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游戏(这个游戏竟被阿里的科学家用来治帕金森症)

游戏逐渐成为治愈疾病的一剂良药,无论是从心理,还是生理上。

帕金森症作为当下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是继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中老年人必须面对的又一大健康难题。但目前医学界对于帕金森的治疗原则依旧是“早诊断、早治疗”,无法找到根治的有效方法。

正因如此,疾病早期的“预防与护理”成为了重中之重。

最近,阿里巴巴正与南洋理工合作研发一项针对帕金森症的治疗新方案,相比每个月去医院检查,他们选择了一种成本更低的新方案——游戏疗法。

在大部分人眼中,游戏还只是一种休闲娱乐的途径;在忧心忡忡的家长心里,它们甚至能导致疾病的产生——许多家长认为“游戏成瘾”是一项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但科学家们现在正把“游戏”和“治愈疾病”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概念结合在一起。现在,阿里的科学家们希望用这种方式对抗帕金森症。

5月16日,一份视频资料显示,阿里巴巴正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一款名为《Pumpkin Garden》的平板游戏,科学家从电子竞技玩家处获得灵感,希望借助该游戏提前检测帕金森症,目前该方案已经进入了临床阶段。

老人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游戏(这个游戏竟被阿里的科学家用来治帕金森症)(1)

视频介绍,《Pumpkin Garden》将侧重于帕金森症早期的发现与预防,通过让用户完成一系列指定的操作来检测用户的手指协调性、记忆力,并根据游戏所反馈的的数据来诊断用户是否是早期帕金森症患者。

游戏以田园农场为主题,将用来检验用户手指灵活性和记忆力的操作用“手划除草”、“转水车”、“动物记忆”这样的形式代替。而游戏中所有的相关数据,如手指轨迹、记忆时间等都会被上传到数据库,并它们进行整理分析。

老人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游戏(这个游戏竟被阿里的科学家用来治帕金森症)(2)

这些数据便于医护人员远程监控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变化,也能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和研究帕金森患者的早期症状。此外,研发团队还希望能够通过用户日常的膳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数据,来对临床数据进行补充,以期达到更好的预测效果。

老人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游戏(这个游戏竟被阿里的科学家用来治帕金森症)(3)

老人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游戏(这个游戏竟被阿里的科学家用来治帕金森症)(4)

这款游戏运用到了南洋理工和阿里共同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科学家希望在一个交互式的数字环境中收集数据,并建成第一个记录帕金森发展症状的个人数据库。虽然离实现他们的最终目标尚有一定距离,但现在这款游戏已经进入了实验阶段,相信用不了太久就会普及。

不难想到,阿里和南洋理工是借助游戏来完成相应的医疗目的,其实这样的游戏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说法,即“功能游戏”。

“功能游戏”带有明确的目的(一般以解决现实社会和行业问题为主),而非单纯的娱乐休闲。有些功能游戏负责传授一定的技能,比如小时候常见的金山打字游戏“警察抓小偷”。

老人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游戏(这个游戏竟被阿里的科学家用来治帕金森症)(5)

还有些模拟了真实中严酷的工作环境,以培训某些从事特殊工作的人。瑞典科研机构就曾研发过一款构建了真实火场环境、温度和突发事件的消防员培训游戏,许多消防员在玩过之后都觉得自己的方向感提高并更有自信。

老人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游戏(这个游戏竟被阿里的科学家用来治帕金森症)(6)

当然,功能游戏应用更为广泛的领域还是在医疗,在针对病患的疾病护理、提前预防和心态调整上,功能游戏正在逐渐发挥它们的作用。比如在“癌症”,另一个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病症中,功能游戏就扮演着“辅助青少年患者治疗”的角色。

早在2000年前后,欧美人还在为电子游戏的分级制度争论不休的时候,在斯坦福大学取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帕梅拉·加藤博士就开始思考使用游戏来改善癌症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当时的青少年患者由于叛逆的心理状态,在接受痛苦的化疗时,往往会采取不配合的态度,甚至会偷偷吐掉医生提供的药片,严重影响了化疗和手术的效果。因此帕梅拉将青少年喜爱的电子游戏作为引导患者进行术后配合的手段。

老人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游戏(这个游戏竟被阿里的科学家用来治帕金森症)(7)

上图的这款《Re-Mission》就是帕梅拉设计的一款通过扮演机器女战士,与患者体内癌细胞战斗的游戏。这款功能游戏最后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它让13-29岁患者坚持服用药物的概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6%,也让使用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游戏也开始逐渐和其他的新技术相结合,为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做了不少改进。比如在2016年,风靡全球的《Pokémon GO》就曾被密歇根大学医院用来帮助未成年人从物理创伤中恢复。

老人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游戏(这个游戏竟被阿里的科学家用来治帕金森症)(8)

当时,7岁的Jack因为一场脑部动脉瘤手术,导致自己的大脑处于休眠状态。尽管他已经清醒,但无法准确表达内心所想。当时Jack接受的方案就是通过AR游戏来辅助治疗。负责Jack的医生曾表明:“在对儿童进行治疗时,让他们玩游戏是一种必需的手段。”

医生们在检测Jack头部的同时让他用右手玩《Pokémon GO》,医生认为:当他扔出精灵球,或者与宝可梦互动时,我们能看到一个孩子表现出的热情。游戏中需要玩家做出的各种手势互动,在治疗时成为了帮助Jack恢复运动机能的要素。

上述的游戏从物理层面帮助了疾病患者,而在心理层面上,游戏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加拿大就曾引进了一款由新西兰大学研发功能游戏《Sparx》,它针对的是患者的心理疾病:抑郁症和焦虑。

老人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游戏(这个游戏竟被阿里的科学家用来治帕金森症)(9)

《Sparx》的名称来自“聪明(smart) 、积极(positive) 、活跃(active)、 现实(realistic)和未知因素(x-factor thoughts)”的首字母缩写,是新西兰大学生在2012年开发的一款“功能游戏”,旨在教导患有抑郁症的年轻人如何管理和克服他们的病情。

相比于前面的游戏,它允许多名玩家同时在线,相当于传统意义上的“网游”。玩家要在游戏中击败象征愤怒、焦虑的消极情绪,且学会如何调整情绪、了解自身病情,最终通关游戏。

2012年《英国医学杂志》也曾指出:“对于中、轻度的抑郁症患者来说,这种疗法和面对面治疗一样有效。”

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更多正在开发,或者即将完成的功能游戏,游戏形式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它们都通过“游戏”这个饱受人们误解的媒介,一步步的改善人类的生活。

自电子游戏诞生以来,大家对游戏的态度褒贬不一,但事实上游戏在很大程度上也帮助人类社会的进步。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科学家们就在用行动的方式告诉我们,科技是有属性的,关键看怎么用。即使是微小的好科技也可以带来小而美的变化,帮助到更多的人,这是这件事背后的真实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