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处世哲学什么意思(什么是忠恕之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余莉品读《群书治要》

好的处世哲学什么意思(什么是忠恕之道)(1)

摘自《成为卓越领导:<韩诗外传>里的领导智慧》

“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好的处世哲学什么意思(什么是忠恕之道)(2)

“故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所以,君子的治国之道,不过就是能够行忠恕而已。《论语》上记载,孔老夫子的弟子来向他请教,孔老夫子就说,他的道“一以贯之”。这就是忠恕之道。“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前者是从正面来说,就是我想要达到的,我想要成立的,也希望天下的人达到。后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反面来说的,就是我不想的,也不能够把它施加给别人。这两点就是君子的治国之道。

好的处世哲学什么意思(什么是忠恕之道)(3)

忠恕之道,在很多地方都有论述。比如,在《大学》上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这些都是忠恕之道的表现。就是你厌恶上级的领导,他很傲慢,对你呼来唤去地指使,你不喜欢,那你就不能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你的下属,对他没有礼貌、不尊敬、呼来唤去的;你厌恶下属的,比如你不喜欢下属没有执行力,告诉他一件事,三番五次还要提醒他,他都没有做到,不喜欢下属这样不负责任的态度,那你也不能够这样来对待你的上级。“所恶于前,毋以先后”,你不满意你前面的人的处事态度,比如他做事很多情况都没有给你交代清楚,留了一个烂摊子给你,这是你不喜欢的,那你以后与他人交接工作的时候,你就不要有这样的态度。“所恶于后,毋以从前”,你不希望后面的人怎么对你,你就不要这样对待你前面的人。比如说,有的领导一退休,很多人就忘恩负义,再也不去看他了,见面连个招呼也不打了。如果你不希望你的下属是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你的,那你对待你以前退休的领导,那些长上,就应该恭敬。这些都是忠恕之道的表现。

好的处世哲学什么意思(什么是忠恕之道)(4)

《孔子家语》中也说,“君子有三恕”:有父母亲不能够孝顺,却希望儿女能够孝顺我,这个就不是恕道了;有领导、君主不能事奉得好,不能够尽忠竭智,领导对我都不满意,我却要求属下特别听话,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办事,这也不是恕道了;有兄长不能够恭敬,还要求弟弟妹妹恭敬我、友爱我,这也不是恕道了。

所以忠恕之道就是让人能够处处反省自己,每一个结果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是不是种下了这样的因,那都是有原因的。

好的处世哲学什么意思(什么是忠恕之道)(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