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表现手法教程(诗词率直叙事不如用侧写反击手法)

作诗不适宜率直叙事或正面议论,那样不但辞费,也失去诗的意味。但诗中也并不是不作议论、不叙情事的,诗中抒议叙事,往往避开正面的供叙,用侧写反击的手法,避实击虚,迂回吞吐,把要说的留在言外,供人玩味,产生所谓“事外曲致”,才是诗的境界。

诗词表现手法教程(诗词率直叙事不如用侧写反击手法)(1)

例如杜甫的《南邻》诗: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这一段是在描写南邻朱山人的生活,三四两句,是叙朱山人待人的温厚、接物的仁爱,但都不作正面托出,只借一两件具体的小动作、小镜头,将所写的事物从侧面暗示出来。朱翰欣赏本诗说:“儿童喜于看客,隐不绝俗也;鸟雀食于阶除,贫能推恩也。”(《七律解意》)朱氏的剖析,等于介绍了侧写的方法。

诗词表现手法教程(诗词率直叙事不如用侧写反击手法)(2)

又如杜甫的《雨夜》诗:

小雨夜复密,回风吹早秋。

野凉侵闭户,江满带维舟。

这四句正面像是写景,侧面是在述怀。黄生欣赏说:“诗有正写不出,须用反击始透着,如野凉而户始闭,江满而舟且维,反击出峡之无缘也。人只赏侵字带字,不知苦景真情,全在闭字维字。”

黄氏的分析非常深刻,但他所说的“反击”,仍然是“侧写”而已,不正面说秋风早侵、想归家而不得,只选择一个“闭户”的镜头;不正面说无缘出峡,只选择了一个江水涨满、舟儿被带维系住的镜头,言外自有“急于北归而不能”的意思。

诗词表现手法教程(诗词率直叙事不如用侧写反击手法)(3)

上列所用的“侧写”法,也可以说是“避实击虚”法,但不能算“反击”法,所谓反击法,应该是从正意的反面着笔,如柳宗元的《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诗:

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正意该说不希望这些橘树长成以后,我还逗留在柳州,但诗从反面着笔,说橘树长成以后,滋味必佳,可以供晚年的我来品尝。

何焯说:““滋味还堪养老夫'结句正见北归无复望矣,悲咽以谐传之。”(《义门读书记》)字面上是“谐”,骨子里是“悲”,愈谐而愈悲,这才是“反击”法。姚鼐也说:“结句自伤迁谪之久,恐见甘之成林也,而托词反平缓,故佳。”(《今体诗钞》)托词与含意正相反,则言外的含意比正言直述更感人。

诗词表现手法教程(诗词率直叙事不如用侧写反击手法)(4)

“反击”的技巧,时常会在略带自嘲的口气中,表现出一种茹咽吞吐的情感,给读者以沉重的压力,上例是如此,再则如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诗的末段也是如此:

·····威凤高其翔,长鲸吞九州。

地轴为之翻,百川皆乱流。

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

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正在写国家天翻地覆,鲸吞豕突,想狂歌当哭都不敢,下面忽然反过来说“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这样强行把感情抑住,不率直吐露,认定浊酒可以解愁,实在比正面说愁要动人得多,所以王嗣奭说它“纡回吞吐,有无穷之悲”。

诗词表现手法教程(诗词率直叙事不如用侧写反击手法)(5)

吞吐的笔法,不一定都用“反击”法,凡在将说未说之时,强自压抑,用吞多吐少的语句,欲放还收,都能造成迂回吞吐的感人效果,如元遗山的《与冯吕饮秋香亭》诗:

莫对青山谈世事,且将远目送归鸿!

上文正在写京尘飘泊,身如秋蓬,忽将伤感强加抑住,说不要对着青山谈世俗的事情,姑且用远目去送归鸿吧!为什么“莫对青山谈世事”?是人事变化、青山依旧,怕青山笑人徒劳吧?还是青山多媚、胜景如画,谈世事会煞风景?抑且是风光不殊、河山不异,故国有无穷之悲呢?又恐怕全都未必是。

一个飘泊着的热情老翁,回想年光若梦,他的感触是何等复杂,用这种欲吐又吞的句法,欲语还休,反觉寄情深远。陆时雍说:“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便觉此衷无限。”(《诗镜总论》)陆氏的说法,可以作为元氏诗的脚注。

诗词表现手法教程(诗词率直叙事不如用侧写反击手法)(6)

其实无论是用侧写、反击、吞吐的手法,其目的都是要避开正面的供述,进入含蓄蕴藉的境地,所谓含蓄蕴藉,就是要做到“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其余七分,余在笔墨之外。

例如柳宗元的《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本诗前两句写曹侍御到达了破额山前,那儿碧水长流,您驻在遥远的木兰舟上。下两句说我面对着春风、面对着潇湘,兴起了无限的怀念,想采下那些纯洁的苹花献给您,作为我自荐的礼物,只可惜身不自由,无法表达我的心意。

为什么说“不自由”呢?有人以为是因为“拘以罪”,有人以为是因为“拘于官守”,其实这“不自由”的原因是十分含蓄的,这里面有许多委曲不曾正面说出来,这委曲里综合了多少自责、自嘲、自惭、自怨、自傲、自爱的情绪在内,单解作“拘以罪”或“拘以官守”,说得太浅,便索然无味。顾璘说它:“意活,所以难及。”(《唐诗选脉会通》引)以为其中的含意不限于一端。

王闿运只称赞它:“责己恕人,庶可以怨。”(《湘绮楼说诗》卷一)以为怨得十分隐藏与温厚。顾王二氏的批评,正道出本诗以含蓄的手法,造成了动人心弦的效果。

#诗词##原创诗词##唐诗宋词##诗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