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魏无羡与蓝湛的经典对话(魏无羡的这句话)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陈情令》是一部把东方含蓄之美,发挥到极致的电视剧。

从台词到对白,从眼神到表情,明明全剧没有一句直白的我爱你,可就是有一种,他们很不寻常的感觉。

或许这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

《陈情令》作为耽改剧,有别于其他言情剧的区别,它原著是纯爱小说。在改编的过程中不能出现直白的情感外露,也不能出现过度的肢体接触,所以相比其他电视剧,这种题材的电视剧,通常改编难度比较大。

陈情令魏无羡与蓝湛的经典对话(魏无羡的这句话)(1)

好在最后剧组给出的答卷万分漂亮,不仅成功排除万难上线播出,还1:1地还原了忘羡动人心弦的绝美情意。

在所有的创作之中,我觉得最成功、且最有深意的改动点,在魏无羡那一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这句话乍一看,是感叹的是知己情,但再三细细品味,你会忍不住给剧组点个大大的赞,因为这是一句隐晦的告白。

陈情令魏无羡与蓝湛的经典对话(魏无羡的这句话)(2)

今天,一起就来聊聊,为什么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是一句告白。

1、知己深意

关于知己,其实是有两种深意的,一种是纯友谊,就是灵魂契合的那种兄弟情。如果没有看过纯爱文的,大部分男性友人都符合这种,比如伯牙子期,管仲鲍叔等。

还有一种,属于朋友情感“雷区”,意思是什么都有契合,就差一步迈向情侣,类似于恋人未满,友人之上。这种的大部分都出现在男女异性朋友之间的,古装剧中向别人介绍女性朋友的时候,通常都用红颜知己。

而《陈情令》中,知己的用法,其实可以说是结合了,把爱情揉杂在一起。只要你还是你,是爱情,是友情,又有什么关系。

陈情令魏无羡与蓝湛的经典对话(魏无羡的这句话)(3)

2、情感变化

知己这两字,魏无羡说了两次。一次是在十六年前百凤山,一次是十六年后云深不知处。

在百凤山那次,魏无羡因为刚经历了人生挫折,从潇洒肆意的世家公子,变身人人畏惧实且人人嫌弃的夷陵老祖。

这时候的他,敏感又脆弱,就好像一只受伤的刺猬,谁碰他都想刺。

而蓝湛,虽然在刚开始和魏无羡有点误会,但最终还是选择相信魏无羡。且从这开始,一直为他寻找压制怨气方法。

这一切魏无羡都看在眼里,这才有了百凤山那句,我是你什么人,我曾经把你当做毕生知己。

看是魏无羡埋怨蓝忘机多管闲事,其实是想试探自己在对方心里的分量。

该是有多深的触动,才会忍不住脱口要名分。该是多大的勇气,才能承认自己的在意。

第二次是在十六年后,云深不知处。

如果说十六年前那次是情感冲动,那么这次就是情感默认。

陈情令魏无羡与蓝湛的经典对话(魏无羡的这句话)(4)

魏无羡经过蓝湛在金麟台的立场表态,本身情感就已经很波涛汹涌了。这不是蓝湛第一次在百家面前表态站队,但却是第一次在魏无羡面前公开维护他,这让原本就重情的羡羡如何不动容。

再加上后面蓝曦臣对他说蓝湛身上戒鞭痕的由来,知道了蓝湛为他遭受的一切,这下真的就算是彻底的互通情意了。

魏无羡终于确认了蓝湛对他的感情,也总算有勇气去回应这段情。

因此才有了那个情感饱满的眼神凝望,以及那句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人生能有一个如此懂自己,认同自己,接纳自己的人,是友人是情人又有什么区别呢,重点是有。

陈情令魏无羡与蓝湛的经典对话(魏无羡的这句话)(5)

3、升华

《陈情令》是一部包含成长意义的电视剧,从魏无羡的经历主线出发,故事发生的每一个结点,每一个参与者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警惕的地方。

所以这样一部有深意的剧,就不仅仅是蓝湛魏婴个人的知己情了。

从宏观来看,是观众和演绎者们的情义共情,让我们明白知己情的伟大。

而微观的角度,是让我们看到,所谓知己情就是柏拉图式的恋爱,一种无需言语就能懂的情感。

陈情令魏无羡与蓝湛的经典对话(魏无羡的这句话)(6)

总的来说,不管是什么情,都改变不了忘羡只属于彼此的事实。感情的世界很复杂,但只要人对了,一切都无所谓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