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心脏最新信息(西媒探索心脏健康之谜)

西班牙《趣味》月刊4月号发表题为《创新的心跳》的文章,带领读者一起探索心脏健康之谜全文摘编如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中国人工心脏最新信息?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国人工心脏最新信息(西媒探索心脏健康之谜)

中国人工心脏最新信息

西班牙《趣味》月刊4月号发表题为《创新的心跳》的文章,带领读者一起探索心脏健康之谜。全文摘编如下:

生物人工心脏、干细胞工程和3D打印、人工智能及基因测序,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有关心脏的一些未解之谜被打开,让一些疾病得到更加有效的治疗。

达·芬奇首次画出心脏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科学家、发明家达·芬奇对机器充满了异于寻常的热情。带着这股热情,他设计了多个世纪后成为现实的设备,如滑翔伞、潜水服和直升机。这些发明创造也反映出他对“最完美的机器”——人体的崇尚。在他的设计草图中,艺术家异常精确地描绘了生物体的各个部位,其中包括对生命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心脏计算机扫描研究组负责人德克兰·奥里甘表示:“达·芬奇一直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之一,但他也是探索人体解剖学的先驱。作为一名工程师和艺术家,他不仅渴望知道身体是如何构建的,还想探寻其运作原理。”

16世纪初,达·芬奇首次画出了心脏复杂的肌肉纤维网络,即心肉柱。心肉柱能在心脏内部的表面形成几何图案。当时这位天才推测,这种纤维网络在血液流经心脏时起到了让血液变得温暖的作用,但他并没有办法证明这一点。

如今,包括奥里甘在内的一个科学家团队正无限趋近于找到最终答案。作为一名心脏病学家,奥里甘指出:“只有利用现有的现代成像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和遗传学知识,我们才能尝试解答这些问题。”他的研究已经发表在英国《自然》周刊上。此项研究依靠人工智能处理了25000张心脏磁共振图像,与此同时还详细分析了相关的基因数据。在所有这些信息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心脏的下腔室的粗糙表面可以使血液在每次心跳的过程中更有效地循环流动。他们还发现,人类脱氧核糖核酸(DNA)中有6个区域会影响心肉柱分形图案的演变发展。

该项研究的另一个结论是,这些肌肉纤维的形状能够影响到心脏的功能,而这很可能与心脏疾病有关。为了证实这一点,科学家分析了5万名患者的基因数据,并发现这一肌肉纤维网络中的不同分形与罹患心力衰竭的风险有关。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

奥里甘表示:“我们仍然需要了解在心脏周围流动的血液如何与这些肌肉纤维相互作用。这将帮助我们识别罹患心脏病并发症风险较高的病人。”

“人造心脏”正成为现实

这些科学进展当中还包括“人造心脏”。直到今天,人造心脏仍然是科学界一个无法彻底实现的“完美构想”。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心脏病学家卡罗琳娜·加尔韦斯-蒙顿表示:“尽管这是一个并不新鲜的科研领域,但仍需要更多研究才能让人造心脏真正成为现实,而且我坚信人造心脏未来必定取得成功。”

目前,相关研究正在人体体外和动物疾病模型中进行。在此类实验当中,科学家把动物心脏当作一个全新的器官来处理,去除所有动物细胞,但保留其结构,以便利用能与人类细胞共存的新肌肉和血管组织对其进行重新填充。这颗“新心脏”将被移植到需要它的人身上。如果能够取得成功,未来或可避免对捐献人体器官的过度依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家正在多个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干细胞——有可能生成新的组织;3D打印——越来越多地用于生成微型器官;以及计算机模拟——分析这种新器官的心脏组织的收缩和放松过程。

导致心脏疾病基因

目前颇受医学界关注的一个病理现象就是外周动脉疾病——当心脏以外的血管因为脂肪和胆固醇堆积在里面而变窄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这种疾病可能会减少血流或导致血流中断(通常是流向腿部的血液),进而导致组织坏死,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截肢。在一项发表在英国《自然·医学》月刊上的研究中,科学家分析了超过63.7万人的遗传信息,找到了与这种疾病有关的18个新的基因组区域。

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心力衰竭和家族性心脏病专家巴勃罗·加西亚·帕维亚指出:“这项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理解一些心血管疾病的方式。”他还指出,得益于大规模的基因测序,已经可以找到许多遗传性心脏病的遗传原因,如心肌病、主动脉疾病、胆固醇代谢紊乱和心律失常等,而所有这些健康问题都具有较高的导致猝死风险。

加西亚·帕维亚表示:“得益于上述技术,我们也更加了解可能导致罹患缺血性心脏病、动脉高血压和一些代谢性疾病等非常常见疾病的风险增加的遗传因素。”在了解导致心脏病的基因和突变之后,心脏病专家就能在大规模的DNA测序的基础上,对其接诊的病人进行基因诊断。

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化精准医疗”,即为每个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法。据加西亚·帕维亚称,根据遗传信息,医生可以先于疾病主动采取行动,并在这些病症表现出来之前,为那些有可能遭受这些疾病侵害的患者亲属作出诊断。加尔韦斯-蒙顿表示:“新一代的心脏病专家很有可能将其当作早期诊断的新工具,并利用其制订心血管疾病预防计划。”

治疗高胆固醇新方法

不仅如此,大规模测序也是研发特殊治疗方法的关键。加西亚·帕维亚说:“只要了解新的致病基因和新的代谢途径,就能研发出新一代心血管药物。”例如,一些治疗胆固醇水平过高或作用于DNA或信使RNA的药物。

一直以来,医生通常会为血管中易形成血栓的高风险人群提供抗凝血剂,并对其持续进行监控,但这种疗法很可能变成过去式。因为眼下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在于,直接抗凝剂逐渐取代了维生素K拮抗剂。在西班牙,直接抗凝剂是众所周知的Sintrom,它不仅具有不需要定期验血的优势,而且引发并发症的风险也较小。

此外,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已经开始接受每月一次或两次的单克隆抗体皮下注射。这种新的治疗方法能在患者对一般药物没有良好反应的情况下,降低其胆固醇水平。加尔韦斯-蒙顿指出,在药物治疗方面,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新药Sacubitril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并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和再住院率。

面对过去几年所取得的成就,科学家乐观地认为,人造心脏必将成为现实,尽管目前依然无法确定具体日期。组织生成、细胞疗法和微创手术也将取得越来越多的进展。此外,异种移植领域也有可能取得更多成绩。

科学家希望不同专业之间继续加强合作,以促进联合疗法的发展。如果说达·芬奇集解剖学家、工程师和艺术家于一身,那么医学领域的各个学科之间的合作也应当遵循同样的理念,携手合作、众志成城。

来源:参考消息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