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牧与李商隐并称什么 和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

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复杂、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也正是因为这种复杂和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才成就了今天这个多样化的精彩世界。诗人们是这个世界最敏锐的发现者,他们时常能够最早发现其中的特色,最早展现出其中的精彩,所以也尤为让人关注。

唐代诗人杜牧与李商隐并称什么 和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1)

比如我们今天谈到的这个唐代诗人,只活了27岁就英年早逝。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他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诗篇。而且当我们分析他的诗词和他寿命之间关系的时候,我们发现他写诗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请以这首他最知名的诗歌为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唐代诗人杜牧与李商隐并称什么 和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2)

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李贺只活了27岁,与唐代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由此也能看出这个诗人在唐代诗歌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这首《雁门太守行》是李贺流传最广的诗篇,也最能体现出他的写作特点。

我们先来赏析下这首唐诗的内容:

首联就直接写战争场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看似写的天气,风雨欲来风满楼,但是从题目当中看,这首诗应该属于边塞诗的范畴,而这前两句其实就是描写的战场上两边列开阵势的壮观景象。敌军当然是“黑云压城”,而唐军自然是“金鳞开”,严阵以待,一场大战马上就拉开序幕!

唐代诗人杜牧与李商隐并称什么 和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3)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两句无论是色调还是氛围都显得低沉了很多,多了几分悲壮。这两句其实是正在渲染战场上的气氛,让人紧张,也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凉意。“角声满天”,指的是号角声,是大战开始的前兆,“秋色里”说明大战发生在万物凋零的秋天,更显悲壮;而“燕脂”、“凝夜紫”其实寓意的是战场上血流成河,都已经融入泥土之中,战场的残酷性不言而喻。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这里写的是大战之后援军千里驰援,“半卷红旗”写援军驰援动作静悄悄,因为稍不注意就会被发现,影响战局的扭转;“临易水”一下子让人想起荆轲刺秦的“风萧萧兮易水寒”,视死如归之感一览无余。

唐代诗人杜牧与李商隐并称什么 和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4)

霜重鼓寒声不起”,极言天气寒冷,将士们作战遇到极大困难,甚至连大鼓都敲不响了。但是面临如此困境,将士们并没有气馁,还是仍然以自信的姿态去应对困难。而这种自信和昂扬的斗志,在最后两句诗歌中得以呈现。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极言将士们的报国之心,其实也寓意了李贺自己的愿望。

唐代诗人杜牧与李商隐并称什么 和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5)

这首诗是李贺最为出色的诗篇,也是其流传最广的诗篇,同时也是最能代表其写作风格的诗篇。从这首诗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贺的写作特点,那就是善用颜色词。从首联的“黑云”、“金鳞”,到“凝夜紫”,再到“红旗”等等,无一没有鲜艳的色彩,无一不是诗人的在诗歌中的浓妆淡抹。诗人不像是在写诗,追求意境之美,追求情感的抒发,却更好像是一个画家在调色,将这首诗写的五彩斑斓。

唐代诗人杜牧与李商隐并称什么 和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6)

或许就是因为诗人李贺把生命中最敏锐的才华短时间内全部释放了出来,才会导致他的英年早逝吧。要知道和他一起并列的李白和李商隐,至少都有三十年的创作生涯,而李贺的全部寿命,才27年。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