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

【缘起】

文昌自西汉建置已有2100多年历史,为海南三大历史古邑之一,还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作为著名的侨乡,自然少不了能凸显出南洋华侨海外历史底蕴的地方,特色骑楼建筑便是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建筑。

旧时文昌有句俗话:不逛文南街,不算逛文城。文城镇是文昌的核心地带、老城区,是当地人聚居的地方。文南街,则有人称之为“侨胞的最后一站”,也有人叫它“南洋晴雨表”。

一个地名、一份乡愁。沉淀在地名中的故事,正是窥探当地历史文化的万花筒。今天,就请跟着我们的脚步,一起走进文南老街,探访它的前世今生。


【游】文南老街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1)

从孔庙出来步行约1公里 ,便见一条“丫”字形的小河,几座横跨在河上的小虹桥,其中一座便是始建于宋代的攻关桥。昔日运货载人的船只往来穿梭,繁忙的水路为文城带来了繁华,催生了一条商业街,也留下了往昔的记忆。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2)

在老城中心,蜿蜒的文昌河穿城而过,河畔一侧是现代化的楼房,另一侧是一幢幢别具南洋风味的建筑临河而建,这就是中西合璧式的南洋风格骑楼街道——文南老街。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3)

文城旧时风光如画之景象。隔着文昌河望去,老街风光旖旎、椰影婆娑,骑楼、椰林的身影倒映在河面上……一派浓郁的南国侨乡风情。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4)

一进入老街,带有浓郁的中西合璧式南洋骑楼,铺天盖地般席卷而来。一路上,街道两旁斑驳的骑楼林立,犹如一册册古旧的书卷,夺人眼球,仿佛间,时空在这里恍然凝滞……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5)

骑楼是我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侨乡特有的南洋风情建筑,都是当年华侨从南洋返乡所建,一栋栋饱尝岁月沧桑的骑楼浓缩了那个年代的历史烙印。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6)

故土难离,文昌人骨子里有着浓重的乡土观念,几百年前他们背井离乡远渡东南亚,经过几十年的海外打拼积蓄财富之后,他们纷纷选择带着辛劳毕生所挣的血汗回到家乡建屋盖房。如今的文南老街正是当年许多华侨归乡的地方。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7)

文南街兴建于十九世纪20年代,蜿蜒数百米。在上个世纪80年代,文南街还是文城最为繁华的市中心,商铺林立,人来人往。如今,随着文昌城市化的进展,文昌的商业中心也逐渐向外扩散,文南街渐渐成了老商业街。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8)

在两栋骑楼间的灰色过街牌楼上,书写着“老街”两个红色的大字。这就是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文南老街了。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9)

低头俯瞰,老街的路面上镶嵌着“文南老街”的雕花石砖。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10)

站在老街上,放眼望去是清一色的灰色骑楼,街道用青石板修葺,街道两侧一幢幢骑楼的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即典型的上楼下廊格局,不仅可以挡避风雨侵袭,还可以挡避炎阳照射。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11)

街道用青石板修葺,并不宽,廊道也比较窄,一个人走在廊道上刚好,但是不能两个人并排走。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12)

街上聚集着很多店铺,店铺是清一色的木质招牌,古香古色,有历史厚重感。看着那些老店的招牌,它们虽然褪去了当年的鲜亮,却成就了一份往事住进人们的回忆。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13)

如今,有些骑楼窗台、阳台上种满了鲜花,让人耳目一新,但商铺的招牌过于五花八门,有的底色太过艳丽,显得与沧桑的骑楼有些格格不入。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14)

时间的洪涛翻滚近一百年,如今的文南老街少了些商业气息,多了分当地居民的人情味。斑驳古拙的文南骑楼,虽没有海口骑楼老街那么噪杂繁华,但这里充溢着岁月静好的氛围,就连店铺都静静地经营着。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15)

这是一条充满烟火气的老街,名气上虽然不如海口老街,建筑美感却毫不逊色。如果从格局来说,这条老街共分两段,一段单边望河,一段两侧都建有骑楼,呈对望之势。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16)

街道两侧一幢幢带有山花、女儿墙、满州窗的骑楼,充满异国风情,十足的南洋格调,只是不知这骑楼的主人今在何处?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17)

走在这条弯弯曲曲,一段即不宽敞,又不长的老街上,小轿车、摩托车、旧式货车川流不息,各种交通工具发出的各种的喇叭声,透过老街的骑楼,回声显得格外刺耳。

夕阳西下,原本显得老旧的骑楼显得更加暗淡,仿佛诉说着厚重的历史,唯有深入其中方能感受它的韵味与美。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18)

走在文南老街上,仿佛时光停滞在有关华侨下南洋打拼的故事里。漫步其中,处处都可体验到浓浓的南洋民俗生活气息。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19)

在文南老街上,有一栋三层的南洋小楼,其灰色的门楣上,书写着“望城楼”三个金色的大字。据悉,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望城楼曾是整条街上最高的建筑,当时站在小楼的阳台上,整个文城县城的街景都能收入眼底。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20)

