

而网上也曾有网友发文:疫情所困已经两个月没有出去工作了,现在账户上只有80多块钱,要再封下去,就只有吃土了……

世态种种,再反观田朴珺的惺惺作态,甚至令人感到愤怒:生而为人,谁不渴望美好精致浪漫的生活。如果有钱有闲有这个条件,又有哪个女人不想去领略一下巴黎的法兰西风情,滋养一下自己的灵魂。哪怕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

田朴珺年轻的时候(想起田朴珺的一句话)(12)

所以田朴珺真正令人反感的是,她并非如同那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小皇帝那般不知世事艰难,她的“何不食肉糜”不是来自无知,更多是来自自鸣得意的炫耀和居高临下的俯视:我知道你们去不起巴黎,但我就是乐意秀秀我的优越感怎么样吧?

真想对田小姐说一句话:做人还是低调些吧,连你的老王都不是他所宣称的那样白手成家,更不要说你这半路摘桃子的。“成功经历”举世皆知的你 ,如果说能抄捷径也必然有你的过人之处,那么得了便宜还卖乖,就难免显得过于浅薄了。

我是仇意,感谢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