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入耳要如何处理(异物入耳莫乱抠)

异物入耳要如何处理(异物入耳莫乱抠)(1)

#益阳市中心医院##益阳#

“天哪!没想到居然是条蜈蚣。”吴女士看着被夹出来的蜈蚣细思极恐。

近日,益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了一位女性患者,患者夜间突然出现耳部不适感,感觉活物“误入”耳道,不久后耳内开始出现疼痛及耳鸣,自行掏耳无果后紧急来到益阳市中心医院就诊。

益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值班的丁医生立即对其进行了耳内镜检查,耳内镜下看到的活物竟是蜈蚣,同时查看到患者的耳道被蜈蚣抓挠充血。丁医生为其进行了紧急处理,在确认小蜈蚣失去活动能力后,用专科器械将其取出。

小蜈蚣被取出后,丁医生为患者进行了耳道的清洁消毒处理和进一步的对症治疗。

异物入耳要如何处理(异物入耳莫乱抠)(2)

外耳道异物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外耳道长约2.5至3.5厘米,略呈S形弯曲,当异物进入外耳道后,不当的自行处理容易将异物推送至耳道更深处,因此异物入耳之后常常需要借助专业器械才能取出。

那么外耳道异物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外耳道异物呢?

1、什么是外耳道异物?

外耳道异物是指异物不慎进入外耳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儿童。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即非生物类、植物类、及动物类。

非生物类:多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细小物件,如各种小零件等,这些细小的东西如果比较尖锐,有可能会损伤外耳道的皮肤,导致炎症的反生,甚至可能会损伤鼓膜,导致中耳炎等严重后果。

异物入耳要如何处理(异物入耳莫乱抠)(3)

植物类:如豆类、谷物、果核或是植物的种子等,这类异物可能存在遇水膨胀压迫外耳道的情况,使得局部皮肤受损,堵塞外耳道,造成耳痛、听力下降等不适。

异物入耳要如何处理(异物入耳莫乱抠)(4)

动物类:比如飞蚊、蟑螂等,多在夜间睡觉或野外活动时飞入或爬入耳内,因为昆虫自身大多携带各种病菌,在外耳道爬行、骚动时可能会损伤耳道,从而导致耳道感染。

异物入耳要如何处理(异物入耳莫乱抠)(5)

2、外耳道异物的治疗措施

外耳道是一个狭长、弯曲的管状器官,因为它这一结构的特殊性很容易导致异物在外耳道中存留。

对于植物类异物,可偏头,将患耳朝下,尝试脚跟着地的跳跃动作,依靠跳跃时的振动及重力作用排出异物。对于位于外耳道口易于夹取的异物,如棉花球及有棱角的小玩具,可使用干洁的小镊子夹稳后取出。任何异物都不推荐掏耳勺及棉花棒淘取异物,往往会将异物推向至更深处。

对于生物性异物及耳道深部的异物需要及时前往正规的耳鼻喉科门诊,由专业医师使用专业工具取出异物。

异物入耳要如何处理(异物入耳莫乱抠)(6)

对于动物类的异物,首先就要避免用手指或者棉棒掏,刺激虫子往耳朵深处钻,使鼓膜受到伤害。

在不确定虫子是趋光性还是避光性时,不建议用手电同照耳道,因为喜光的飞蛾等见光后就可能飞出来,但如果是蟑螂等怕光的虫子可能会适得其反;

其次可用双手捂住耳朵,张开嘴巴,避免鼓膜震伤。同时可以在耳朵里滴入食用油或甘油,过几分钟等虫子溺死后,让小虫随有油淌出来。或者用酒精先将昆虫淹死或麻醉。使其停止活动,再用小镊子取出。

如果虫子钻得太深,千万不要盲目抠挖,避免刺激虫子钻得更深损伤鼓膜,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请专业的医生予以处理。

由于耳道内难以充分清理,且耳道内皮肤容易滋生细菌,若异物损伤外耳道,视情况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必要时抗生素治疗,预防耳道感染,并严格避免外耳道进水。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患者尝试自行取出异物,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更深部位、损伤耳道等额外损伤。

3、生活中我们要如何预防和避免外耳道异物的发生呢?

1、树立保护耳朵的意识,儿童应该及时教导不可将细小的东西塞入耳内,成人应改掉自行掏耳朵的习惯,以免造成棉签等挖耳工具残留在耳内。

2、防治蚊虫,保持室内干净整洁,野外露营时加强防护,防止小的蚊虫、动物进入耳道。

3、一旦出现耳道异物的情况,切记及时就医,不要盲目试图自行取出异物,以免操作不慎损伤耳道甚至鼓膜,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编辑ZS。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金叶珍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