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的特点(布鲁氏杆菌病的概念)

一、布鲁氏杆菌病

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病原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疾病。

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的特点(布鲁氏杆菌病的概念)(1)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包括人和羊、牛、猪、犬等动物。

2、传染源:患病或被感染的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

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途径以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黏膜为主。

4、潜伏期:动物感染潜伏期长短不一,从15天到几年都有。人一般为7-60天,平均为2周,少数患者长达数月或1年以上。

三、症状与诊断

(一)症状:

1、动物:母畜流产、胎盘滞留、公畜睾丸炎、关节炎和腱鞘炎等。

2、人:波浪热、长期低热、多汗、乏力、关节痛、睾丸炎及附睾炎等。

(二)确诊:

流行病学接触史 临床症状 实验室诊断

来源: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手册

我们也相信有不少养羊的朋友,特别是一些养羊经验不足的羊友和新手,在养羊的长路上遇到很多挫折和问题,为帮助大家成长,把羊养好,希望大家能搜索“千亿奶山羊”官方微信公众号并点击关注(也可以加15309243169,加上后即可进入官方养羊交流群,大家一起讨论羊价、羊奶、羊肉和养羊实用技术),我们每天都会有更新喔!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分享,让您在买羊养羊路上少走弯路、祝大家养羊成功,养羊赚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