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

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1)

文丨鑫棣

《猎罪图鉴》开播不到一周,就频频跻身热搜,成了一部小爆款。剧集播到第十八集,豆瓣给出了6.9分的开分——和居高不下的热度相比,这个评分似乎有点低了。

的确,《猎罪图鉴》成功地抓住了观众。剧中案件具有普世性,探讨了家庭暴力、校园霸凌、人口贩卖等热门社会话题,而与此同时,可能由于个别案件的删减,造成逻辑不清、剧情不合理,也成为了一个硬伤。

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2)

猎奇 科普

画像师职业的独特魅力

《猎罪图鉴》中最大的亮点,是对画像师职业的展现。

檀健次饰演的沈翊起初是一名画家,可以根据一个人童年时的照片,准确地画出成年后的样子。阴差阳错之下,他的画害死了一名警察。这件事的刺激,让沈翊放弃了原本的艺术道路,转而成为一名画像师,进入警局工作。

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3)

金世佳饰演的警察杜城因为自己的师父被杀害,一直看不惯沈翊,企图用AI技术替代他。而杜城很快就发现,画像师这个职业是无法被科技取代的——它既需要过硬的美术功底,也需要缜密的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三岁画老”只是基本,沈翊甚至可以摸骨画脸、闻言画人、看儿画父……

沈翊这个角色有独特的魅力。他有孤僻、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气质,刚进警局时并不合群,开着开着会就跑了;但同时,他推理能力强,办案非常积极,有很强的责任感。他对自己曾害过一个警察这件事非常“轴”,一直在寻找真相,而他的探寻,也成了大结局时重大案件的突破口。在一部刑侦剧里,这样复杂、内敛的艺术家形象是新奇的,在以往的同类剧中很难找出同款。

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4)

不过,画像师这个职业,是否被剧集神化了?剧中,沈翊的画像能力可以说是神乎其技,让人觉得不现实。但现实中的画像师,真的可以做出“神”一样的工作——如同剧中,沈翊可以根据几秒模糊的监控视频,还原一张口罩下的整容脸,现实中,轰动全国的章莹颖失踪案里,刑侦专家林宇辉曾拿到一段远处的行车监控录像,他从中提取出2帧高度模糊的画面,根据零星侧影,还原出了驾驶人的样貌,后被证实与嫌犯高度相似。

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5)

有现实情况做背书,《猎罪图鉴》的画像师形象就起到了猎奇 科普的双重作用,既让观众感到新奇、刺激,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小众且光荣的职业。剧中,沈翊的工作模式并不是灵光一现,而是平稳地步步推理,丝丝入扣。比如,在神乎其技的“看儿画父”案件里,他先看着孩子的脸画出她长大后的样子,再根据母亲的五官,减去画像上的女性特征,从而推测其生父的长相。

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6)

不论现实中执行难度如何,《猎罪图鉴》至少营造了一个踏实的氛围,能说服观众,不让人出戏。而剧集做得最好的一点,是让画像师的能力发挥得较为恰当,警力分配得比较均匀。画像只是破案的第一步,其他人的协同同样重要。很多时候,沈翊画出的都并不是真正的犯人,在他人的帮助下,才一步步走出死胡同。

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7)

用画像推进剧情

引发新思考

画像师的技能,在剧中成为了串联剧情的线索。人们对外貌的判断、感受、使用是多样的,其中有真有假,有虚有实,值得玩味。

比如,在陈铭峰绑架案中,白富美华木姚被自己的男朋友闻璟绑架,闻璟向华木姚的父亲——一所高中的校长勒索巨款。华木姚机智地逃了出来,到警局后,她发现男友闻璟不在警方的资料库里,这个身份很有可能是虚构的。

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8)

警方在案发地点拦到一名外卖小哥,他提供了一条新线索——段哥。而顺着段哥的线索查下去,众人又走到了死胡同。这时,杜城发现段哥和闻璟并不需要分工,他们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而沈翊将二人的头骨画像重合后,终于得出了正确结论——他们两个都是假的,真身早就被他们扣在了警局,即外卖小哥陈铭峰。

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9)

沈翊每推出一张画像,案件的起承转合就有了新的连接点。这个案子改编自大学名额顶替事件。陈铭峰高考落榜后在打印店工作,一天,店里来了一个叫陈廷飞的顾客,陈铭峰注意到他和自己毕业于同一所高中,而他打印的所有证件上,姓名都是“陈铭峰”。当时,陈廷飞身边的女友,就是白富美华木姚。

原来,高考那年,陈廷飞买通了华木姚的父亲华校长,顶替了陈铭峰上大学的名额。在陈铭峰眼里,陈廷飞偷走了他的人生。所以,他偷偷在家制作了易容工具,先捏造了一个叫“闻璟”的高富帅,用于接近华木姚,再捏造一个叫“段哥”的大佬,想把自己错失的人生抢回来。

