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原如何挽回 汤原往事第二章连载

作者 : 唐殿武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雪莲授意杨登仁,料理濒死的两个乞丐。看到满街衣衫褴褛的民众,心情很是沉重。老半天都没有说一句话。福臣也陷入痛苦的回忆之中。想起儿童时代的自己,怎么幸遇贵人。习武恩师忧国忧民的教诲也是满脸凝重,心情极差。走南闯北,司空见惯的李升劝二位:“这不是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了吗!这些情况,在你们小红楼里是看不到的。我要像你们俩一样,还不得早就愁死啦。别上火了,咱们也到吃饭的时候了。吃点饭回去睡一觉就好了。”

“愿意吃,你就吃你的。我不饿。”雪莲不耐烦,没好气的说。李升又看看福臣。也没搭理他。脑袋一转,心生一计说:“好,你们等着啊,我去去就回。”不大一会儿,聂小个子赶着二马车来了。李升拎着一兜子好吃的也来到跟前,笑呵的说:“我领你们去个好地方,看看五花山,散散心。”心烦意乱的二人,不言不语的坐上马车。老板子早已知道去哪里了。一甩响鞭,銮辔玲琅,伴着节奏的马蹄声声。轻车熟路,跑出挺远,来到一个山崴子。顺着山道往里走。远看色彩斑斓山枫锦绣,近闻花香鸟语气息怡人。多愁善感的二位,心情渐渐好转。越往前走香气越浓,沁人肺腑。翻过一道岭,看到漫山遍野的大花园。不仅雪莲没见过。就是福臣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一片的罂粟花。妖姿像美女蛇一样随风摇摆,花冠像美丽的蝴蝶一样楚楚动人。雪莲惊呼:“太美了!我们去採点花吧。”福臣心情反倒更加沉重,脸色冷若冰霜。

“别着急,到前边找个好地方。我告诉你这是啥玩意,这玩意有多好?。”马车顺着下坡往前走了一段路,来到一片白桦林边上的一个小溪拐弯处。欢快的潺潺流水,清澈见底,沿上有一块比炕还大的天然卧牛石,被太阳晒得鼓热。叫停了马车,准备在这休息。开心、野餐、观花、赏景、消愁、解闷。刚一下车,还没等坐下,在隐蔽处的一个马架子里,走出一个人,挎着一颗洋炮。阻挡说:“你们不能待在这。”李升就和他商量:“请兄弟通融一下,我们一会儿就走。在这歇歇脚吃点饭。”

“不是我不能通融,我就是一个看地的。是东家不让。再说了这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就是种一些败类的大烟,有啥可看的。你想一想,这要是随便还了得!乱马人花的,防不胜防,谁知道你们是来干啥的,对不对?”心情稍有好转的雪莲想,谁敢这么不开面呢?刚想吱声,被福臣用眼神制止了。蹲在大石头上抽烟,听他们犟咕。说着说着又来一个挎枪的。福臣起身磕磕烟袋上前搭话:“请问校爷在不在?”挎枪的一看此人气度不一般,提老太爷尊号。小心答话:“老掌柜一年能来一趟。看看收成,祭祭烟神,宣布开镰。大概也就是这一两天,准备八月十三开山。这不,工夫匠陆续都来了,现在有一位少东家在。”

“你看这样好不好。你们留一位兄弟陪他们三人在这吃点饭。一位领我去见一见少东家。”

“行。”后来的对看地的说:“你领三位在这吃饭,玩一玩吧。我陪老客到梁上。”于是开始了友好的气氛。雪莲到背人的林子里解了手,蹲在小溪边洗洗脸,整了整帽子,对照水中,看了看自己的模样微微一笑,‘还挺像个小伙子’,感觉良好。就是衣服肥点,个头小点。过来看到磐石上摆的吃喝,挺对撇子,合乎口味。一包蛋糕、一包核桃酥、四个大馒头,咸鸭蛋、黄瓜、辣椒酱、花生米。一瓶白酒,两瓶汽水。思量一下,‘这李升二哥品透我乐意吃啥了,难为他了。’看地的又从马架子屋中,端来一大盘狍子肉,半碗蜂蜜。表示歉意。共进野餐,好不快活。他们边吃边喝,边唠,谈笑风生。尽情地欣赏着那些挺拔的桦树林,小兴安岭如画的秋天景色,阳光下哗哗流淌的小溪,随风摇曳或盛开或凋零的罂粟之花,品味大自然带来的美好,享受啊!刚刚吃完饭,就看见从北边岗梁上,夸夸跑来一辆马车,飞奔而来,停在他们跟前。车上下来两个人,说明来意。把纸条递给雪莲:“让二哥回旅店和测量队的同志们一块等咱,你随车来我这里。落款,福臣。”看完递给二哥。李升看一遍。没啥说的,照办就是了。

汤原如何挽回 汤原往事第二章连载(1)

张雪莲

雪莲坐着马车翻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看见依山傍水而建的一处四合院,周围还有几幢木尅楞大房子,人来人往挺多人。好几个人陪着国正,从上屋走出来接她。看样子也是刚撂下饭碗,酒足饭饱。走到一起国正互相介绍:“这是我家掌柜的;这是校老爷家的少掌柜。”二位互相一抱拳。“久仰。”“幸会。”雪莲心领神会,这是还得装爷们呀,只不过是秘书变掌柜的了。国正说:“别客气了。兄弟们该忙啥忙啥吧。俺俩在这跟前转转。等校爷来了再唠。”

“也好。”几位朋友离去。只有少掌柜陪同。三人站在浅山的分水岭上。四周瞭望,好一派寨上风光。峰岚起伏,物华天宝。山脚下黑龙碧波,像飘摆的玉带顺流而下,涛声浪花一步一回头的,恋恋不舍的远去。她和吉林的母亲河,松花江似同胞姊妹,殊途同归,要是挽手造福人类该有多好!黑龙江对岸的同胞们,是不是和我们过一样的日子?这件事能不能办成?该怎么办?他又陷入了沉思。好像主意已定,运河的起头就定在这里。对江东的民间贸易要锲而不舍,代代相传。定有回归的希望。联通松花江再连接到大辽河。东北就形成王字之意,该是何等伟大意义。仰天长啸“我生不如大禹啊!”

