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怎么说广东话(姜昆欢乐方言说给)

#姜昆##姜昆《欢乐方言》##岳云鹏##德云社##郭德纲#近段时间从很多自媒体的文章中,有不少关于今年春晚上姜昆和戴志诚合说的那段《欢乐方言》的讨论以及争议,可谓是褒贬不一。而直到昨天晚上,我才头一次完整的看完整段。说句实在话,被惊住了!真的没想到,在2022年还能听到如此“复古”和“怀旧”的相声作品,让我一下子梦回90年代......

姜昆怎么说广东话(姜昆欢乐方言说给)(1)

当然,我们还是要为72岁的姜昆先生鼓掌,毕竟这么大岁数了,还能登场卖力演出,也确实足见其对于相声艺术的热爱。而且,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这似乎是姜昆头一次在春晚舞台上以“大褂”造型出场。凭心而论,单就这一段相声而言,《欢乐方言》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成熟和完整的作品,成熟到已经有35年的历史。1987年,姜昆和“笑佛”唐杰忠老师就曾经在广州举办的国家第六届全运会上表演过这个方言类相声的1.0版本,之后,这个题材的作品也被多次加工打磨,直到今年登上春晚的舞台。如果要按相声内容进行分类的话,这应该是一段相当有代表性的“导口”类的“文哏”作品。而且,姜昆在作品中还加入了一些文化内涵进去,比如粤语中所包含的古文正字,使得作品的立意与流传性都有了相应的提升。

姜昆怎么说广东话(姜昆欢乐方言说给)(2)

但是,你要说它好不好?这可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很有意思的是,无论褒贬,大家都有意无意地将《欢乐方言》与去年春晚岳云鹏和孙越的那段《年三十的歌》放在一起做对比。那么,这两段作品真的具有可比性吗?

压根没有。

姜昆怎么说广东话(姜昆欢乐方言说给)(3)

为啥没有?拿相声说,这也就相当于让你说《报菜名》和《地理图》那个作品更有意思,说《夜行记》和《逗你玩儿》谁更经典一样。本身就不是一样东西,怎么放一块比较呢?要我说,两段作品都算得上比较优秀的作品,真要硬比较,那它俩就可以说是“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就没法说谁好谁次!

姜昆怎么说广东话(姜昆欢乐方言说给)(4)

我看到有篇文章,将《欢乐方言》捧得极高,而把去年的《年三十的歌》说成“就不算相声”的。在相声里唱歌就不算相声了?这是哪里的规矩?就像《欢乐方言》是“导口”一样,岳孙二人去年的作品就是一段非常典型的“柳活儿”,这本身就是相声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类似的相声作品是相当多的,比如《戏曲杂谈》、《学评戏》等经典。在春晚上,也曾经有过以唱为主的相声作品,比如笑林李国胜两位在1986年合说的《怪声独唱》。而且,实际上姜昆的“柳”是非常出色的,如果你看过他早期作品的话,就会清楚姜昆的好嗓子在当时的相声界可以说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

姜昆怎么说广东话(姜昆欢乐方言说给)(5)

记得在去年春晚上,大家都记住了一首歌叫做《最亲的人》。还有人调侃,近年来央视春晚上最火的一首歌,竟然是一个相声演员唱的。虽说是调侃,但也恰恰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年三十的歌》这段作品在春晚上的表现还是非常成功的,观众们喜欢就是它的价值。有人说岳云鹏台风不稳,全靠搭档托着。其实人家小岳本身就是这个风格,你是头回见呀?而这种作品,本身就是一个让大家开心的节目,用电影的类型来比喻,它就是一个“合家欢”式的相声。而这种类型的节目,就要求演员以一种轻松和跳跃的情绪来进行表演,所以,说它“就不算相声”,只能说明压根就没明白什么是相声。

姜昆怎么说广东话(姜昆欢乐方言说给)(6)

也有人把姜昆先生和戴志诚的作品贬得极低的,说是全程无笑点只好含泪看完的。这个在我看来也不客观。确实,如果单纯从“搞笑”的方面来评价《欢乐方言》的话,这段作品当然不够“欢乐”。然而,还是那句话,相声的类别非常丰富,也并非所有的作品都是以纯搞笑为主的。尽管有过那句经典的“先搞笑吧,不搞笑就太搞笑了”,但是老郭也多次在舞台上说过,在不同的演出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相声作品,这是对于一个合格相声演员的基本要求。

姜昆怎么说广东话(姜昆欢乐方言说给)(7)

就《欢乐方言》这个作品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哏”类节目,这种节目要的就是一种不温不火、婉婉道来的意思。确实,作品的题材和包袱是老了些,“底”上的《军港之夜》更是穿越时代了。但是跳出来再看,一方面,你要求一个72岁和一个62岁的组合唱新歌,似乎有些勉为其难。再者,就作品的完整性而言,一个以广东话为“纲”的作品,用形容水兵的歌曲来收底,也算是恰如其分。尽管我是铁杆的“钢丝”,但有一说一,即便是郭德纲,在很多作品中也习惯于用一些传统的小曲小调来作为节目的一部分,比如说谦嫂等人时候唱评戏,这个年代还说唱评戏,岂不是更老?可没有人去较这个真儿,因为那是节目的构架需要。不能看到老作品就一杆子打死。

姜昆怎么说广东话(姜昆欢乐方言说给)(8)

说句实在话,人们对于相声的关注,其很大的原因却是来自郭德纲以及“德云社”如今的火爆,而且,也正是由于郭德纲和“德云社”,我们对于相声的认知越来越倾向于“笑”。这当然没有错,因为相声本身就是一门让人发笑的艺术,但同时,我们也没有必要强行的把一些标准拦腰卡在所有人面前。郭德纲和“德云社”确实可以说是如今相声这门艺术的旗帜,可并不是其他的表演风格与形式就不能允许其存在。不失客观,不尽偏颇,或许才是更好的评价方式。老郭也说了,可以“俗”,但这个是“通俗”,我们喜欢了“下里巴人”,也还要允许“阳春白雪”的存在不是?

姜昆怎么说广东话(姜昆欢乐方言说给)(9)

最后再说个我的观点。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时代相声演员的代表人物,姜昆的这段“方言类”的“导口”作品,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与积累,完全有可能成为一段“传统相声”保留下来的,就像曾经的那些传统经典作品一样。这很正常,就像几十年后,后辈们也会把郭德纲的那些经典作品都当做传统段子来学习借鉴,这门艺术就是这样发扬光大的,“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要都有人喜欢,那就都得有!

不过话说回来,它确实不好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