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商鞅变法 大秦帝国第一变法家

一、引子

亚里士多德说:“我热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我始终坚信,人类社会的真正的推动者,就是那些矢志于践行真理的人。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追求真理,实践真理的道路会有太多的羁绊,甚至可能付出生命。

在商鞅的世界里,变法就是他坚定不移的信仰,他愿意为之生,愿意为之死,在他的一生之中,皆因为实现他的法治理想而奋斗。

一个为真理、为信仰而亡的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至少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在我个人看来,商鞅就是这样一个人。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商鞅变法 大秦帝国第一变法家(1)

二、两个男人

当商鞅看到了赢渠梁的求贤令那一刻起,他知道了他的未来,此时的秦国虽刚遭河西之战的惨败,但那里却有实现他人生梦想的舞台。

他那颗躁动的心再一次飞翔起来,大鹏展翅九万里,俯仰天地数千年。

魏国虽好,却无法安放我的灵魂。

别了,魏国,我将要到远方去寻找未来。

别了,公叔痤,谢谢你的赏识,感谢你的知遇之恩,愿你在地下可以安息。

别了,公子卬,未来在战场上我们将会再见,但那时你我将各为其主。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商鞅变法 大秦帝国第一变法家(2)

对于商鞅来讲,这是一次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决定,但对于秦国来讲,未来的帝国皆因此而起。

一只在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

影响秦国,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皆因此而起。秦孝公赢渠梁和商鞅无疑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男人,在对的时间、对的地方遇到对的人,是一场对的相遇,变法的大幕就此拉开。

对于商鞅的到来,赢渠梁是欢迎的,此时的秦国太需要有人帮他诊治,他焦虑的头发都开始发白。在迎接商鞅的道路上,摆满了鲜花,铺满了红色的地毯。

有的时候,真的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嬴渠梁希望找来个大救星,但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救世主,真正的救世界主从来都是自己。

第一次会见: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

不幸的是,当赢渠梁满怀希望见到商鞅时,他太失望啦,失望的都睡着了。因为商鞅在和他高谈阔论“为帝”之道,此时的秦国命悬一线,奄奄一息,嬴渠梁对“三皇五帝”真的不是十分的感兴趣,成就三皇五帝的伟业他不是没有想过,只是现在离他有些遥远。

这就像一个生了病的病人一样,他身上的病还没有看好,你却和他谈养生,如何活到一百岁。此时的秦国就是这样的一个病人。

嬴渠梁现在亟需要做的是如何保住秦国,不被东方六国所灭,这才是真的病症。

第二次会见:

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

当商鞅口若悬河地为赢渠梁大讲王道霸道时,赢渠梁也只是轻轻的点点头,王道虽好,却也不是他想要的菜。对于这位年轻的君王来讲,他所需要的不是这样,河西之战的惨败还在眼前,秦国的现状他比谁都清楚,当务之急是富国强军。

第三次会见:

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商鞅当然知道赢渠梁需要什么,他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试探,就是要摸清一下这位君王的真实想法。变法从来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主帅的意志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他在考验赢渠梁,他等到了这个坚定的王,他开出了真正医治秦国的药。

三、不同声音

古往今来,没有不流血的变法,变法工作从来都是一场进步与保守的斗争。

变法让我想起一首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道德经》讲,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在商鞅的心中,也有三宝:一曰知,二曰行,三曰敢为天下先。

对于这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来讲:生死已度外,唯有变法先。

没有人相信商鞅,秦国的百姓、贵族没有人相信这个年纪轻轻的年轻人能有什么名堂,都翘首以待的看着他,他成为了这个帝国的焦点。

报告商君,一名壮汉把南门的木头扛到北门啦!

商鞅听到这个消息后,兴奋地站了起来,赏,马上赏,当五十金送到壮汉面前时,这名壮汉自己也不敢相信,真的是天上掉下馅饼吗?

当他满城叫到,商君不食言,我得到五十金啦!

商鞅笑了,立木建信,他知道人心在向他靠拢。

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草令》,揭开了全面变法的序幕。其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

如果说,在变法的道路上,甘龙、杜挚等人反对,商鞅可以大行杀伐,毫不留情。

可是连秦国的储君太子赢驷也出来了,法之发行,令之所在。

卫鞅怒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不可加刑;若赦之,则又非法。”

最终太傅公子虔劓鼻,太师公孙贾黥面。

我真的佩服商鞅的勇气,他可以得罪所有人,却不能得罪太子,得罪太子意味着得罪未来。

秦国富强了,而他却埋下了祸根。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商鞅变法 大秦帝国第一变法家(3)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商鞅变法 大秦帝国第一变法家(4)

四、作茧自缚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他们终于迎来了反击的机会。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商鞅失去变法的强有力支持者,商鞅有口难辩,只得逃亡。最后,商鞅在秦军追捕中毙命,只落得个“车裂”的下场。但变法得以继续实行下去。

悬崖勒马的是将,不悬崖勒马的是将。

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商鞅变法 大秦帝国第一变法家(5)

五、结语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的改革家,他的变法改变秦国积贫积弱的现状,为后来的秦国统一东方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变法家,他不畏个人生死,坚持法家思想,终身不懈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他是一名真正的改革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