雪莲触景生情,随口吟道:“黑龙衔翠岭,夕照复何夕。日月偏罂粟,群蜂酿蜜啼。”一抹残阳在北山崴子里停留了片刻,一挂四匹马的大车飞奔而过,不大工夫来到梁上,直接进了大院,四平八稳的停在了正房上屋门口。少东家人等门外迎候,车上走出四人。国正看见那年过花甲,美髯飘逸,清秀矫健的老者。正是失散多年心中想念,到处寻找的亲人。簌然泪下,上前一步,倒头便拜,众人愕然。余晖下,老人家仔细端详半天:“莫不是复礼?”福臣顿时痛哭流涕,白胡子老头也老泪纵横。大家簇拥着,相扶相搀走进了上房。

老头用手示意,别人都退了下去。室内只剩下老少两夫妇,互相介绍了雪莲和吴氏。舅母慈眉善目,外甥媳妇彬彬有礼。烛光下,宾主互表亲情。福臣看出吴氏,对雪莲为何不穿女儿装,如此打扮小有疑惑,便向舅妈声明:“孩儿今日有公干路过此地,巧遇舅父、舅母,不能久待,还请二老海涵、保守。改日我们全家会到府上拜望,常去尽孝,与亲朋欢聚。那时我把雪莲领到您家,交给你。再向您诉苦、详谈。我们明天一早还要赶路。”二位老人家会意颔首,也没多问。这时,随行女佣推门进屋。请示,何时用餐。老太太看看老头。老太爷发话:“俺们四口就在这屋吃了。告诉小六子过来作陪,再加四个菜。一个清蒸大马哈,一个红烧七粒浮子,野猪肘子,四喜团圆。一坛陈年老窖。做好了端这屋来就行。”

这上屋是分东西屋,西屋是少东家两口子长住,东屋是给老东家预备的,时而来小住,或避暑,或练功。一年一度的秋季,开镰祭烟神时必来。由老太太亲自试刀,示范。培训新来的工夫匠。同时严肃规矩,和惩罚办法。轻者剁手,重者沉到黑龙江底……。室内摆设,壁画与家里基本相同。连案的炕,中间有间壁墙带拉门,分成里外屋。里间属于卧室,外间摆放着茶道座椅。中间一间是过道,后门通小灶厨房、餐厅和后花园。为老人所设置的习武练功场地。

刚才老人家称呼的‘小六子’是老东家的三儿子,名叫王懋。一听老爸的吩咐,开始纳闷:“这是何等贵客呢?连边防守备营长、县里参议、乃至奉天来的老客,一律没见过这种礼遇。一句‘老太爷正在吃斋’就应当过去了。这大马哈、七粒浮子是黑龙江特产珍稀、名鲑、季节性的鱼种。也就这几天才有的。野猪肘子、四喜团圆也是上讲究的。陈年老窖,一般的客人就没喝过”。好在食材早有预备,现成的,不敢怠慢。亲自到厨房,和提前两天而来的,老爷子的专职厨子老毕去说。老毕一回想中午吃饭的老客。说:“我知道是谁来了”。马上吩咐二师父,把已经准备好的四个溜炒炖菜:松鸭炖松茸、木须木耳、小炒山野菜、鲜烹黄花瓣放在屉上,两个拼盘再加强。赶紧忙活钦点的四个硬菜。王懋回屋让干了一天活的媳妇,赶紧收拾一下,领着她到东屋拜见公婆和招待客人。丰盛的晚餐,亲人团聚的喜悦不必细表。久别重逢的甥舅都有满肚子话要倾述。众人知趣儿的要离去,老太爷不允:“你们娘几个在屋里唠唠家常吧,我们爷俩出去走一走。”

爷两个,踏着皎洁的月光。边走边唠,相互倾诉所遭遇的不幸。大半生的时运和苦恼。不知不觉来到北下坎。再走不远就到黑龙江南沿的一个渡口。这里时有民间往来摆渡。远望月下的江面,沉沉一线,飘然而去。看不见汹涌澎湃的波涛,急转直下的漩涡激流,石壁拍岸的浪花。本想走到岸边,一览江水秋月。趁着酒兴向舅父讨教一些迷茫。可是天公不作美,从西北方向堆起乌云。顷刻笼罩了月亮。山雨欲来风满路。二人只好向后转,还没到家倾盆大雨就上来了。恰巧路旁有三间草房,附近有两个山洞子。房子门上着锁,急忙跑进山洞暂避。有废旧的木箱,二人又坐下唠嗑。从蜜蜂越冬的人工山洞说起、烟田、煤矿、校屯、王财东等的连带关系。多半宿的时间,大雨变小雨。东边放亮了,雨才住下。到家就大天时亮了。美丽的罂粟花基本消失,美女蛇似的大烟棵东倒西歪。伸着脑壳准备任人宰割。

汤原如何挽回 汤原往事第二章连载(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