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秦王驾崩芈月殉葬(秦王要立嬴稷为太子)

《芈月传》中的秦王在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时,曾三番两次与芈月商议:想立嬴稷为太子。而且,直接说明自己并非爱屋及乌,是因为嬴稷本身聪慧过人、心地纯良,是不可多得的明君苗子。

芈月传秦王驾崩芈月殉葬(秦王要立嬴稷为太子)(1)

换做任何一个嫔妃,得知自己的儿子要被立为太子,都会欣喜若狂的。比如魏夫人,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她一生的事业就是能让自己儿子被立为太子,将来成为秦国的大王。对于芈姝来说,同样如此,为给自己的儿子铺平太子之路,芈姝不惜重金收买樗里子和甘茂。

芈月传秦王驾崩芈月殉葬(秦王要立嬴稷为太子)(2)

樗里子是宗伯,说话很有分量,在秦王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甘茂也曾是秦王的肱股之臣,秦王对他相当信任。

尽管嬴荡是嫡子,有着先天优势,但芈姝还是不放心;害怕秦王立贤、立长却不立嫡。所以,事先打好周边战;让樗里子和甘茂极力成全、并暗许下承诺:将来嬴荡若能成为秦王,一定会封甘茂为右相,樗里子为左相。

芈月传秦王驾崩芈月殉葬(秦王要立嬴稷为太子)(3)

樗里子与甘茂被“锦绣前程”蒙蔽了双眼,竟对嬴荡的刚愎自用、飞扬跋扈视若无睹,苦口婆心劝说秦王:一定要立嬴荡为太子,嬴荡是嫡子,名正言顺,无可非议。倘若立公子稷为太子,诸位公子不服,一旦秦王阖然离世,必然会血洗咸阳宫,导致手足相残、天下大乱。

芈月传秦王驾崩芈月殉葬(秦王要立嬴稷为太子)(4)

秦王在芈月坚决不肯接受立嬴稷为太子的情况下,也只好采纳了樗里子的建议,违心地立嫡子嬴荡为储君。

芈月自知势力微,拔苗助长不可为,时机不到强出头,只会夭折把命催

但秦王仍旧不放心,所以才另立了一份遗诏,托付自己的姐姐赢夫人好生保管。代他监督嬴荡的所作所为,倘若嬴荡能够安邦治国,那就让他继续做秦王,倘若昏庸无能独断专行,惹得天怒人怨,就拿出诏书废掉他,另立嬴稷为君!

芈月传秦王驾崩芈月殉葬(秦王要立嬴稷为太子)(5)

不得不说,秦王嬴驷很有先见之明,这种做法给芈月和嬴稷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其实,芈月也在等待更合适的时机。嬴稷要想成为秦国大王,绝不可一蹴而就,必要等嬴荡多行不义必自毙后——他临危受命,便可使天下归心,一呼百应。

最主要的是:秦王当时提议立嬴稷为太子的时机不对,芈月在等“水到渠成”。当时的芈姝不仅仅是王后,还是楚国的嫡公主,她背后的靠山是楚国。在秦国,芈姝还有樗里子和甘茂扶持协助,芈月根本不是对手。

芈月传秦王驾崩芈月殉葬(秦王要立嬴稷为太子)(6)

一旦秦王死了,作为王后的芈姝便会大权在握,利用母国的势力和樗里子,完全可以颠倒乾坤,把嬴稷拉下王位。就算芈姝不会这么干,那魏夫人也不会袖手旁观。

魏夫人的靠山是魏国,还有一个战功赫赫的儿子——公子华。秦王要是立嬴荡这个嫡子为太子,魏夫人尽管不满,却也无话可说。一旦立嬴稷,那公子华必然不服,无论是芈月的位分和资质,还是嬴稷本身的功劳与资格,完全不能与魏夫人母子相提并论。

芈月传秦王驾崩芈月殉葬(秦王要立嬴稷为太子)(7)

芈月既没有强大的母国做后盾,也没有战功赫赫、可以服众的儿子,她最大的靠山就是秦王!秦王在,靠山在,秦王一旦死了,那她和嬴稷就会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满朝文武,也只有张仪会坚定地站在自己这一边,但张仪虽身为国相,却是客卿,他不是秦国人,不像樗里子那样,扎根帝王家,是秦王的亲弟弟。樗里子树大根深,威望和地位都难以撼动。

芈月传秦王驾崩芈月殉葬(秦王要立嬴稷为太子)(8)

虽然秦王嬴驷重用张仪,但张仪的处境跟自己一样:秦王在,靠山在,秦王一旦死去,他也就成了浮萍。所以,这样的时机根本就不适合立嬴稷为太子,这样只能让嬴稷成为众矢之的、死得更快!

所以,芈月并非是没有野心才拒绝秦王的“好意”,而是因为时机不成熟,她一直在等待“秦国大乱、水到渠成!”

声明:本文乃A君一家之言。纯属个人推断,看客们若有歧义,望请海涵。码字不易,A君愿意与您共享艺术魅力,从各个维度赏析电视剧,体味剧中的话外之音和未尽的“深情后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