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获诺奖小说(莫言获文学诺奖)

莫言的获诺奖小说(莫言获文学诺奖)(1)

楚天都市报记者范宁

2012年10月11日19点,当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这也是中国本土作家首次获得该奖。楚天都市报的文化记者们,第一时间兵分几路开始采访。

这是一个一直被盼望的时刻,冥冥中,这似乎也是一次终将到来的采访。

实际上,对于所有中国记者而言,这次采访最初的两个多小时,大部分花在了“满世界找莫言”上。等候在北京寓所外和高密老家门口的记者都扑了空。直到当晚9时许他亮相高密一家酒店,举办新闻发布会,“采访莫言”才算真正开始。

得奖后莫言很低调,但并不影响“莫言热”席卷大江南北:

当晚,陈忠实、方方、刘醒龙、熊召政、叶兆言等文学大咖“纷纷发来贺电”,既是表达祝贺,也是分享欣喜。

莫言获奖两天后,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第12届双年会在武汉召开。施叔青、严歌苓、张翎等作家对楚天都市报记者说,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学具有里程碑意义。

各地书店紧急增调莫言作品上架,但仍然供不应求;大小文学聚会和研讨会,“莫言”都是必谈话题;网上署名“莫言”的格言警句疯传,一时难辨真假。

直到整整一年后,楚天都市报记者赴京采访一场文学会议,依然有很多作家是为争睹莫言而来,像个小粉丝一样,见到他后肃然而立。

莫言热了,诺贝尔文学奖却有点冷了——你能第一时间回答,莫言之后这三四年的得主都是谁吗?在中国,无论是文学界还是媒体圈,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近年都有所降温,大有“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架势。

“中国本土作家何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季节性发作”的悬念被莫言终结。评论家张颐武一针见血:他的获奖,让国人对具有世界影响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焦虑得到了释放。

文化焦虑被释放,相应的,文化自信在提升。在莫言得奖之前五年间,就有不少中国作家,陆续拿下世界级文学大奖; 而近三四年间,刘慈欣、曹文轩等作家,同样在国际上颇有建树。不仅是莫言,其实很多中国作家都在努力,也都很给力。

“中国作家获诺奖”的采访已然实现,而中国作家、中国现代文化走向世界,也不再是悬念,这是一个随着中国的国力和影响力提升而不断生发的过程。

有意思的是,2015年度“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的阅读量在提升,电子阅读、热门IP 固然功莫大焉,而莫言获奖,自然也是书香弥漫的一大推动力。

2012年属于中国文学的这份小得意,注定会增彩文化中国的大时代吧?

本年度其他大事

●3月,八年来第一次降低经济增速目标(7.5%)。

●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圆满成功。

●9月,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

●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