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车记录多久自动删除(打车软件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下架个人信息安全该如何保护)

7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滴滴打车记录多久自动删除?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滴滴打车记录多久自动删除(打车软件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下架个人信息安全该如何保护)

滴滴打车记录多久自动删除

7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

“关于下架滴滴出行App”的通报

该通告中明确表明:“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并要求其认真整改。

随着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继“滴滴出行”之后,“BOSS直聘”、“运满满”、“货车帮”等涉及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站也都暂停对新用户提供服务,接受审查。

公告中提到:

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停止新用户注册。

“滴滴出行”等软件被下架审查,让“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又一次进入大众视野。那么究竟该如何在互联网世界中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受到侵害呢?

小海卫来为大家支支招!

这些行为

需要警惕

使用违规收集信息App

疫情期间,存在某些违规App打着疫情监测的名义,出现非授权、超范围采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的风险,因此公众在使用相关App时,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出借身份证件、银行账户

自己的银行账户必须自己使用,出租和转借银行卡及账户属于违法行为。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可能会让一些不法分子借用你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将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以及个人信用受损、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使用弱密码被撞库

一些用户为了方便好记,会将各个平台账户密码设置为同一个,或使用简单的弱密码。这样可能会被黑客使用撞库等技术手段试出你的账户密码!因此最好设置较高强度密码,重要帐号单独设置密码,并定期对密码进行修改。

点击钓鱼网站等欺诈链接

不法分子往往通过短信或社交平台,发送利用伪基站进行伪装的诈骗短信,并附带钓鱼网站等虚假链接,诱导用户点击链接进行账号密码、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填写,导致用户的重要的账号密码等信息泄露。

轻易进行网上信息填写、网站注册

一些不法分子会在网络发布如“填写个人信息免费领口罩”等虚假信息页面,诱导用户进行注册或进行个人信息填写,实则目的是窃取和非法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因此面对此类诱导性内容网页,我们应留个心眼,先核实真伪。

连接存在漏洞的风险WiFi

公共场所中的一些免密WiFi可能实为不法分子专门搭设的虚假“钓鱼”陷阱;使用一些不明“蹭网”APP时,同时也可能“出卖”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因此需提高警惕,避免不法分子利用风险WiFi漏洞造成我们的损失。

轻易发布和透露个人信息

在社交平台发布日常动态是一些人的爱好,殊不知,一不小心也可能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如不小心晒了自己的车票、护照等从而泄露身份信息、使用“所在位置”功能泄露位置信息等,因此需尽量避免在社交平台“说得太多”。

随意丢弃快递单、票据

不少人有随意丢弃快递单、火车票、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票据的习惯, 然而这些票据上往往有姓名、手机号、消费记录等信息,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私人信息泄露。因此尽量不要随意丢弃,最好先进行抹除等处理。

参与测试等不明网络小游戏

朋友圈中风靡的一些来源不明的如测试小游戏,往往会先让我们填写自己的相关信息,如姓名、生日、手机号等,目的有可能是为了窃取用户信息。我们应少一些权限的允许和信息填写,多一些谨慎和思考。

个人信息

保护指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