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10)

在所有证人的记忆里,陈铭峰都只是一个路人,能被记住的,只有闻璟和段哥。而让人尤为心寒的是,警方在办案时,看到的也只有虚构的两个身份,看不到真实的、渺小的陈铭峰。

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同样会“以貌取人”地认为:平凡的外卖小哥和风度翩翩的千金男友不会有任何关系。而沈翊的画像在剧中的作用,就是不断提供新的观察的角度。“人脸”本身,其实就是一个观察角度,人的长相上,写着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性格、习惯等等。沈翊一步步推理出不同的人物样貌,案件的视角就一步一步地增多。比如,陈铭峰案中的骨相画像,就让大家看到同一件事物的多面性,注意到了陈铭峰这个人。

有遗憾:案件删改造成逻辑硬伤

用人物画像推理的方式推进故事情节固然精彩,但剧集也通过这种方式,把剧情的重点自然偏移到了犯人的动机上,花大量篇幅让犯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事实上,很多案件的逻辑都站不住脚,有些经不起推敲。

例如,在任晓玄案里,一直被同学们孤立的任晓玄,因为无法接受自己寄托情感的对象不是男生,而是女生,当场自杀。眼看着好友死去的翟蓝心并没有报警或者叫救护车,而是选择把她埋在树下。

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11)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为什么有力气独自实施埋尸?而她多年之后,为什么可以把朋友的头骨单独剥下来,甚至放到美术教室当作教具而不被发现?这当中不合理的要素实在太多。

这个案件的原型是轰动全国的操场埋尸案,剧集借这个案子探讨了校园霸凌问题。主角任晓玄是一名美术生,被同学孤立不说,还差点被美术老师猥亵。美术老师这条故事线,牵涉到了以卖画为名进行少女性交易的情节——这明显比任晓玄与翟蓝心的友谊惊人得多,而剧集对这个故事一笔带过,把重点放在两个女孩的感情上,让人看得有些泄气。

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12)

剧集还以劳荣枝案为原型,拍了一出“骗婚案”。现实中,劳荣枝与法子英是同村老乡,二人合谋,利用劳荣枝的美色谋财害命,20年间残害7人,包括一名女童,目前劳案仍没有正式判决。而剧中的褚英子与合伙人曹栋完全没有前史,作案动机模糊,作案过程也只存在于他人讲述之中。褚英子上来就是一个即将被判死刑的女囚,为了掩护狱外的爱人曹栋,一直故意撒谎,拖延他的逃亡时间,从而与画像师沈翊展开一番拉扯。

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13)

现实中的劳荣枝是心狠手辣的杀人嫌犯,剧中的褚英子却显得有些伟大,上演一出为爱走钢索的戏码。据说在《猎罪图鉴》的剧本创作阶段,劳荣枝还在厦门当柜员,这起案子没有任何进展。而如今,劳荣枝已经被抓捕,一直在狱中为自己辩解。为了避嫌,剧集删掉了六成剧情,只保留了“沈翊落水”的前因后果,为后续情节做铺垫,把褚英子和曹栋的犯罪一笔带过,不得不让人遗憾。

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14)

除此之外,《猎罪图鉴》让很多观众欣慰的,是剧中无人谈恋爱。不过,在耽改被禁的当下,剧中杜城和沈翊的cp设定只是刻意不被提起而已——一个是武力值高、脾气爆的正直刑警,一个是内敛孤僻的画像师,剧集在最开始,就用二人之间的矛盾抓住观众眼球,随着后续剧情发展,杜城和沈翊解开心结、互相关心,成就了一段不打不相识的温情佳话。

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15)

这本来是妥妥的言情剧戏码,现在成了刚直的社会主义兄弟情。现在,大家都想看到扎实、有逻辑、有感动,最好还短而精的刑侦剧。刑侦题材若想精彩,本就不必走耽改的路子,躲开粉丝滤镜,能让观众更好地正视剧集的价值。

《猎罪图鉴》大结局后,评分一点点上涨,预计最终评分会比6.9分高一些。观众的评分里,一星、五星都出现得比较少,说明大家没有带着情绪评价,都比较客观、走心。能踏实探讨社会问题,还能让人感动、产生共鸣,《猎罪图鉴》确实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国产刑侦剧。

猎罪图鉴大结局观后感(猎罪图鉴大结局)(16)

如今,粉丝都在呼吁片方投拍第二季。的确,《猎罪图鉴》的结尾处的大案,仍有一些情节没有交代清楚,不知是否在为下一部做铺垫。若《猎罪图鉴》能不断推出续集,成为国产刑侦IP,也算是填补了《重案六组》之后国产剧的一个空缺。

期待《猎罪图鉴》的第二季,可以不输第一季,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