漫步在文南老街上,两旁独具风味的骑楼建筑尽管已有些老态龙钟,但依然不难发现其中的精美。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21)

走近仔细端详,不难发现,老街底楼为开敞式柱廊,柱柱相连,柱子外表大多雕有代表吉祥的中式框纹。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22)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23)

随处可见的凭栏、墙体上,刻有雕工精致的彩色雕花。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24)

二楼是纷繁多姿的窗楣、壁柱和大量的浮雕砖刻花饰, 窗楣造型更是中西合璧,变幻万千,窗楣都带有山花板。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25)

清一色的南洋骑楼,色彩斑斓的满洲窗,纷繁的窗楣,壁柱下篆刻着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浮雕花饰,好一个中西合璧的产物。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26)

灰色墙体上,那一扇扇近乎完美的彩色满洲窗和红色木质的百叶窗,犹如整个骑楼的点睛之笔,令我百看不厌。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27)

千变万化的满洲窗,配以狭小的红色木制百叶窗,独具南洋风格,别有一番风味。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28)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骑楼顶部的女儿墙。女儿墙当属骑楼最美的部分,丰富多变的天际线条,配以具有吉祥意义的装饰图案,更显多彩多姿。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29)

其中带孔洞的女儿墙尤为亮眼,组成一条条波浪般起伏的天际线。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30)

文南骑楼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即在女儿墙上开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它形状的洞口,这是一种建筑智慧,以预防台风袭击,减少对建筑物的风负荷,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形态。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31)

屋顶上山花盛开不败,百年之后仍见当年风姿。这些花样众多的装饰构件之间,以及窗户上下的墙面处,有着数不清的中式传统浮雕、砖雕花饰,龙凤松鹤、荷花莲藕、梅兰竹菊、回纹圈绳及许多西式的蔓藤飘带,奇花异草浮雕花饰,匠心独运的细部处理手法,以及它们组合形成的独特建筑群体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也承载了一段难以湮灭的南洋史。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32)

地处老街上的文城镇政府所在地,竟然也带有很强烈的历史印记,给人以时空错落之感。

走着走着,来到了文昌阁,此刻感觉时间似乎变得愈发的慢,像是被光阴稀释了,分成一帧又一帧的。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33)

文昌阁中坐满了老街的街坊们,他们依然按照几百年不变的习惯生活着。对于他们,这条老街,就是一辈子的生活记忆,无论老街变成怎样,他们都依然是这条街最忠实的见证者。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34)

前方不远处,凤凰树下的“海外赤子”亭,是当地百姓以及游客休憩乘凉的又一场所。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35)

街边树立着一系列栩栩如生的铜雕,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铜雕讲述的是文昌上一辈人的故事。一位西装革履,打着光鲜领带的年近古稀的老华侨,他的后面跟着洋气十足的儿子、媳妇和顽皮可爱的孙子、孙女。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36)

一位雇佣的挑夫,正挑着几个皮箱,沉重的行李物品已经将挑夫肩上的扁担压弯。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37)

另一组铜像形象地展现了一户文昌家庭成员在启程去南洋谋生时,在码头跟家人离别场景的雕塑。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38)

一对老年夫妇正在挥手送别即将背井离乡远渡重洋的儿孙,脸上爬满皱痕的老爷爷一副依依不舍的落寞神情,而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则是转过脸去,掩面而泣。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39)

此外,这里还有反映百姓生活场景的雕塑。一位农妇正在用一箩筐椰子油和一篮子的马鲛鱼,跟一位男人换取一箩筐番薯和一袋大米。过去由于文昌粮食种植面积有限,人们只好用椰子、椰子油和海产品换取大米等粮食维持生计。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40)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41)

文南老街与骑楼老街(琼游记二文南老街)(42)

侨乡文昌,多数人以为是它盛产下南洋闯天下的勇者,其实它本身也是一个移民目标地。文昌的姓氏史也是一部移民的记录史。据不完全统计,文昌共有姓氏145个。


【独白】

在这座离省会海口不过60公里之隔的小城文昌,亦有啁啾辗转的古风雅韵。时空在这里恍然凝滞,街道两边斑驳的骑楼犹如一册册古旧的书卷,隐匿着浅淡的灰色。

城市变迁的步履匆匆,街道面貌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南老街的文化积淀却如陈年佳酿,历久弥新,韵味正浓。

穿梭在骑楼间,古旧的各式各样的繁体字招牌的商铺居然大多还在经营着本行,让人仿佛置身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繁华。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览昔人物,怅然若失。站在老街尽头,感觉自己就像拿着旧船票的游子,眼睁睁地看着那登不上的船渐行渐远……

文昌是著名的“侨乡”,一条只有数百米长的文南老街,云淡风轻地度过了百年沧桑。这里的每座骑楼都隐藏着各种辛酸故事,诠释着一座城的繁华与沧桑,记录着半部文昌华侨流亡海外的历史,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记忆。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琼游记(三)宋氏祖居:第一家族,半部革命史》
往期回顾:

琼游记(一)文昌孔庙:没有大门,全国独一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