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作家陈彦毕业院校(陕西作家再获茅奖)

陕西作家陈彦毕业院校(陕西作家再获茅奖)(1)

陕西作家陈彦毕业院校(陕西作家再获茅奖)(2)

8月16日上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揭晓,陕西作家陈彦《主角》榜上有名。这是继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届)、陈忠实《白鹿原》(第四届)、贾平凹《秦腔》(第七届)之后,陕西作家再次喜获“茅奖”殊荣。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旨在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每4年评选一次,是中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陕西作家陈彦毕业院校(陕西作家再获茅奖)(3)

陈彦

对于最终能在234部参选作品中杀出重围,陈彦表示,“真没敢多想,毕竟茅盾文学奖规格很高,要求很严,作品能不能达到那种水平,是不敢太自信的。”

《主角》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一个以中国古典的审美方式讲述的寓意深远的“中国故事”。作者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其间各色人等于转型时代的命运遭际跃然纸上,既发人深省,亦令人叹惋。

20年痴迷戏曲文化,我写的都是我所熟悉的生活

从专业编剧到团长、院长,陈彦在陕西戏曲研究院干了二十多年,长期研究秦腔、地方戏曲文化,对《主角》故事发生的历史舞台十分熟稔。在他看来,临时去采风、调研一下皮毛,是没办法写的,只有长期浸泡其中才能真正了解其生态。他说到,“我写的都是我所熟悉的生活。”

陕西作家陈彦毕业院校(陕西作家再获茅奖)(4)

陈彦手札欣赏

1979年,16岁的他学习改编了舞台剧《范进中举》,这算是在戏剧创作上的牛刀小试。17岁,在《陕西工人文艺》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爆破》,按陈彦自己的话说,“我的文学梦一经点燃,就再没熄灭过”。

后来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20余年,从编剧到团长、从团长到院长,再成为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彦与文学的缘越结越深,收获了众多中国戏剧界顶级奖项。

三次获“文华编剧奖”“曹禺戏剧文学奖”;

三度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多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他还是 首届“中华艺文奖”获得者。

2011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推出了大型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这部戏包揽了所有戏剧作品国家级奖项,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这部戏创作中,因为到手的素材动用太少,弃之可惜,时隔两年,在秦腔现代戏的基础上,陈彦再度创作提升,于是,便有了同名长篇小说《西京故事》。

陕西作家陈彦毕业院校(陕西作家再获茅奖)(5)

《西京故事》

《西京故事》之后,2015年又推出了《装台》。《装台》出版后,被评为“2015中国好书”文学艺术类第一名。

文艺批评家李敬泽就建议:“从《装台》看,你对舞台生活的熟悉程度,别人是没法比的。这是一座富矿,你应该再好好挖一挖。写个角儿吧,一定很有意思。”

在文艺团体工作了几十年,与各类“角儿”打了半辈子交道,写“角儿”不难。

于是,才有了《主角》。

陕西作家陈彦毕业院校(陕西作家再获茅奖)(6)

为小人物立传,每个人都既是主角又是配角

陈彦说:“我总在为小人物立传,我觉得,一切强势的东西,还需要你去锦上添花?我的写作,就尽量去为那些无助的人,舔一舔伤口,找一点温暖与亮色,尤其是寻找一点奢侈的爱。”

陈彦创作的戏剧、小说大多取材于百姓生活,主人公都是“小人物”。

生活中主配角几乎无处不在,而用舞台艺术中的真主角来表达这种主配角的关系,更有趣,更丰富,并且也更能裹挟进社会生活的“汤汤水水”与方方面面。

陕西作家陈彦毕业院校(陕西作家再获茅奖)(7)

《主角》的主角叫忆秦娥。一九七六年她出场时,还不到十一岁。姐妹俩,她排行老二。父母亲更希望她们能招引来一个弟弟,因此,姐姐取名叫来弟,她叫招弟。招弟对上学兴趣不大,上完学还得回来放羊,倒不如早早回家放羊算了,她想。论条件,县剧团招收演员,是应该让她姐去的,她觉得她姐比她漂亮、灵醒。可家里觉得姐姐毕竟大些,还有用场,就硬是把她送了去。她舅胡三元是剧团的敲鼓佬,觉得外甥女唤招弟太土气,就给她改了第一次名字,叫易青娥。这个名字,也是因为省城剧团的大名演叫李青娥,才照葫芦画的瓢。后来,易青娥还果然出了名,又被剧作家秦八娃改成忆秦娥了。也许是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又有点意思,忆秦娥竟然从此就爆得大名,一步步走向了“塔尖”,终成一代“秦腔皇后”。

“我是无意单纯为一个主角作传的,主角忆秦娥只是一个载体。作为一个社会人,我的年龄基本与忆秦娥相仿,我是想把我这半生的经历与感悟说给人听。忆秦娥只是我的精神载体,也希望她能承载更多人的精神脉相。我们这代人,与国家近五十多年的历史休戚与共。任何人的命运都是要与时代紧密交织的,任何人的生命也都是“四气”具备,“五味”杂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要交的答卷就是通过一群主配角的生活,把一个时代的“蓄水池”搅动起来。”陈彦说到。

因此,《主角》并不是简单地谈秦腔、谈舞台艺术。“应该说,《主角》是借秦腔这个千年历史文化遗存这个口子,来谈自己对中国这四十年发展变迁的心得;借艺术舞台看更辽阔的社会舞台。既传递一种文化声音,同时在其中也能看到经济等其他的声音,看到一种众声喧哗的时代进程。”陈彦希望能够通过《主角》完成一种象征和隐喻,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既是主角又是配角。

陕西作家陈彦毕业院校(陕西作家再获茅奖)(8)

《主角》陈彦 著 作家出版社,2018年1月

《主角》所获荣誉:

① 2018年10月19日,获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②2018年12月2日,入选2018第三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

③ 2018年12月27日,入选2018中国出版30本好书“文学艺术类”榜首;

④ 2019年4月23日,入选“2018年度中国好书”文学艺术类榜首;

⑤ 2019年6月21日,入选中宣部2018年“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

⑥ 2019年8月2日,入选陕西推荐申报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⑦ 2019年8月16日,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⑧ 2019年8月19日,获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陕西作家陈彦毕业院校(陕西作家再获茅奖)(9)

陈 彦

陈 彦,陕西商洛人。一级编剧,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著有《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装台》《必须抵达》《边走边看》《坚挺的表达》《陈彦剧作选》《主角》等多部作品,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华艺文奖、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第三届施耐庵长篇小说奖等,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创作的电视剧《大树小树》获电视剧“飞天奖”。

参考来源:华商报、澎湃新闻

图片来源:网络

扬小书yangxiaoshu0610

分享一本好书

与名家亲密接触

每天惊喜不断 收获满满

欢迎加入

与我们一同感悟文字的曼妙

给心灵一片宁静的栖息港湾

陕西作家陈彦毕业院校(陕西作家再获茅奖)(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